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多項造車記錄 小米全球首款人車家全生態轎車小米SU7亮相

2023-12-29     汽車網評

原標題:刷新多項造車記錄 小米全球首款人車家全生態轎車小米SU7亮相

相信在28日這天大家在刷手機的時候都能看到一則新聞,那就是小米汽車SU7正式亮相的新聞,這一則新聞無論是在車圈還是數碼等等區域都是擁有著極高的關注度,而這次發布會的主角小米SU7也在早前在網絡上曝光,如今終於能夠看到新車正照同樣還是十分吸睛。

12月28日,小米汽車技術發布會在國家會議中心盛大舉行,同時小米首款車型小米SU7也在發布會上同步亮相,新車定位「C級高性能生態科技轎車」。這款小米SU7是小米進軍汽車行業的一項重要戰略舉措,也是小米邁向新能源賽道的首個成果成功落地,小米SU7集小米五大自研核心技術,集高性能、生態科技、智能空間體驗於一身,此次發布會也詳細的講解了新車各大亮點內容,下面就讓我們來幾點目前新能源車最為關注的話題。

行業領先、性能天花板的超級電機

這一次,小米推出三款自研超級電機,分別是HyperEngine V8s、HyperEngine V6/V6s超級電機,其採用雙向全油冷散熱、S型立體油路設計、階梯式錯位設計等多項創新技術,堪稱燃油時代行業內的性能天花板。這一款HyperEngine V8s超級電機憑藉其底層技術創新,擁有令人矚目的425kW高功率輸出和635N·m的峰值扭矩,轉速更是高達27200rpm,功率密度達到10.14kW/kg,超過了目前行業的標兵特斯拉電機的60%以上,刷新超級電機的認知。

而為了能夠更好的適應這個遠超行業標準的轉速,這個超級電機採用了強度遠超行業主流產品兩倍有餘的960MPa最高強度特種矽鋼片,小米與首鋼共同建立了技術聯合實驗室,並且在一年半的時間內進行108個批次的試驗,為的就是能夠更好的解決矽鋼強度、磁性能和生產等方面的問題。

另外兩款超級電機HyperEngine V6/V6s則是以21000rpm的轉速位居行業第一梯隊,遠超曾經全球最強的量產電機的Tesla Model S Plaid 的21000rpm轉速。其中,具體數據為:V6最大功率299馬力,峰值扭矩400N·m,採用400V架構。V6s最大功率374馬力,峰值扭矩500N·m,採用800V架構。V8s最大功率578馬力,峰值扭矩635N·m,最高效率98.11%。功率密度10.14kw/kg。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為了能夠實現更高轉速,採用AI仿真技術優化轉子應力,同時在實驗室中轉子已經成功實現 35000轉的最高轉速,預計能在2025年上車。

大容量、長續航,完美把控電池安全

電池技術是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中最為聚焦的話題之一,在這方面小米同樣也是採用自研技術,創立全球首個倒置電芯的CTB一體化電池。小米SU7採用871V碳化矽高壓平台,平台上限最高可支持150kWh容量,1200+km CLTC續航。CTB一體化電池採用地板上蓋二合一、電芯倒置、多功能彈性夾層以及極簡線束等設計,使得集成效率達77.8%,整體提升24.4%,並釋放了17mm的高度,該電池通過一系列創新設計、128項電池領域專利,全面提升電池集成效率、安全和散熱性能。

純電車對於電池的溫度管理要有嚴控的把關,在近期天乾物燥的天氣對於純電車電池也是要十分警惕。在小米CTB一體化電池中,搭載ASIL-D最高功能安全等級的全棧自研電池管理系統,具備3重獨立熱失控冗餘監控和報警策略,以及「全天候」精確預警功能,電池內的雲安全技術就像保安大隊一樣,實時採集數據並且通過專網加密雲端進行分析和預警,在必要時會在4ms內主動斷電,及時保證電池控溫安全。

更省、更優、更低成本

除了電池安全,車輛本身的安全也是整車最為關鍵的一部分,更何況這是一台純電車。為了能夠產出更好更安全的車身,小米創建了9100t超級大壓鑄設備集群,通過自研視覺大模型質量判定系統,可在2秒內完成檢測,擁有10倍於人工的高效率、5倍於精英的高精度,得益於該技術的運用,小米汽車一體化後地板實現了72個零件合一的壯舉,焊點減少840個,整體重量減輕17%,且生產工時大幅減少45%。這一壯舉也讓小米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同時自主研發「大壓鑄設備集群」和「壓鑄材料」的汽車廠商。

