今年國慶長假期間,有關A股市場交易規則調整的傳聞在市場上流傳。有消息稱,此次調整可能會延長交易時間,讓A股市場更具國際競爭力。
雖然這則消息沒有權威的信息來源,但在不少投資者看來還是有幾分可信度的。畢竟今年8月18日,證監會在推出系列政策「組合拳」出來活躍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時候,就表示要研究適當延長A股市場交易時間的問題。因此,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之後,管理層在國慶節過後推出「延長A股交易時間」的措施,在時間上是完全可能的。
而且與國際市場上的主要股市相比,A股交易時間偏短也是客觀事實。A股每天的交易時間是4個小時,而港股每天的交易時間為5.5小時,較A股市場多出了1.5小時。英法德市場每天的交易時間更是多達8.5小時。此外,新加坡的交易時間每天為8小時,美股市場方面,全天交易時間為6.5小時(美股市場有盤前交易時間和盤後交易時間)。因此,不排除有關方面以「與國際市場接軌」為由延長A股交易時間的可能。
不過,這一傳聞最終還是被滬深交易所否決了。國慶長假結束後的第一個工作日(也即10月7日),上交所相關負責人答記者問時表示,上交所關注到了「節後A股將延長交易時間,並在部分股票上試行T+0交易」的傳聞,相關內容不屬實。而深交所新聞發言人在表示相關內容不屬實的同時還強調,延長A股市場交易時間這項工作涉及面廣、影響面大,交易所正在按照證監會統一部署,深入研究論證。
就延長A股市場交易時間問題進行「深入研究論證」,滬深交易所的做法是一種負責任的做法,畢竟延長A股交易時間涉及面廣、影響面大,不能憑著腦袋發熱就做出決定來,必須對此進行深入研究,同時還有必要聽取包括中小投資者在內的市場多方的意見,在此基礎上,才能最終作出決定,要不要延長A股交易時間。
實際上,本人是不主張延長A股交易時間的。畢竟從「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角度來看,這與延長A股交易時間的關係並不大。畢竟當前的股市低迷,並不是投資者交易時間不夠的問題,而是在有效的交易時間內,都缺少投資者交易,如此這般,即便延長交易時間,又如何能活躍市場呢?因此,即便延長交易時間也解決不了在有效的交易時間段內投資者交投不活躍的問題。
而且就提振投資者信心來說,投資者信心的缺失顯然不是由於A股交易時間的長短所引起的。因此,延長交易時間是一個與提振投資者信心無關的舉措。實際上,在提振投資者信心的問題上,監管部門更應該要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而不是做一些無用功來應付投資者,像延長交易時間這種表面化的舉措是無助於提振投資者信心的。
不僅如此,在投資者信心不振,市場並不活躍的情況下,延長A股交易時間帶給市場的影響其實是負面的。比如,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市場付出的成本將大於其收益,而且在市場不活躍甚至是市場持續下跌的情況下,延長交易時間,只會增加投資者的虧損,增加投資者對市場的負面情緒,這對於投資者與從業人員來說,都是一種折磨。實際上,在股市低迷,投資者普遍虧損的情況下,縮短交易時間才是正確的選擇。雖然進行這樣的操作存在多方面的困難,但絕對不應該延長交易時間來加大投資者的虧損,進一步來折磨投資者。
當然,延長A股交易時間也有受歡迎的時候,那就是股市進入大牛市的時候。在大牛市的時候,投資者交投活躍,交易通道甚至出現擁堵的情況。這時候如果能延長A股交易時間,顯然是受投資者歡迎的,投資者的交易即便結束得晚一些,也是心甘情願的。因此,延長A股交易時間可作為大牛市行情的一種選擇,可將上午與下午的交易時間都順延半個小時,儘量將延長A股交易時間對社會各方面的影響控制在最低程度。如此一來,延長A股交易時間可作為大牛市帶給投資者的一項福利待遇來享受,這必然也是受到投資者歡迎的,也是各方面所都能接受的。
至於延長A股交易時間與國際市場接軌的問題,這其實是一個很膚淺的問題。畢竟A股市場與國際市場接軌,重在內容上的接軌,比如制度建設上的接軌,市場監管上的接軌,保護投資者上的接軌等。至於交易時間的長短,這是形式上的東西,市場更需要考慮到中國國情,考慮到延長交易時間對各方面的影響問題。這種形式上的東西接軌與否,並不妨礙A股市場的對外開放,並不妨礙A股市場在內容上更多地追求與國際市場接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91f1b2130329101ed2269a43df94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