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這位「離經叛道」的百萬美元貴婦,就沒有邱吉爾

2019-09-10     LicorneUnique

成為完美母親的辦法是不存在的,但成為好母親的辦法卻有上百萬種。

——美國作家Jill Churchill




19世紀末,美國暴富之家的小姐們嫁到英國,就像《唐頓莊園》里的Lady Cora一樣,這些「公主」們帶著高昂的嫁妝,不僅提高自家社會地位的棋子,對於表面光鮮卻缺錢的英國世襲貴族,她們也是救命草。


年輕的珍妮

這其中一位美國姑娘卻尤其惹眼。她熾熱多情,有眾多緋聞情人,在那個時代稱得上「離經叛道」,卻正是這樣一個女子,為英國帶來了偉大首相溫斯頓·邱吉爾。

珍妮的母親與姐妹們,最右拿著手杖抱著小狗的是珍妮



這個遠嫁英國的美國女子是與別不同的。在那時的英國,最理想的女性仍是「維多利亞式的女性」,她的所有活動都在家庭之內,所有權利都來自丈夫,她必須虔誠、耐心、節儉、勤勉。但珍妮卻一項項地將之打破。


豹子

在倫敦最奢華的舞會上,19歲的珍妮特·傑羅姆(Jeanette Jerome)總是讓人移不開視線。她風姿綽約,一頭卷髮烏黑亮澤,話語間展現出聰明機敏與如火熱情,仰慕她的一位子爵說:

「她更像個豹子,而不只是個女人。」

珍妮·傑羅姆



珍妮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視。她精於騎術、繪畫與音樂,她的鋼琴教師是蕭邦的好友Stephen Heller,Heller對珍妮的天賦評價很高,這女孩再多練練,就能成為專業鋼琴家。

身穿騎服的珍妮英姿颯爽



再加上艷麗的外形和迷人的個性,要珍妮去迷倒地位最高的貴族,也肯定不是難事。她的父母正打著算盤,要把女兒嫁給一位公爵,成為真正的貴族。

美國著名藝術家薩金特為珍妮畫的肖像



然而她並沒有遵循父母之願。1873年一場舞會上,珍妮遇到了馬爾伯勒公爵七世的三兒子倫道夫·邱吉爾,兩人只跳了一曲舞便墮入愛河,在三天內定情訂婚。

珍妮與倫道夫/1874年



珍妮家裡一下急了——公爵的頭銜和財產輪不到小兒子來繼承,倫道夫雖貴族出生,卻必須得自己拼搏。女兒的這個選擇真是下策。


珍妮的兒子,英國最偉大的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後來所畫的布倫海姆宮。珍妮嫁給了倫道夫,但馬爾伯勒公爵的



倫道夫家裡對這樁婚事十分不滿,貴族面子緊要,加上公爵家的長子不長進,他們轉而將家族前景寄望於三兒子。娶個沒有頭銜的美國姑娘,對於這個顯赫家族能有什麼好處?

倫道夫愛得火熱,珍妮更是性子倔強,在頭銜、名譽和愛情之間,她堅決地選擇後者。



倫道夫送給珍妮的鑽石戒指



性子急躁的倫道夫不斷在自家父母和未來岳父之間周旋,珍妮也在努力爭取屬於自己的幸福。

這張照片中的孩子被認為溫斯頓,可能是溫斯頓最早的一張照片



兩家在二人的堅持之下,終於妥協,倫道夫成功進入國會後,二人終於在1874年完婚。不久,他們的第一個兒子溫斯頓出生了。

溫斯頓洗禮命名儀式銀杯,自維多利亞時代起,這種銀杯是嬰兒洗禮儀式中最常收到的禮物



派對女王與冷漠的母親

你也許會猜想,這個日後成為英國首相的孩子,一定有一位完美的母親。但事實上,珍妮與大部分母親一樣並不完美,對於當時英國社會的標準而言,這位母親可以說十分另類。


珍妮在一場化裝舞會上扮演拜占庭帝國的狄奧多拉王后。她的服裝是當時巴黎著名時裝品牌Worth打造的,珍妮從年輕時就對十分痴迷華服

當時,經常為名流創作的藝術家Emil Fuchs以珍妮在舞會上的扮相創作了這件青銅雕塑,作品如今收藏



她性情火辣,也享受眾人的注目。她支持丈夫的政治事業,積極組織舞會和晚宴,忙碌於各種社交場合,但對自家孩子並沒有時刻相守

她如夜空中的星一樣對我閃耀。我深愛她——卻只能遠遠相隔。

——溫斯頓·邱吉爾傳記中對母親的回憶


溫斯頓與弟弟小時候大部分時間是由保姆陪伴的,保姆生病或休息時,就由珍妮帶著。像所有聰明活潑的小朋友一樣,小溫斯頓也很頑皮。據說有一晚,保姆不在,溫斯頓睡不著覺,讓媽媽陪著玩了一晚海盜遊戲。

