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開發新型化學技術,能將廢棄塑料轉化為高價值的化學品

2023-12-09     DeepTech深科技

原標題:科學家開發新型化學技術,能將廢棄塑料轉化為高價值的化學品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塑料幾乎隨處可見。比如,能安全接觸食品或飲品的食品級塑料,用於工業產品製造的工業級塑料等。令人好奇的是,被使用之後的塑料都去哪了呢?

資料顯示,目前全球範圍內產生的所有塑料,只有不足 10% 能實現回收利用,其餘的塑料都被焚燒、堆積在垃圾填埋場或散落到環境中 [1]。而可被回收的塑料大部分採用的方法是傳統的機械回收法。

據了解,通過該方法能夠回收的材料比較有限,主要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礦泉水瓶)和高密度聚乙烯(清潔劑瓶)。諸如柔性薄膜材料(塑料袋)、多層材料(食物包裝)和彩色塑料,都無法被回收。大部分回收處理後製成的產品性能比初生塑料下降,價格相對較低。

在塑料垃圾與日俱增的當下,化學家們一直在不斷地尋找更好的方法,使塑料可以轉化為其他高價值產品的原材料。其中,熱裂解、溶劑溶解和加氫斷裂等以化學方法回收廢塑料的新技術,得到了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

我們無法用同一種技術去回收或者升級回收所有的塑料,考慮到經濟,環境影響等因素,在不同的情況中不同的技術可以得到應用。熱裂解正在被商業化,然而工業界尚且沒有找到合適的的方法去處理熱裂解油 [1]。

近期,來自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課題組,開發了一種新型化學回收技術,能夠將廢塑料轉化為高價值的化學品。該技術採用熱裂解和加氫甲醯化兩種化學過程,不僅能夠在真正地增加塑料的價值的同時減少碳排放,還為解決塑料回收的現實挑戰開闢了更多可能性。

圖丨溫室氣體排放量(來源:Science)

近日,相關論文以《將聚烯烴廢料中的熱解油加氫甲醯化為醛和醇》(Hydroformylation of pyrolysis oils to aldehydes and alcohols from polyolefin waste)為題在 Science 上發表 [2]。

圖丨溫室氣體排放量(來源:Science)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博士後研究員李厚謙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喬治·W·胡貝爾(George W. Huber)教授擔任該論文的通訊作者。

圖丨 George W. Huber 教授(左)和李厚謙(右)(來源:李厚謙、Joel Hallberg 拍攝)

如上所說,熱裂解和加氫甲醯化,是該技術涉及的兩種化學過程。其中,熱裂解用來加熱塑料,加氫甲醯化用於處理熱裂解油。

「其實,除了熱裂解,行業也會採用焚燒的方法處理塑料。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前者是在沒有氧氣或氧氣很少的情況下加熱塑料,主要產生熱裂解油可以進而產出高附加值高用量的化學品。後者是在氧氣中燃燒塑料,主要產生二氧化碳和水。」李厚謙表示。

從經濟效應和環境保護角度考慮,熱裂解法是更優化的選擇。據李厚謙介紹,現在有許多公司正在搭建相關工廠,以實現對每年上千噸塑料的處理 [1]。在此過程中,有大量熱裂解油被製造出來。

到現在為止,蒸汽裂解是工業界處理熱裂解油的主要方式。這裡,需要說明的是,蒸汽裂解法存在兩方面的局限性。首先是這種方法需要用到氫氣產生乙烯或者丙烯進而製備初生塑料,但此途徑製備烯烴的產率較低(<30%)。

其次是熱裂解油中有很多烯烴,會在蒸汽裂解的反應器中聚合,使反應器無法正常運行,進而導致無法大量處理熱裂解油 [1, 2]。

基於此,在該研究中,研究團隊主要利用加氫甲醯化對熱裂解油進行處理。具體來說,運用均相催化和非均相催化技術,他們先通過加氫甲醯化,把熱裂解油中的烯烴轉化為醛,再將這些醛還原為一元醇和二元醇,氧化為一元羧酸和二元羧酸,胺化為一元胺和二胺。

那麼,該技術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可以把塑料這種低價值產物,變成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學品,比如表面劑、清潔劑等。「這些物品的價值都很高,並在全球具有很高的產量。如果用普通的方式進行生產,需要很繁瑣的化學步驟。而我們這項技術大大簡化了其中的工藝流程。」李厚謙說。

第二,該技術的成熟度相對而言比較高,能夠實現規模化產出,以便更快地解決目前面臨的廢塑料挑戰。

第三,利用該技術生產的高價值化學品,比用石油原料生產的化學品,在二氧化碳排放量上至少降低了 60%。並且,該技術可以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

據了解,目前課題組已經在基於該技術,與相關的公司開展合作。此外,他們還計劃更好地優化和完善這項技術,構建更多不同的化學品生產路線。

參考資料:

1.Li, H.,Aguirre-Villegas,H. et al. Expanding plastics recycling technologies: chemical aspects, technology status and challenges.Green Chemistry 24, 8899(2022). DOI: 10.1039/d2gc02588d

2. Li, H., Wu, J., Jiang, Z. et al. Hydroformylation of pyrolysis oils to aldehydes and alcohols from polyolefin waste. Science 381,6658, 660-666(2023). DOI: 10.1126/science.adh1853

https://engineering.wisc.edu/news/revolutionary-chemical-recycling-process-adds-big-value-to-junk-plastic-waste/?utm_campaign=coe_mkt&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linkedin_uwmadengr&utm_content=cbe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49110fda954f6686381df2f2af72d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