而對於材料研發方面,小米在1016萬種配方中,精選出最優的合金配方,讓強度、韌性和穩定性能夠完美結合研發出這一種內涵30%循環鋁且能夠讓每個零件減排352.53Kg的「泰坦合金」材料,同時,這個小米自研高強高韌免熱處理環保壓鑄材料「泰坦合金」也是成為國內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對於後期碰撞維修上做足了創新,同時還克服了傳統大壓鑄的弊端,採用一體壓鑄後地板+中高速潰縮區+低速潰縮區三段式可維修設計,發生碰撞後無需更換大壓鑄件,大大降低維護成本。

看得見、看得准、看得懂

智能駕駛在新勢力純電車上已經是耳聞詳熟了,要是說這智能駕駛沒有一點獨到之處,可能就會被市場漸漸埋沒。而小米的自研感知技術看得見、看得准、看得懂,自適應變焦BEV技術、道路大模型以及超解析度占用網絡技術,構成了小米智能駕駛的三項關鍵技術,讓智能駕駛探測範圍更廣更準確、道路認知更加合理、識別物體更加精準。

在硬體上,其智駕系統配備了兩顆英偉達Orin高算力晶片,綜合算力高達508TOPS,同時配合感知硬體1顆雷射雷達、11顆高清攝像頭、3顆毫米波雷達和Max版車型中的12顆超聲波雷達。

在曾經,傳統感知硬體帶來在停車時誤差大於10厘米、難以做到高難度停車位,而小米則是採用通過感知和決策算法二合一的「感知決策大模型」來進行實時觀察並調整泊入超高難度車尾,算法能力甚至領先行業兩代。而這一層層的高階輔助下,小米全棧自研的智能駕駛技術不僅將助力小米在2024年躋身行業第一梯隊,更將在全場景下展現更聰明、更安全的輔助駕駛能力。

以人為本,打造人車家全生態互聯

智能駕駛為駕駛帶來便捷,而智能座艙更是讓便捷度提到提升。「以人為中心」是小米智能座艙的要點,讓汽車變成一個先進的移動智能空間關鍵載體,實現從軟體到硬體的全面共享生態,得益於小米澎湃OS的基礎,是的小米汽車智能座艙成為一個統一的視覺交互體系。在這個智能座艙中,配備了16.1英寸3K超清中控屏、56英寸超大HUD抬頭顯示以及7.1英寸翻轉儀表,小米澎湃OS應用至SU7的車機系統中。並且內置驍龍8295晶片,多任務操作下絲滑流暢、自動適配各種設備,同時小米SU7搭載了行業首發的五座五音區交互功能,支持多設備穩定協同喚醒,即使是離線狀態也是可以通過「小愛同學」來進行控制。

手機投屏、視頻會議用車載攝像頭、手機調控車內閱讀燈,一切都像是在控制智能家居一樣,而這個也是小米想要帶給消費者們的「人車家」的車內生態,同時在前排座椅靠背後方,可將小米Pad接入拓展塢上,形成整車4屏、5屏聯動交互。

這一款小米智能座艙目前已支持1000+米家設備,自動發現、免密接入,並可以設置自動化場景,同時還開放統一標準化接口和豐富標準協議,打造了最強的專屬CarIoT生態,讓「人車家全生態」閉環,全面打通「人、車、家」場景硬體設備無縫連接、實時協同。

汽車網評:「媲美保時捷和特斯拉,打造汽車工業新時代的夢想之車,做好看、好開、舒適、安全的移動智能空間」,這是雷軍給大家分享的小米造車的目標,小米汽車花費相比別人十倍的投入,從底層核心技術做起,重新定義汽車工業的技術棧,認認真真造一輛好車,通過15年到20年的努力,成為全球前五的汽車廠商,為中國汽車工業全面崛起而奮鬥,相信這款集成小米眾多高新技術的小米SU7在今後的表現會不負眾望,給到大家都能夠十分滿意的價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fc39da1191dfd4a320ea2d0710b8c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