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叫作《美麗戰爭》的電影,讓小十君又想起陳勛奇。
陳勛奇,何許人也?
香港電影圈的奇人,江湖公認的全才。
他標誌性的造型,便是在嘴邊留了一抹風騷的小鬍子。
港片?小鬍子?莫非他就是我們眼熟的那位仁兄?
是他嗎?並不是。此人名叫馮淬帆,人稱「幽默祖師」,香港市民心中「走路都好笑」的資深藝人,演的多是暴脾氣的大老粗,一張大長臉總是努力保持正經。
是他嗎?也不是。吳耀漢,以猥瑣好色男形象知名,上一秒剛精蟲上腦,下一秒就得慘遭囧境,一副說不清是鞋拔子還是豬腰子的尊容,諧趣卻不邪惡。
是他嗎?有點像但還不是。他是林子祥,港樂殿堂級的歌手,葉倩文的老公,他雖然偶有笑匠時刻,但大多數時還是保持著《男人當自強》的正氣。
話不多說,揭曉答案。眼前這位留著小鬍子的叔,其實才是陳勛奇本尊。
古裝片中的他,往往是瀟洒英氣的扮相。劍眉星目,炯炯有神,好似遊俠雲遊江湖,就連這撇小鬍子,都好像給他增添些世外高人的氣息。
面對敵人時,他就像《敗家仔》中的年輕後生,見招拆招中盡顯剛毅本色。經典邵氏武俠片里,那些硬橋硬馬的功夫,在他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面對姑娘時,他又會像《邊城浪子》中的葉開那樣,秀一把鐵漢柔情的操作。張口就來的土味情話,配合著深情眼神殺,怎麼看都是情場浪子的模樣。
如果說古裝片中的陳勛奇,還保留著大俠的正經,那麼到了現代都市,他的形象就開始放飛自我,成了標準的雅痞范兒。
時裝片中的他,大多是西裝革履嘴角含笑,一副暗藏詭計的蔫壞兒狀態。你永遠不知道眼前這位紳士,下一秒會想出什麼餿主意去勾搭女青年。
他扮演的這種花心大少,耍起酷來沒那麼冷淡,斯斯文文的樣子,不會讓觀眾覺得疏遠。搞起笑來時呢,走的又是冷麵笑匠的路線,顯得體面又不油膩。
這種壞壞的痞痞的形象,將忙於滾滾紅塵中的白領精英,表現得真實可感,親切動人。對於經濟騰飛期的香港中產階級來說,這無疑起到了一種心理投射的作用。
甚至,由於面相上本質是個笑臉人,總以精明外表示人的陳勛奇,在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之餘,偶然走走傻白甜路線,也能收穫不錯的效果。
就像《空心大少爺》中的他,演了一個啥也不懂的落難闊少。以往裝點狡黠微笑的小鬍子,這回搭配的是一個蠢貨的開懷大笑,顯得既呆萌又滑稽。
儘管以小鮮肉的身份在邵氏出道,陳勛奇可沒有現在有些偶像那麼草包。
論武戲,《敗家仔》里擔任大反派的他,與「英叔」林正英對戰也絲毫不露怯,一招一式都是練家子風範,究其緣由,還得歸功於他片場外的勤學苦練。
邵氏武俠風靡的時代,受到電影感召的陳勛奇,並沒有隨大流去學武,而是仔細鑽研起了空手道與跆拳道,迷戀起了它們動作硬朗的「真打」。
「當時香港有很多英兵,我故意到一家全是外國人的道館,用跆拳道和他們的自由搏擊比試。」在比試中,他逐漸發現了自己欠缺的手上功夫,開始學習起了武術。
有了跆拳道與空手道的腿法基礎,以及實踐搏擊的經驗,潛心練武的陳勛奇,博採眾家之長,從詠春拳到白眉拳無不精通,甚至還曾向內地武術隊請教北派武學。
