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論爬行動物的時候,總是會聯想到低級的、帶有鱗片的、冷血的動物,但讓人意外的是,溫血的、長滿羽毛的鳥類,在現代分類中也被歸入了爬行動物行列。
DickDaniels
許多人可能認為鳥類和哺乳動物一樣被歸為高級動物,如果鳥類被判定為爬行動物的話,那哺乳動物應該也是。
然而,更加讓人意外的是,哺乳動物是被單獨歸類的,並不屬於爬行動物。
那麼有趣的問題是,為什麼鳥類可以歸入爬行動物,而哺乳動物卻沒有呢?
首先,我明確一下我的觀點,鳥類無論從哪方面來講,歸類為爬行動物是沒問題的,雖然網際網路上人們總是為此不停地爭論。
不同的分類法
在我們許多人的知識構造中,鳥類應該怎麼都很難和爬行動物掛邊,這是因為在傳統的分類規則中,鳥類確實和哺乳動物一樣被單獨歸類,而我們的科普讀物中或多或少都有傳統分類法的影子。
林奈分類中,動物被分為六種
傳統的生物分類法又被稱作林奈分類法,它是基於生物形態,生活習慣等對生物進行分類的。
雖然在林奈之前人們就已經在這麼分類生物了,但林奈被認為是最早系統性這麼做的人,所以這種分類方法以他命名,當然也實至名歸。
林奈分類法確定了我們熟悉的域、界、門、綱、目、科、屬、種和品系的分類等級,對生物分類貢獻巨大。
然而,隨著達爾文理論(進化論)的提出,並迅速得到廣泛認可,這種相對粗糙的傳統分類方法就變得不夠用了,因為它根本無法體現共同祖先原則。
簡單地說,林奈分類法可以將遺傳關係非常接近,但是外觀看起來很不同的群體,歸類為完全不同的類別,這無法與進化論相對應。
因此必須有新的分類法來重新將歸類生物,於是現代分類法——分支分類法誕生,該方法是20世紀40年代由德國生物學家亨尼希提出的。
在這個分類規則中,生物只根據它們的祖先分組,特徵適用於發現祖先,它可以用我們熟悉的系統發育樹來表示生物間的關係。
現在系統發育樹在科學著作中很受歡迎,甚至納入了已知的化石群,這是難以想像的工程,是無數科學家努力的結果。
鳥類其實是首批與化石祖先聯繫起來的現代群體之一,根據化石記錄,現代鳥類是由恐龍演化而來,而現代的分子數據進一步揭示,鳥類就是現存的恐龍,其現代近親是鱷魚。
你說我是鳥有親緣關係?
簡單地說,鳥類與被歸類為爬行動物的關係比任何其它類群都要近,所以在遺傳關係上,說鳥是爬行動物是沒有問題。
其實,在生理結構上,鳥類也是可以算作爬行動物。
現存的爬行動物,除了烏龜這些無孔類之外,所有的都是雙孔類動物,它們顱骨具有兩個眶後孔,這是這一類群的典型特徵。
雙孔類動物有兩個眶後孔
鳥類的頭骨是有兩個眶後孔的,它們與其它爬行動物一樣屬於雙孔類動物。
另外,鳥類的腿和爪子都保留有爬行動物的特徵,擁有類似爬行動物的鱗片,只是身體的鱗片換成了羽毛而已。
食火雞的爪子
鳥類之所以是鳥類,我們能想到的就是飛行,恆溫,羽毛,以及硬殼蛋。
其實除了飛行之外,所有的衍生特徵都可以在恐龍身上找到,只是它們滅絕了而已,如果回到恐龍時代,非鳥類恐龍我們可能看起來會更像爬行動物。
中生代蜥腳類恐龍-非鳥類恐龍長這樣
現在我們之所以會覺得鳥類在爬行動物中如此突兀,只是因為與它們相似的爬行動物都滅絕了。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其實飛行的關鍵是中空的骨頭(事實上這才是鳥類的典型特徵之一),這點恐龍也已經獲得。
所以,要把鳥類科學地單獨歸類是非常困難的,你甚至都很難找到理由。
鳥類的故事
爬行類和哺乳類的共同祖先可以追溯到3.2億年前,當時一個從兩棲動物分支出來的、更加適應陸地生活的群體——有時候被稱為類爬行動物(Reptiliomorpha)開始更加積極的探索陸地。
隨著時間推移,類爬行動物演化出了獸孔類(大約4000萬年後),以及真正的爬行類,獸孔類最終演化出現代哺乳類——而且只剩下現代哺乳類,但是爬行類在接下去的時間裡,直到現在,都在不停地壯大,不停地分支,變得相當複雜和多樣。
大約1.2億年之後(即2億年前),爬行類中一個名為主龍類的分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占據統治地位的爬行動物,以及陸地的統治者。
曾經廝殺億萬年,如今看起來如此和諧
當時主龍類的兩大主力軍——恐龍和鱷魚,在陸地上可以算的上是輪流「坐莊」,當然後面恐龍占據了主導地位。
之後的故事就是6500萬年前大部分恐龍滅絕,而鳥類恐龍演化成了現代鳥類——作為現存恐龍繼續多樣化,而強大的鱷魚則在形態基本沒有發生改變的情況下繼續橫行世界。
唯一的變化是,哺乳類在恐龍滅絕後迅速崛起,甚至將原來由鱷魚、恐龍輪流「坐莊」的大型掠食者和大型食草動物的生態位奪了過來。
這個圖片可以更好的看出為何哺乳動物不能算爬行動物
為何哺乳動物被單獨歸類?
從鳥類的故事中,我們就可以發現,哺乳動物是類爬行動物演化而來,所以在分類上自然不能和爬行動物搭邊。
但是鳥類不同,它就是主龍類,而主龍類就是爬行類的分支,在現代分類中,它在蜥形綱之下。
現代哺乳類是在合弓綱之下,合弓綱其實就是蜥形綱的姐妹姊妹分類單元,兩者平行發展。
其實,唯一能讓鳥類擺脫「爬行動物」標籤的方法,就是沒有爬行動物的概念。
但是,現代分類法依然沿用了林奈分類法分類等級,現代分類中的蜥形綱幾乎等同意於傳統的爬行綱。
而且不僅如此,傳統的分類方法並沒有被廢除或者做其它特殊處理,它依然作為重要的參考依據。
所以在我們的讀物中,鳥類一會兒被單獨歸類(傳統的分類法),一會兒被更科學地歸入蜥形綱(或者爬行綱),把搞得我們一團糟。
最後:
您可能會好奇為什麼生物學家至今依然會使用兩種分類系統?
其中一個原因是它們背後的歷史,而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兩者都有各自的用處。
分支分類法有助於我們理解生物之間的關係,而林奈分類法有助於理解生物的習性和特徵。
根據一個生物學者的說法:
這有點像烹飪,如果您用分支分類組織所有食材,您會將所有由花生製成的東西放在同一個架子上,花生醬、花生油和花生脆糖會被放置在一起。
但是,當您真的想做飯時,您會使用類似林奈分類的規則,將所有的油放在一起,所有的乾貨放在一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