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你迷倒了多少外國腹肌男孩

2023-08-10     視覺志

原標題:成都,你迷倒了多少外國腹肌男孩

小視國貨包包專場來了

皮質耐用,百元拿下

8月11日11:30

以免錯過福利優惠哦

提心弔膽12天,成都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

大運會結束前一晚,外國大學生們聚集在一起蹦蹦跳跳,揮著手臂,戀戀不捨地唱著「see you again」。

回國前,他們專程組隊到荷花池批發市場掃貨,扛著大紅塑料袋滿載而歸。

機場裡,運動員們個個都提著大包小包,心滿意足的表情仿佛在說:

「這趟旅程真完美。」

等等,誰還記得自己是過來比賽的?

圖源:成都貓姐

短短几天,這群外國大學生已經完全融入成都的生活。

當我們還將視線放在:誰又獲得金牌了?獲得幾枚金牌了?

他們早已將格局放大:遊玩第一,比賽第二。

金牌是什麼?有火鍋好吃嗎?有熊貓可愛嗎?

也就不怪有網友銳評:

「他們是不是來成都旅遊了,順帶參加個運動會。」

咱就是說,有沒有可能「大運會」的全稱是:大學生運動員聚會(不是)。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

國內大學生「特種兵」的稱號早已聲名遠揚,再加上體育生自帶的活力四射,想到這,你也就明白此次大運會成都背負了多大的重擔。

大運會前,大體聯代理主席特地囑咐運動員,比賽前不要吃成都美食,容易導致腹瀉,影響比賽。

但看著成都滿大街掛著小牌牌的外國大學生,大家似乎並沒有把他的話放在心上。

第一次來成都的外國大學生,剛進大運村就已經抑制不住內心的洪荒之力了。

一群大學生在觀光車上瘋狂蹦迪,顫抖的小車感覺馬上就要散架。

看得本地人膽戰心驚——放在平時,恐怕要被司機罵瘋了。

果不其然,下一秒就看到,整車興奮的面孔中,只有司機師傅一個人愁眉苦臉:「鬧求麻了,又不好說得。」

為了滿足大學生旺盛的求知慾,成都大運會村可謂是煞費苦心,恨不得把整個中國上下五千年全都搬進來。

學刺繡。

畫臉譜。

穿漢服。

中醫把脈。

但小小的大運村哪能滿足大學生熊熊燃燒的好奇心。

走出大運村,成都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

深夜街上,串串店內快被外國大學生承包了。

店外站滿了等位的外國面孔。

三三兩兩的人群拿著啤酒瓶邊喝邊聊天。

此刻,坐在路邊擼串的本地人被圍在中間,一臉懵逼:「起猛了,我這是出國了嗎?」

沒受過成都火鍋鞭打的波蘭小哥,自信滿滿地要挑戰四川麻辣火鍋。

結果剛吃幾口就衝出門,扶著杆子低頭沉默,最後還不忘逞強:「只是一點點辣。」

下一秒,他的咳嗽聲和他漲紅的臉就出賣了他。

網友一臉擔心,露出老母親般的關懷:「孩子,還能參加比賽不?」

外國大學生走到哪,哪就能變成蹦迪現場。

在火鍋店吃到一半,開始站起來K歌,穿著圍裙又蹦又跳。

喝嗨了,脫掉鞋子,光著腳,搬起椅子轉著圈跳舞。

主打一個快樂萬歲。

來成都怎麼能不看熊貓呢?

這些外國大學生組隊來到大熊貓基地,開啟掃貨模式。

有位男同學直言不諱地表示想帶一隻回國。

當他認清現實,放棄幻想後,只能狂買一堆周邊發泄怨念。

螢幕外的網友震驚臉:好傢夥,這是來進貨了?

實則是,十分羨慕熊貓吃了就睡、睡了就吃的安逸生活。

買得多,也許有一天就能過上和熊貓一樣的生活了(不是)。

很快,外國大學生開始沉浸式體驗當地生活。

廣場上,一群外國大學生混跡其中,跟在成都嬢嬢們後面跳起廣場舞。

姿勢卡點都堪稱標準,嚇得旁邊跳了幾年的嬢嬢差點跟不上動作。

和街邊的糖葫蘆大爺玩猜拳,贏一局吼一聲,仿佛身處大運會比賽現場。

靠著一腔熱血,贏走了大半的糖葫蘆。

獨留大爺一個人抱著光禿禿的杆子懷疑人生。

最讓本地人震驚的是,居然在荷花池見到了這群外國大學生。

荷花池,號稱成都心眼子平均密度最高的地方。

有位網友在成都上了四年學都沒敢在荷花池買過一件東西。

震驚之餘,大家不忘擔心他們被老闆「敲棒棒」(宰客)。

當看到他們興奮地提著一個空氣炸鍋出來時,四川人面色更凝重了,轉頭開始向天祈禱:

「不要太容易壞啊,影響我國聲譽啊,荷花池你宰我,我是四川人。」

格局打開了。

這些外國友人入鄉隨俗到什麼地步了?