珍妮、溫斯頓與約翰



雖然後來的一部傳記中表明,珍妮並非冷漠,而是在什麼時候該如何對待孩子方面,有她自己的看法。但在幾乎所有人看來,珍妮只是個熱愛社交,不盡責的母親


珍妮如今的稱呼成了倫道夫·邱吉爾夫人,她與茜茜公主一樣喜歡佩戴星形的珠寶髮飾



弟弟約翰出生後,兩個小兄弟像所有孩子一樣,不時為引起大人的注意,惹出好些小麻煩。溫斯頓年紀稍大就被送去寄宿學校,當時學校的很多做法可以用殘酷來形容,常為一些小事而體罰。溫斯頓像母親一樣不愛逆來順受,吃了不少苦頭。

14歲時的溫斯頓



對學校體罰行為略有耳聞的珍妮和倫道夫,只是像大部分父母一樣在信中敦促溫斯頓向乖巧聽話的弟弟學習。

少年時代的溫斯頓與弟弟



每次溫斯頓結束短暫的假期,離家去學校時,珍妮更多地感到鬆了一口氣,而不是對兒子的不舍。

賢內助的事業

母親的這種「冷漠」並非沒有原因。這時正是丈夫倫道夫事業的關鍵期。最讓珍妮擔憂的,不是孩子,而是丈夫。

倫道夫的肖像



據說,急於求成的倫道夫一度威脅要揭露威爾斯親王的風流韻事,因此受到倫敦政界和社交界的冷落,只得帶著家人前往愛爾蘭,三年後才回到倫敦。

我們都對奢華有所虧欠,因為節儉與冒險精神極少共存。

——珍妮,倫道夫·邱吉爾夫人


這一回,要修復關係並實現他的政治抱負,對各界人士的招待自然必不可少,這些都要花費大筆錢財。珍妮自然少不了操心,她打點好倫敦的住所,舉辦眾多舞會和政治會議,不僅要讓來賓滿意,也要考慮能否對丈夫有所幫助。

這對出身大富之家、習慣大花銷的夫婦在注重排場的同時,也開始精打細算。珍妮用在愛爾蘭購買的古董家具裝飾



倫道夫在1886年成為了英國最年輕的財政大臣,迎來政治生涯的頂峰,妻子功不可沒。珍妮充當著丈夫的競選經理,她也是創辦英國保守黨組織「櫻草會」(Primrose League)的關鍵角色。她的努力,也讓英國政壇這個男人的世界開始對女性更為包容。

倫道夫·邱吉爾夫人站在東方風格屏風面前/1888年前



與此同時,珍妮的魅力吸引了眾多貴族與政界要人,更與眾多文學界與藝術界名人交往密切。她在社交上的高明與才智,也在與上流男女的交往間體現出來

在當時的英國政壇,仍鮮有女性發言發聲的機會,珍妮的活躍,對後來女性爭取政治權利的進程產生了積極影響,



她與風流成性的威爾斯親王、未來的愛德華七世關係密切,甚至還為他取了個暱稱「Tum Tum」,卻也與愛德華的王后亞歷姍卓拉成為摯友。貴族與政要紛紛拜倒在珍妮裙下,但她仍維持著這段婚姻的體面,夫婦之間的真正裂痕卻是丈夫先帶來的。

母子之間


青少年時期的溫斯頓·邱吉爾與母親珍妮



溫斯頓逐漸長大,他的個性也與母親越來越相似,幽默機智,充滿活力,思想開放。與家裡的表兄弟一起玩耍時,他總是自然而然地充當領袖的角色。

溫斯頓與母親的通信可謂無話不談,這封1890年的信上還談起了衣著。日後的大畫家溫斯頓,這時的畫功仍顯



雖然溫斯頓在寄宿學校時,父母探望的次數不多,但珍妮一直對自己的孩子充滿信心,認為他們必定能有一番成就。溫斯頓早年並非沒有挫敗,每當父親對他感到失望之時,母親都盡力為他再爭取一次機會。

戴著戒指的倫道夫·邱吉爾夫人



丈夫倫道夫的政治成就並不長久,倉促的決策讓他在下議院的地位下降,心灰意冷的倫道夫,還在外染上梅毒,不僅在夫婦間劈出深深的鴻溝,還將引來無盡的流言。珍妮為了維護孩子們的名聲,決定帶著丈夫離開英國。

倫道夫送給珍妮的三枚戒指,分別以藍寶石、紅寶石和鑽石為主石


1891年,陪丈夫在國外養病的珍妮,計劃把溫斯頓送去法國學習語言,那時只有17歲的溫斯頓很不解:為什麼就不能在家裡等父親回來過聖誕呢?

