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兵團被全殲,老蔣罵黃維擅自逃跑,杜聿明說老蔣瞎指揮,黃維如何辯解?

2023-10-27     半壺老酒半支煙

原標題:十二兵團被全殲,老蔣罵黃維擅自逃跑,杜聿明說老蔣瞎指揮,黃維如何辯解?

1948年11月27日,郭汝瑰在日記中寫道:「此次黃維兵團孤立向宿縣挺進,為我戰略上之失策。惟敵軍內線作戰如此靈活,則殊使人佩服。黃維兵團命運大約十日內即可見分曉。」

郭汝瑰寫這篇日記的時候,身份已經是地下黨,他早已把「徐蚌會戰」的詳細計劃通過任廉儒送了出去,他之所以在日記中自我「檢討」,顯然是準備在顧祝同和老蔣「秋後算帳」的時候拿出來替自己辯解:當時我考慮不周,致使黃百韜第七兵團、黃維十二兵團全軍覆沒,至於杜聿明為何被俘,我就不知道了。

老蔣和顧祝同肯定會安慰他:不是你的計劃不好,是前線的司令們不知隨機應變,杜聿明又自作主張,沒有按照你的方案行事!

我們查閱史料可知,老蔣和顧祝同在淮海戰役結束後並沒有責怪郭汝瑰,他們編寫的戰史,把責任都推給了黃維和杜聿明:「黃百韜兵團在碾莊已瀕臨覆滅,此時徐州剿總,仍令第十二兵團繼續北進救援,已無必要。第十二兵團亦不應於二十三日仍向澮河北岸攻擊,該兵團若於二十三日即停止北進,並開始東移,當日夜即可以到達固鎮以西地區,亦可免於被圍殲之命運。」

顧祝同是個事後諸葛亮,他隻字不提自己如何贊成「國防部」第三廳廳長郭汝瑰和「參謀次長」劉斐的意見,把淮海部隊弄得疲於奔命,被俘的「徐州剿總」中將副總司令杜聿明、第十二兵團中將司令黃維、第十二兵團第十八軍少將軍長楊伯濤,都寫了關於淮海戰役的回憶錄,看了這三人的回憶錄,我們就知道郭汝瑰為何能準確預測黃維兵團將在十日內被殲滅了。

杜聿明在《淮海戰役始末》中回憶:「事後蔣給我的信中,怪黃維不聽他的命令在空軍毒氣掩護下突圍,而擅令夜間突圍,是自找滅亡。」

老蔣把鍋甩給黃維,杜聿明則把鍋甩給老蔣:「蔣每日僅憑一次所謂『官邸會報』來決定指揮部署,或憑他本人『靈機』一動,亂下手諭。因之一切指示到了前方,不是過時失策,即是主觀武斷。前方部隊長不遵從,即有違命之罪;遵從則自投羅網。」

楊伯濤在《黃維十二兵團被殲記》中,更是直言不諱地記錄了他在戰敗被俘後,在韓莊車站指著同為俘虜的黃維鼻子痛斥:「你是國民黨的罪人,你是共產黨的功臣!」

黃維被罵得苦笑不語,進入戰犯管理所後,他也寫了一篇《第十二兵團被殲紀要》來替自己「擅自突圍」辯解:「我和胡璉認為在雙堆集已到了末日,或則再抵抗一兩天,坐待殲滅也毫無意義,毫無裨益,如果立即突圍逃命,還可以僥倖保存一部分殘兵敗將,好重整旗鼓。」

作為第十二兵團被殲滅的第一責任人,黃維後來也知道自己被老蔣坑了,他在回憶錄中也不再客氣,對老蔣提出了多次批評。

下面咱們就根據黃維的《第十二兵團被殲紀要》,以黃維的視角復盤他全軍覆沒的全過程,並請讀者諸君來評價一下黃維的指揮能力。

據黃維回憶,第十二兵團於1948年11月8日從駐馬店出發,一路就走得磕磕絆絆,解放軍前面堵截後面襲擾,硬是把黃維逼進了埋伏圈:「主力渡過澮河,對澮河北岸的解放軍陣地繼續攻擊,逐漸突入解放軍之袋形陣地,26日已處於中原野戰軍的包圍壓迫之下,如就地防守,勢將困斃。」

