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停止生產,曾「養活」多個自主品牌,三菱何以至此?

2023-10-10     SUV大咖

近日,根據媒體報道稱,日本三菱汽車決定停止在中國生產汽車。在今年3月份,三菱在中國唯一的工廠停產,當時表示將在6月份復產,但如今到了10月份,遲遲沒有動靜。而隨著此消息報道,日本三菱汽車退出中國市場的機率幾乎要接近百分百。另外,關於三菱在國內的投資以及合資公司,目前也已經正在洽談調整。

出道即巔峰

三菱汽車相信絕大部分98後的都非常熟悉,甚至不少人小時候對三菱都有憧憬。比如說歐藍德、「山貓」帕傑羅,三菱EV0都是直至如今都津津樂道的車型。但可惜的是,如今能夠買到也僅僅只剩下歐藍德。

三菱汽車算是最早一批出現在中國市場的外國汽車品牌,其在1973便已經向中國出口中型卡車,而在1985年,三菱汽車與柳州微型汽車廠合作,生產微型麵包車,也就是日後「神車」擁有者—五菱,而五菱的品牌LOGO其實也是因為和三菱合作,而後自己成為品牌是收到的啟發,在三菱LOGO的基礎上多加了兩個菱形。

1995年,三菱汽車與福建汽車正式成立東南汽車,當時的東南菱帥則是基於三菱Lancer轎車開發而來。時隔兩年,1997年,三菱和長豐合作引入帕傑羅V31技術,結合當時的國情,生產出「獵豹」車型。在當時,獵豹汽車占據全國越野車43%以上的市場份額。而帕傑羅也慢慢的被國內消費者熟知。

2000年,以三菱Dingo為原型車的哈飛賽馬上市,上市既熱銷。2003年三菱與北汽合作生產歐藍德,儘管當時歐藍德賣30萬的高價,但卻是當年15萬以上SUV車型的銷量冠軍。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前,也就是第三代歐藍德前,都不是100%國產化。並且在2006年前,三菱汽車與國內企業的合作,均為不參與經營只賣技術的模式。

不過,三菱汽車在國內的高光時刻並不長久,僅僅短短10年的時候,便很快被其他的合資品牌超越,在2012年之後,三菱汽車在國內的光芒慢慢消散。

教會徒弟餓死師父

三菱汽車對國內汽車工業的發展,可以說其貢獻是所有外資品牌最大的。在1997年,中國第一家發動機合資公司沈航三菱正式成立,之後引入三菱發動機技術,在2000年正式投產廣為熟悉的三菱4G6發動機。

此時,中國品牌正處於萌芽的階段,作為汽車的核心技術發動機,「嬰兒時期」的中國品牌根本無法觸及。而最實際的辦法便是引入技術,消化吸收技術進而逆向研發。但是作為核心技術,大部分的外資品牌都不願意分享和提供技術。

然而,三菱是為數不多願意分享和提供發動機技術的外資品牌。三菱在中國的兩家生產發動機的合資企業,無疑是為當時的中國汽車品牌發展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此後,包括如今國產一線汽車品牌比亞迪、奇瑞、長城,幾乎現存的國產汽車品牌都使用過三菱發動機。

不誇張的來說,如今擁有自主研發技術的國產品牌,多多少少擁有三菱發動機技術的影子。只是,三菱作為提供分享技術的「師父」,在「徒弟」風生水起的如今,卻需要黯然退場。

為情懷買單?真下不去手

雖說三菱在很多人心中有著一定的位置,也對其有些情懷,同時三菱汽車確實也對中國汽車工業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這並不能以此為消費理由。

三菱汽車從進入過國內,歐藍德、帕傑羅雖然也曾是人們口中常提及的車型,但是也僅僅只有這兩款車型,20年來,三菱汽車並沒有完善產品布局,這是一件有點匪夷所思的事情,但這不能完全怪三菱,或許因為這個品牌本身的定位和一些因素所在。

而除了產品布局不完善之外,作為也熱銷過的歐藍德居然能夠接近10年時間不換代,也是一個非常奇葩的決策,更重要的是在其他日系、德系、美係為了迎合中國市場而做一些面子功夫的時候,歐藍德依舊拿出滿是塑料的內飾來面對,不得不說真是勇氣可嘉。這又何以能夠勸得動消費為其買單。雖然在2021年歐藍德終於迎來換代,但卻為時已晚。

當然,如果說即使三菱依舊以歐藍德為主,但是能夠跟得上時代,能夠做一些面子上的功夫,或許也不至於此,畢竟對於這個價位而言,當產品與其他產品差距不大的時候,消費者依舊還會用情懷這個理由去買單,比如說馬自達。但似乎三菱意識不到這個問題,而有意思的是,三菱開始出現下滑嚴重的時間點,正是三菱參與經營開始。

寫在最後

2022年,三菱在國內的銷量僅為3萬多,而來到今年,工廠都已經停產,銷量更是沒有「單獨提名」。雖然在今年的5月份,三菱表示不會退出中國市場,但是根據其目前的銷量表現以及流出的消息報道來看,大機率要和三菱說再見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0d672e0e3801f9ea6f19ca4c0018b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