——對暗號。

就連很多中國人都不知道的暗號,他們也能脫口而出下一句。

不吃火鍋就吃——烤匠。(成都地鐵瘋狂播放的洗腦廣告詞,真的不是在打廣告啊喂)

屬實是掌握成都生活的精髓了。

主打一個旅遊是主線任務,比賽是支線任務。

開幕式總導演陳維亞此前說過:「全世界各地的朋友來了以後,他會不想走。」

導演,這盛世如你所願。

很多外國人已經玩得不想回家了。

實際上成都的魔力,古人早在千百年前就已經「警告」過大家: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

中國正在悄悄影響全世界

繼北上廣之後,不止成都,越來越多的中國城市被看到。

重慶已經成為外國人心中的「夢中情城」:

逛夜市,吃重慶火鍋。

看天空中,輕軌緩緩穿過居民樓。

享受樓宇交錯帶來的未來主義眩暈感。

去過重慶,已經成為外國人值得炫耀的一件事。

對很多外國人來說,中國豐富多彩的夜生活令他們感到太稀奇了。

一位外國女孩半夜來到昆明夜市,看到街道上仍然燈火通明,熱鬧非凡,她激動地想要立刻打電話告訴媽媽。

因為這在她的家鄉是無法想像的,「在家我必須八點就要上床睡覺了」。

有個外國小哥愛上在中國夜跑,就是有點不太利於減肥。

馬路邊全是燒烤店,跑著跑著,手上多了好幾串燒烤。

圖源:歪國人山姆

即使不在中國,中國文化也在向全世界瘋狂輸出。

誰能想到,我們的麻將會風靡海外。

NBA球員奧尼爾自從學會了打麻將,NBA的休息室就變成了麻將館。

一群人高馬大的籃球運動員圍著一張小桌子,盯著面前的牌時不時陷入沉思,口中不斷蹦出中文詞彙「碰」、「胡了」.......

每當「胡了」,那興奮的表情簡直比贏球還要開心。

麻將風也刮到了好萊塢。

演員朱莉婭·羅伯茨每周都要和好姐妹搓上幾盤麻將。

在麻將中,她還領悟出一套麻將哲學:

「生活就像打麻將,每天我們都試圖通過隨機的智慧和善意的行為,在生活的混亂中整理出一點秩序。」

漸漸的,麻將征服了紐約。

在紐約曼哈頓區的城市中心地帶,布萊恩公園,每到周一和周四下午,美國的麻友們就會聚集此地打麻將。

在這裡,麻將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的社交活動。

我們更沒想到有一天,中國網絡小說會稱霸外網。

被中國網友嫌棄的霸道總裁文在國外來了個大翻身,在小說翻譯網站上,每天都有無數老外在線催更。

更甚,小說中的「救贖文學」延伸到現實——

中國網絡小說讓一名美國男子成功戒除毒癮。

2017年,美國小伙卡扎德失戀後鬱鬱寡歡,用毒品自我麻醉。

他偶然間翻開了中國玄幻小說,結果「徹底陷進去了」,一整天,他不吃不喝,一連讀了一百多萬字。

讀完連載,他感覺不過癮,又找到三個翻譯網站,一口氣追更了15部中國網絡小說。

僅僅半年,卡扎德不僅走出失戀,還徹底戒掉了古柯鹼:

「過去我回家後只想著吸毒,現在我回家後滿腦子想的都是中國小說。」

真·中國最硬核的文化輸出。

除此之外,還有流行在外國運動員中的東方秘術——拔火罐,它留下的大紅印子接連現身各大國際賽事;