眼看口袋還沒紮緊,黃維馬上命令各軍乘解放軍的包圍陣地尚未鞏固之時,向東逃跑,結果打了整整一天也沒逃掉,被牢牢困在了雙堆集,這時候黃維已經知道自己玩兒完了:「攻擊已告失敗,竄逃無望,只得把當時的戰線穩定下來,加以調整,就地固守待援。」

黃維的兵團部被圍困於雙堆集的北端馬莊,跟劉峙、杜聿明的無線電通訊居然全部中斷,一切就只能看黃維的臨場指揮能力了。

黃偉坐困荒村,並沒有想出什麼好辦法,他只是一個勁兒地抱怨:小村子裡都是土牆茅草蓋的小房子,老百姓已逃跑光了,當地幾乎毫無可以利用的物資,不僅無法徵集糧食,就連燃料、飲水和騾馬飼料,都極為困難。

被圍困的前幾天,黃維每天還能組織一到三個團向外攻擊,意圖搶些糧食、搜集一些情報,結果他的手下全是出工不出力,誰也不肯拚命:「軍、師長們寧願把兵力麇集於狹小地區之內,不敢疏散兵力,擴大陣地幾天之後,解放軍的陣地工事和攻擊準備逐漸完成。」

黃維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解放軍卻在雙堆集外圍開戰土工作業,用黃維的話來說就是「深溝高壘,不斷蠶食,炮火猛烈,摧毀工事」,而他自己的部隊,則是士氣低落,各級部隊長對所屬部隊指揮困難:「這些部隊只是各圖自保,打到自己身上就聽天由命,把兵力擺在工事裡,等待挨打。」

部下龜縮在工事裡等著挨揍,黃維毫無辦法,第十四軍熊綬春帶著殘部在楊圍子哭著喊著要增援,黃維命令第十軍覃道善(1961年第三批特赦)派兵增援,結果覃道善支吾了半天才派出一個營,這個營遇到阻擊,馬上掉頭就跑,熊綬春陣亡消息傳來,氣得黃維哭的心都有了:「部隊當時沒有戰鬥意志,只希望自己苟延一時,對於共同作戰的友軍將被攻擊殲滅時,並不積極策應…………在這樣零敲碎打之下,迫使第十二兵團殘部僅保有愈為狹小地區的核心陣地,以致無法掙紮下去。」

黃維指揮不動部下,空投補給有減無增,這時候他終於開始罵老蔣了:「我們對於蔣的指示,感到莫名其妙,以為蔣方寸已亂,已經沒有整個部署,而是零碎應付了。」

黃維可能「冤枉」了老蔣:這個「運輸大隊長」的零碎應付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他沒告訴黃維「某支機槍向左移動十米」,已經算是「放權」了。

眼見無法支撐,黃維決定逃跑,結果大家都看到了,黃維自己也承認,他那個計四個軍十個師約十幾萬人的第十二兵團,除少數漏網者外,悉數被殲,除副司令官胡璉、副軍長谷炳奎、師長尹俊、王靖之、張用斌等逃跑之外,黃維本人和軍長吳紹周、覃道善、楊伯濤,副軍長王岳、師長王元直、尹鍾岳、夏建勣、潘琦悉數被擒。

據杜聿明的副參謀長文強(電視劇《特赦1959》中的劉安國)在《口述自傳》中回憶,黃維當時逃跑很狼狽,被擒時也沒敢反抗:「黃維急了,坐上一輛坦克車想衝出去,被解放軍堵住了。『下來!下來!』黃維被俘了。」

驚心動魄的淮海戰役,被俘的蔣軍少將、中將都寫了回憶錄,這些回憶錄應該都是比較真實的,但是因為身份不同,難免有些避重就輕或互相甩鍋,所以最後還得呈請熟悉那段歷史的讀者諸君給出最後的結論:在您看來,第十二兵團被全殲,老蔣、顧祝同、劉峙、杜聿明和黃維應該承擔怎樣的責任?黃維的軍事指揮能力,應該打幾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8265778a3cb3f8afffc12af7687eb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