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公交穿越龍泉山

2022-04-13     成都Big榜

原標題:坐公交穿越龍泉山

想坐公交,不為了省錢,是選擇過一段發獃的時間。不用想不用管,隨處張望,探索未知的新鮮,捕捉變化的細節,發現還是可愛的城市。

成都有差不多1000條公交線路,很多都適合久坐、空想。34路27路,一正一反,都繞一環一圈,體驗高級公交車的時候,大榜坐過。

二環和三環,也都有對應的公交線路,幫助看見東西南北的參差。公交車駕向郊外,觸達更清新的自然風光,溫江的W23路,幾乎會在整條溫玉路上行駛,梧桐茂盛。

往東,視線來到成都的秋名山——龍泉山,這座距市區最近的山脈,春日是嬢嬢的賞花聖地,夏日奉獻最甜的枇杷葡萄,日常上演機車男女的飛馳人生。

進入和參與龍泉山的多種方式,當然也包括公交。始發於龍泉汽車總站的870路,會經過藤原豆腐店、石經寺,最終在龍泉山東側的湯家河戛然而止。

全程近20公里,車費1元,在春風夏日中完整穿越龍泉山的西和東。到站和啟動的循環往復,停頓和前進中,公交車和車上的人,完成在湖光山色、城市森林的深呼吸。

從地鐵2號線的最後一站龍泉驛站A口出來,距離870路最近的站叫驛都東路音樂廣場

既然要完整體驗一條公交線路,當然要再騎一公里多,到龍泉汽車總站-公交車站去坐,順便選一個前排、靠窗的位置,方便張望。

總站只有一個入口供行人通行,不起眼、容易錯過。第一次來,找到870停放的位置也費了一番功夫,沒有立杆。最後一問,路數是印在地上的。

這條會經過仰天窩健康步道、桃花溝、桃花故里的公交線路,在周末的賞花高峰期來臨時,往往連加班車都很難擠上。堵在賞花的山路上,更焦心。

桃花凋謝後的870路,非尖峰時段,倒是很容易選擇到一個自己滿意的座位。始發站,有6人上車,歲數偏大,沿途上客下客,也幾乎都有座位可座。

適合放空的公交車,第一要義便是人少有座位。其次才是景色。要是沒有一點好看的,那也只是一條適合睡覺的搖搖車。

全程31個站的870路,從桃花溝站開始正式進入爬山的路程,沿的是318國道。道路資格很老,是一條經典的穿越龍泉山的線路。

龍泉山的中下部,多人活動的痕跡。農家樂茶樓,和印象中差不多。工作日加上無桃花可看,只有一片綠。桃花樹里的棚子,傘未撐開,無人,椅子成堆碼放。

即將進入初夏的龍泉山其實也有花看,透過車窗都能看見野花在護坡上成片開放,小朵,並不影響他們的嬌艷。

也在路邊,隱藏在其他植物中的長春油麻藤,爆出密集、鬼魅的紫色花朵。

市區的水果店,已有櫻桃上市。但在龍泉山沿線所及,無論蜜桃、枇杷還是櫻桃,都青澀。誘人的新鮮,還是忍不住吞了口水。

和成都西部的龍門山脈突然的隆起相比,龍泉山的山勢只輕微起伏,更有人生活的氣息。

埡口密集,隨時能隨車的轉彎,望見遠方城市的建築。視野的開闊,也夠望見山景的起伏。

龍泉山的藍天白雲綠樹,紅色的山岩,就這麼呆呆的望著,有一種在度假,不是在成都的錯覺。

尤其當車駛達花果村村委站,一座近期刷爆小紅書的網紅打卡點出現,黃色建築沒人會忽略,有一絲法式風情。

紀念碑谷似的樓梯,天然出片率極高,招惹不少搖曳生姿的小姐姐。

只有國槐白色的花隨風搖曳,一些芬芳的味道提醒,人還是身處本地。

在公交車上,還是會對「瘋子的店」這樣的店名會心一笑,然後想到,這是龍泉山融入城市和年輕人的方式。

你不會想到,龍泉山上的農家樂也會使用粉色、地中海藍等少女糖果色彩。儘管他們中的大多數都經不起細看。

桃花路附近,甚至有不少咖啡車在山路邊安營紮寨,搬一套露營的座椅供人休息打卡,和沿線的綜合執法車躲貓貓。

這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本以為咖啡車只在城市街道出沒。

870路經過龍泉藤原豆腐店的時候,行程已經過半。

到達豆腐店得在山泉派出所站下車,因為是在鎮子上,有不少中老年接送小孩放學的家長會在此站密集下車。

工作日期間,全成都的機車愛好者都不上班,騎車,或停在空地上交流心得。各色摩托,只是路過,已經感受相互在卷的張力。

870的站名都很樸素簡單,花果村,聯合村,大佛村,柏楊橋……大概是想不到更好的名字,二十二公里、二十四公里、三十公里之類的,組成同系列站名。

整條公交線路,我會更愛過藤原豆腐店的部分,車少景更幽。農家樂不多,就連民居都較少。

鳥從叢林中驚飛起,依然有機車油門的轟鳴聲,但也還聽得見自行車鏈條在下坡時發出的順滑聲音。

靜靜地聽著望著,一個長下坡之後,才是大佛村衛生站站,站台挨著路邊廁所。

電影有失戀33天,870路有三十三公里站

過站,大田壩水庫的影子開始出現,隔著閃過的樹影,波光粼粼中,船隻浮在水面,山頭套袋的枇杷反射光芒,偽裝成一片白色的花。

上半程,各家喇叭還有戴口罩、測體溫,檢查行程碼的循環播放。下半程,終於路過石經寺門口,大門直接緊鎖,不見賣香蠟的拉客,不見香客,一片寧靜。

石經寺一過,終點站湯家河站即將到達。

不是汛期,船被拖上岸休息,我沒有看到湯家河的影子。終點站設在山上小路的岔口,只樹立簡單的牌子。總共停放了三輛車。

最應該小心的是時常有蛇出沒。

車輛進站後,回城的車將啟動。太陽也即將落下,車窗明晃晃,透過樹梢的光斑,穿進車內,隨扶手、座椅和車的抖動,光又揉作一團。

回程的公交車上,兩位戴草帽的老人,一直望著車窗外,掩不住感嘆,「真像世外桃源」。

是的吧,時間過得慢了,就成了世外桃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a706256047fbd78f80039770446bc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