還有中國孩子童年的蓮花生日蠟燭,20年後驚現海外,重新擺在外國人的生日蛋糕上,義烏長舒一口氣:20年前的存貨終於處理完了。

隨著來中國的外國人越來越多,以及種種意想不到的文化輸出,我們能明顯感知到,中國正在悄悄影響全世界。

歡迎來中國

中國向世界打開大門,敞開懷抱,其實不過短短四十餘年。

然而,就在這40多年裡,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國已經走到世界前列,而很多外國人還固執地停留在原地。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由於國外媒體對中國的大肆抹黑,很多外國人對中國的印象停留在貧窮落後、髒亂差、危險等負面標籤上。

就像有個美國小哥問中國好友:「中國有自來水和電嗎?」

聽起來很可笑,但這就是很多外國人對中國的認知。

圖源:歪果仁體驗派

記得有段時間,「外國人第一次來中國」的視頻在網絡上流行開來。

每個外國人都被中國的高度現代化震驚了,一個個全都瞪大雙眼,張大嘴巴,一臉不可置信。

比如外國人評選出的中國「新四大發明」。(不是由中國發明,但是在中國大範圍流行。)

高鐵。

時速250公里以上的高鐵運行過程中,在車窗前立起一枚硬幣,全程不倒。類似的視頻在外網爆火。

圖源:穆漢

移動支付。

不用攜帶現金、銀行卡,只需一部手機就可以走遍全國,引得外國人紛紛驚呼:生活從來沒有這麼輕鬆過。

網絡購物。

不僅包郵,還有發達的物流,大多數地區可以在三天之內收到快遞。

共享單車。

離開公共運輸,也不用打車,只需掃碼就能騎走一輛,順利到達目的地。

圖源:小紅書

這在我們看來已經習以為常的現象,在外國很多地方卻是無法想像的。

很多久住中國的外國人回國後難以適應,感覺自己仿佛回到原始社會。

融入生活的高科技是一方面,中國的安全才是最吸引外國人的。

有媒體採訪外國人,最想帶走中國的什麼?

他們異口同聲說道:安全。

一個美國女孩剛來中國時受到衝擊。

她發現,大街上來來往往的人們幾乎都戴著耳機低頭刷手機。

「如果是在美國的話,這種行為簡直是大忌,因為你無法觀察四周。」

圖源:歪果仁體驗派

一位來自美國華盛頓的小哥說,在他成長過程中,他幸運地住在一個相對安全的區域,但他的大多數朋友都住在很危險的地方。

來到中國後,他驚訝地發現很多城市都比他居住的地方安全。

圖源:歪果仁體驗派

還有一位美國小哥提到中國的安全性,難以抑制內心的激動:

「我可以在凌晨三點醉醺醺地走在街上,我什麼都不怕。」

「我在中國一次也沒怕過。」

「我從來沒有害怕過。」

圖源:歪果仁體驗派

要麼是落後又危險,要麼是現代化又安全,外國人對中國的兩極評價正是應了那句話:

「大多數對中國有積極看法的人都去過中國,而大多數持負面看法的人從來沒有到過中國。」

此前,外國博主拍攝的一個來北京旅遊的視頻在外網火了。

看到視頻中乾淨的街道、宏偉的故宮、街道兩邊林立的高樓大廈.......外國網友才意識到自己被媒體蒙蔽了雙眼:

「看起來像一個乾淨、安全和有趣的國家,與我們早期學校所教的完全相反。」

圖源:歪果仁看中國

有去過中國的網友現身說法:

「中國是一個美麗的國家,由於我們的許多西方偏見和錯誤信息,人們仍然不知道。幸運的是,我去過那裡幾次,並且在那裡旅行很愉快。」

圖源:歪果仁看中國

近些年來,中國的入境旅遊人數不斷增長。

國家旅遊局發布數據顯示,中國已成為全球第四大旅遊入境接待國。2019年,入境旅遊人數更是超過1.4億。

尤其是,中國舉辦的多項國際賽事和國際活動,讓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得以認識到中國真實的一面,也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願意放下偏見來到中國、愛上中國。

成都大運會結束後,1800公里外的杭州開始擼起袖子拚命乾了。

「人人當好東道主,我為亞運添光彩」的標語已經貼滿整個杭州城,播報的語音更是響徹整個浙江。

被亞運會支配的浙江市民開始擔心:

「杭州沒有成都那麼多好吃的咋辦?」(這是比賽不是旅遊啊喂)

*部分圖源網絡

10 / Aug / 2023

監製:視覺志

編輯:哈酥

微博:視覺志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來微博找小視玩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533c2e5ebb0ce21e991d84bfcedd4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