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文科狀元,北大畢業後窮的只能賣豬肉,他給北大「抹黑」,愣說自己是文盲,被媒體一篇報道捅破身份引起轟動。
有人說他是北大的恥辱,有人說他浪費教育資源,他的經歷還引起了社會的反思,展開了對就業觀的激烈討論。
一時間,「北大畢業賣豬肉」成為街頭巷尾的話題,而這個事件的主人公就是陸步軒。
明明是寒門貴子,畢業後卻高開低走,讓人失望透頂,如今20年過去了,他卻活成了讓北大驕傲的樣子。
2003年,一篇《北大才子街頭賣肉》的消息橫空出世,引起了熱議。
北大才子原本是天之驕子,卻淪落到街頭賣豬肉的境遇,讓人唏噓不已,很多人都好奇他現在怎麼樣了。
自從陸步軒被報道之後,一直備受關注,如今已經在廣州定居,與陳生合夥創立了自己的品牌,每年的營業額高達18億,還開創了一家屠夫學校,成為了行業中的狀元,從西安街邊賣豬肉,搖身一變成為了企業家。
事業成功後,陸步軒回到母校北大演講,用自己的人生經歷,激勵更多的學子摒棄行業偏見,走向屬於自己的成功。
而那些曾經嘲笑過他的人,也被狠狠的打臉,其實陸步軒能夠成功逆襲,跟他的成長經歷密不可分。
1966年,陸步軒出生於西安市,從小家境貧寒,母親早逝,父親是文盲,上學時的伙食是從家裡帶的硬饅頭,讀書改變命運成了他改變貧窮的希望。
1984年,18歲的陸步軒參加高考,以全校第一名的身份拿到了錄取通知書,可他卻對學校不滿意,直接撕掉了錄取通知書,決定重考。
作為一名文科生,他有著一種骨子裡的清高,正是這種性格特點,讓他在進入社會後變得格格不入,吃盡了苦頭。
第二年,陸步軒以縣高考狀元的身份成功考入北大,當所有人都覺得這個孩子前途無量,可以光耀門楣的時候,陸步軒迎來了現實的第一次重擊。
1989年的大學畢業生,還有包分配的福利待遇,陸步軒覺得自己是北大畢業生,處處都要高人一等,結果卻被「發配」回了西安。
這時候他才明白,北大的畢業證書並不是「尚方寶劍」,想要找到體制內不錯的工作,需要托關係才行,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長安縣城建局的工作,還被自己的高中同學頂替掉了,後來被分配到了一個瀕臨破產的配件廠工作。
1992年,他跟隨潮流決定下海經商,一個擅長用筆桿子的人,在經商方面卻一竅不通。
現實再一次給了他重擊,他的創業史跟羅永浩有一拼,創辦的造紙廠倒閉後,又創辦了化工廠,結果又倒閉了,接二連三的打擊讓他進入了人生中最黑暗的那段時間。
雪上加霜的是,與他相伴多年的妻子也選擇在那個時候離開了他,一蹶不振的陸步軒開始變得頹廢,大部分時間都在抽煙喝酒打麻將。
北大畢業的光環從不是金鐘罩鐵布衫,面對失敗依舊跟普通人沒什麼兩樣,風光一時的北大才子讓人失望透頂,直到陸步軒認識了現任的妻子,一個文化不高的農村女人,讓他學會了放下自己的驕傲,面對現實。
正是在妻子的開導下,陸步軒不再以北大才子故步自封,逐漸學會了放下身價,內心極度掙扎後,34歲的陸步軒拿起了刀,開始了賣豬肉的營生。
剛開始的時候,他還是有些放不下文人的架子,遇到熟人都會下意識地躲開,被人問到學歷時,就說自己是文盲,顧客也不知道如何稱呼他,因為常年戴著一副眼鏡,就用「眼鏡」作為新的代號。
西安就那麼大的地方,遇到熟人的幾率很大,陸步軒賣豬肉的事情還是被村裡人知道了,他年邁的父親得知消息後,一口氣走了幾十里山路,當他看到市場裡揮舞著大刀切豬肉的兒子時,卻什麼責備的話都說不出口了。
兩個人對視良久,沒有一個人先開口,陸步軒看懂了父親眼裡的失望,父親也看到兒子眼裡對生活的妥協。
本以為日子就這樣過去了,告別了自己北大才子的高光人生,賣豬肉養活老婆孩子,過著跟普通人沒兩樣的日子就好,可2003年的那篇報道,再次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成為新聞人物之後,陸步軒也從「小透明」變成了焦點。
2004年,西安長安區檔案局為他提供了一個編纂縣誌的工作,幾經波折終於有一份體制內的工作了,本來以為要一直干到退休,但幾年工作下來,他發現自己在仕途上很難再有發展的空間,這讓他有一些焦慮。
2008年,陸步軒又認識了改變他人生的另一個人,同樣是北大的畢業生陳生,他做土雞事業起家,後來又將目標對準了豬肉行業。
有過賣豬肉經驗的陸步軒就成為了他理想的合伙人,於是邀請他到廣州參觀自己的連鎖肉店,並說出了自己想要開屠夫學校的想法。
兩個人一拍即合,陳生負責出資,陸步軒負責編寫教材,指導相關課程,兩個人風風火火地辦起了學校。
2016年,陸步軒辭去了自己體制內的工作,決定一起經營「一號土豬」這個品牌。
他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說:「這一年才真正邁過心裡這道坎,跟自己和解。」
賣豬肉對於他來說,再也不是難以啟齒的一種工作,反而在行業中找到了自己的優越感,抱著想要改變豬肉行業的初衷,不斷地努力著。
相較於2003年,面對採訪鏡頭,手裡夾著煙捲,說出「命運基本上不掌握在我手裡」的那個陸步軒而言,如今的他少了些侷促,多了些從容。
在接受的採訪中,他說:「把平凡的事做成不平凡,就是對成功的定義。」
當年的「北大學子賣豬肉」或許是一個貶義詞,但如今的陸步軒給自己重新定位規劃,再次出發,卻多了一些必勝的決心。
他還自我調侃道:「我是讀書人里最會賣豬肉的,賣豬肉的人里識字最多的。」
如今,他真正成為了這個行業的大佬,經營的「一號土豬」連鎖店遍布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從養殖到銷售,年產量高達18億。
陸步軒已經在廣州生活多年,兜兜轉轉地回到了自己曾經引以為恥的行業,憑藉北大才子的身份,勇敢的與自己和解,過上了讓人羨慕的生活。
作為北大學子,他並沒有被體制內的工作束縛,而是另闢蹊徑地找到了真正適合自己的行業和工作,也是給學弟學妹們提供了一個就業新思路,你覺得陸步軒算成功嗎?你贊同高學歷低就業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