溫斯頓後來在查特維爾莊園的房間裡擺上了父親的微型畫像,畫像外框以藍色琺琅彩修飾



溫斯頓在信中表達了對母親的不滿,語氣強硬,母親十分難過卻無法解釋。然而,母愛是無條件,通過這段時期的通信,溫斯頓明白到,那些真正愛你的人總會一直支持你。

1895年左右,身著軍服、手拿佩劍的溫斯頓



也是通過與母親的交流,年輕的溫斯頓開始學會如何就不同問題進行交涉,並且逐漸成熟起來。

中年的珍妮仍有著野性之美



1895年,倫道夫回到倫敦不久,便因病去世。珍妮開始投身文學藝術創作。


珍妮創辦和主編的《盎格魯撒克遜評論》,因為裝幀過於豪華,這部刊物在1901年停刊了



她創辦並主編了《安格魯撒克遜評論》(Anglo-Saxon Review),撰稿人不僅有她自己和溫斯頓,還有蕭伯納等當時著名的文藝界人士。她還陸續發表了多個戲劇劇本和一部自傳。

1899年溫斯頓給母親的信中調侃說:你的《盎格魯撒克遜評論》就差把這圖案印在封面上了……



這位邁入中年的母親還保留著年輕時奢華的生活習慣,她花大量金錢購買最上乘的服飾,是當時的「時尚偶像」之一。大兒子從政需要資金,二兒子渴望擁有自己的事業,也需要金錢。不過他們從母親這裡,卻沒有得到資助


珍妮與二兒子約翰在她支持建立的慈善醫院中

那麼,是否可以說她自私自利,不顧兒子們的前途?

也許是,也許又並非如此。

未來領袖的母親

溫斯頓逐漸褪去孩子的稚氣,19歲離開學校後,他進入軍隊。他對歷史與軍事研究的興趣也逐漸增強。在1897年寫給母親的信中,他說:「世上一切事物中,我最渴求的是英勇之名。」

溫斯頓1927年畫下這幅畫作,描繪了1915年士兵們在倫敦維多利亞車站與愛人告別,那一年溫斯頓自己也



珍妮以自己的方式支持孩子的事業,她的建議與幫助對溫斯頓的未來十分寶貴。溫斯頓曾說:「她是忠誠的盟友,她以她的影響力和無限精力促進我的計劃,維護我的利益。」通過母親的幫助,溫斯頓與當時的外交官、軍中的上校等人物建立了聯繫。

這張照片中的人物是一戰時期美國婦女戰爭救濟基金會(American Women's War Reli



1899年,溫斯頓打算投身議會,在奧爾德漢選區(Oldham),母親出現在溫斯頓的演講現場。當地報刊稱:「選民里有千萬個真心的支持者,他們也特別熱愛邱吉爾夫人。」對於當時還未成婚的溫斯頓,母親的出場拉近了他與選民的距離。

溫斯頓1899年在奧爾德漢選區,母親珍妮也陪在他身邊



兒子也繼承了珍妮的獨立與開明。1895年,另一美國富豪之女康斯薇洛·范特比爾特受父母所迫,嫁給馬爾伯勒公爵九世,即溫斯頓的堂兄弟,這段無愛的婚姻終歸離異收場。但溫斯頓一家人卻與康斯薇洛保持友誼,也支持她的慈善工作。

珍妮與小狗



當時,風韻猶存、有眾多追求者的珍妮,在得到兒子的首肯後,與年紀小她二十多歲的Cornwallis-West結婚,正好在蜜月期間。卻因溫斯頓的競選活動,立刻趕回家支持兒子。


在查特維爾莊園,溫斯頓的桌子上擺著母親的微型畫像,這幅肖像周圍環繞了一圈珍珠



溫斯頓有著過人之才,但母親的輔助和支持為他早年的政治生涯做好了鋪墊,為他日後的成就打好了根基。

這幅畫作據說是珍妮晚年的肖像



溫斯頓後來曾說:「我不禁想像,要是父親是美國人,母親是英國人,我可能得孤身奮戰才能有今天。


珍妮60多歲時,還與44歲的軍官Montagu Phippen Porch相戀並結婚。Porch比溫斯頓還要小三歲。對於母親的戀情,兒子雖然並不見得高興,卻仍會從母親的角度思考。在珍妮後來的兩場婚禮上,溫斯頓都堅定地站在她身旁

從花樣年華到花甲之年,珍妮只做她自己,熱情且有主見,有著「豹子」般的性情。1921年,67歲的珍妮還像個姑娘家一樣,穿上不大舒適的新鞋去拜訪朋友,卻不慎在樓梯上摔下,傷勢嚴重,不久便離開人世。

晚年的珍妮與小孫女



溫斯頓寫給母親的輓詞中說:「……她(躺在靈床里的母親)讓我想起我小時候曾經景仰的那張面容,那時她風華正茂,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那個璀璨輝煌的世界,仿佛又出現在眼前。」

花樣年華中的珍妮



珍妮從來就不是傳統的好媳婦,也不是模範母親。但她的熱情開朗、機智樂觀和獨立個性卻在兒子身上生根發芽,這些品質在二戰期間的溫斯頓身上尤其動人。她不一定是所有人眼中無法詬病的偉大母親。但對於這位母親和她的兒子而言,唯有親子間深深的羈絆,無論身前生後,都不會湮滅。

看更多藝術八卦嗎?快來關注公眾號LicorneUnique!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y1Uwm4BMH2_cNUgmbC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