這種幕後的努力,不僅讓他在邵氏站穩了腳跟,也讓他在功夫片大潮落幕後,能夠在時裝動作片中完成轉型,遊刃有餘地扮起正義的警察。
論文戲,陳勛奇雖然算不上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演技派,但他塑造的風流紳士形象,在香港影史上可謂是深入人心。
港片的黃金時代中,陳勛奇的「貴公子」,許氏兄弟的「打工仔」,周星馳的「底層屌絲」,分別以不同的幽默方式,傳達了不同階層的心聲,促進了香港喜劇的繁榮。
儘管在銀幕上的表現已經足夠精彩,但除了眾所周知的演員身份,香港奇人陳勛奇的職業生涯還有很多可說。
師承《獅子山下》作者門下,15歲開始配樂生涯的陳勛奇,30多歲時就被稱為「電影配樂大宗匠」,承包了港台七成的配樂工作,成為了新人面前的一座高山。
其中,他與王家衛的合作更是傳為了一段佳話。
憑藉《墮落天使》的配樂,陳勛奇拿到了一座香港金像獎,而另一首《天地孤影任我行》更是成了留名影史的經典。
遙想當年,懷才不遇的王家衛,因為拖稿被新藝城炒了魷魚。投奔了剛當導演的陳勛奇以後,他獲得了穩定的編劇工作,耐心積澱中才等來了《阿飛正傳》的誕生。
當東山再起之後,墨鏡王與自己的伯樂再續前緣。從《東邪西毒》到《重慶森林》再到《墮落天使》,直到最新的《一代宗師》,都能在配樂中看見陳勛奇的名字。
甚至,《一代宗師》的前期籌備中,作為武林中人的陳勛奇也曾親自參與,與王家衛一起遍訪名師,可見這對伯樂與千里馬之間的深厚情誼。
文武雙全的陳勛奇,除了在音樂上造詣非淺,「武」的一面也改變了整個行業。
他以邵氏打星身份開啟演藝生涯,在邵氏武俠走向沒落後,大膽地進行了題材的創新,將故事的背景從晚清轉向了民初,由此有了「功夫片」這一個片種。
他和洪金寶合作的功夫片《敗家仔》《提防小手》,將「動作」、「愛情」、「喜劇」等市場叫座的元素融為一爐,其後的「五福星」系列,更是讓洪金寶成了嘉禾一哥。
之後,隨著成龍的橫空出世,陳勛奇以武術指導、動作指導、飛車特技師等多重身份進入劇組中,成為這位國際巨星背後一位重要的合作夥伴。
拍了一輩子戲的陳勛奇,見證了武俠片的興衰,功夫片的誕生,動作片的風格轉變。以武人自居的他,在跨世紀的《古惑仔》風靡天下時,感受到了巨大的危機。
「香港電影不是只有古惑仔,古惑仔中的暴力、群斗、紋身荼毒了多少心智不成熟的年輕人。」採訪時,向來秉持「樂觀積極」態度的陳勛奇,抱怨了港片的現狀。
一方面充滿尚武精神,無論是戲內戲外,都堅持去發揚中國武術;一方面又反對暴力,認為黑幫片對於青少年毒害無窮,動作片也要有勵志傾向。
陳勛奇的心中,之所以有這樣的電影觀,與他的人生經歷有莫大的關係。
2014年,女兒陳杏研留下字條墜樓自殺,成為陳勛奇心中永遠的痛。同年,他本人被診斷出患有罕見的「甲狀腺未分化癌」,身體暴瘦30斤,歷經磨難後終於康復。
生活上的悲慘遭遇,讓尚武的陳勛奇對於電影的看法也有了變化。他開始想要將樂觀積極的人生精神,注入到自己的創作中,拍出娛樂又勵志的電影。
可問題是,經歷了輝煌生涯的陳勛奇,在港片轉型的如今,還能如償所願,續寫香港奇人的傳奇嗎?港片時代的那些東西,放到今天還管用嗎?
當「小鬍子」變成「老鬍子」,往昔的故事讓人懷念,但作品卻不能靠情懷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