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雲飛 文 李殿光 畫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是孔子評價《詩經·關雎》的話。它原指某些詩歌、音樂優美典雅,讓人快樂卻不失於放縱,使人悲哀而不至於傷害身心;所謂發乎情,止乎禮,哀樂中節。哀樂中節也成為後世儒家為人處世之道。
今天看來,「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更像一個養生法。畢竟,過度的悲傷和快樂,都無益於身心健康;所以,像范仲淹所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儘量保持平常心,對於人的身心是有益的。人生本來苦樂參半,很多人會從好逸惡勞的本能出發,去尋求快樂和舒適,由此便會覺得人生之苦格外多,於是才有「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一說吧。所以,現在的人們都想方設法地去尋幸福,尋開心。
能有一顆淡泊寧靜的平常心,你就能耐得住世間炎涼,也接得住人生繁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88130be1b0a931e5a16c33054a4d8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