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宋仁宗喜歡陳熙春嗎?愛是成全,懂得放手也是一種愛

2020-04-12     夜不能寐的阿狸

《清平樂》中的宋仁宗的感情線很豐富,但身為官家,他的感情並不能做到完全自主。都說天家擁有後宮三千佳麗,但這後宮眾女子又有多少能得宋仁宗真心所屬。

只看陳熙春,這個商賈之女,可以與宋仁宗產生感情糾葛,還能以完璧之身出宮,難道宋仁宗就對她就一點愛意都沒有?

陳熙春為太妃所收養,本就為了仁宗的妃嬪之位而來,但她又與宮內其他女子大不相同,從小隨著商人父親走南闖北,見多識廣,遠不是閉門不出的所謂大家閨秀可以比較。

正因為她具有這樣其他女子所沒有的品質,讓她在後宮中顯得格外特殊,初見時就為仁宗所喜歡,可以說,她才是仁宗真正喜歡的第一人,也可以說她就是仁宗的初戀。

那麼為什麼陳熙春沒有被仁宗立為皇后呢?

1、陳熙春出身商賈之家,群臣反對

士農工商是古時候階層劃分的標準,歷朝歷代商人的地位都很低微,雖然宋朝相對開明,但也是執行的重農輕商的政策,商人雖然沒有被歧視,但也沒有超出常人的地位。

陳熙春的出身在滿朝文武看來是低微的,群臣在立後的標準上要求的是德才兼備,很顯然,陳熙春過不了仁宗臣屬這一關。

宋朝的朝堂制度並不是君王的一言堂,而是"君臣共治天下",仁宗在立後這件事上也不得不去參詳臣屬的意見。

2、陳熙春的性格不適合後位

陳熙春直率坦白的性格是她最大的硬傷。

首先,後宮不得干政是一種傳統,陳熙春的直率性格難免會在仁宗面前說出一些對事物的看法,這種"枕頭風"會是另一種方式的干政。

其次,皇后需要的是"母儀天下",陳熙春姿容上沒有問題,但她幼年時遊歷天下的經歷,早已打開了她的眼界,以她不喜約束的性格,會不會隨時配合仁宗或朝堂做些"表面文章"的行禮數規定的國母之道還未可知。

再次,後宮的主要職責是安寧,為後者,一要有制衡的手段,二要會權衡,不說要成為一個"陰謀家",至少不能被別的嬪妃戲耍,這一點,在陳熙春崇尚自由自在的性格身上,並沒有看到這方面的潛質。

3、正因為仁宗愛她,所以放她離開,給了她自由

仁宗需要一個什麼樣的皇后?

這個皇后必須是既適合留在宮中,又能忍受在宮中枯燥的生活一輩子的女子。

把陳熙春立為嬪妃是仁宗所不願意的,而後宮就如同一個牢籠,既然給不了陳熙春最好的,仁宗寧願讓她過她想要的生活。

他不希望把陳熙春留在宮中,不希望陳熙春過上和自己一樣的不自由的生活。

從當時的社會背景來說,就算仁宗真的愛陳熙春,陳熙春也確實不適合做皇后。群臣會因為陳熙春的出身進行抵制,陳熙春的性格特質也不是當皇后的料,仁宗需要的是一個耐得住寂寞的女子長居宮中。

如此,仁宗對陳熙春的愛也只能做到放她出宮這個手段上了。而本著對自己心愛的女子負責任的態度,仁宗在宮中時並沒有採取手段招陳熙春侍寢,讓陳熙春以完璧之身出宮。

仁宗的愛體現在了成全,體現在了放手,這雖然是一種無奈,但對兩人來說,也是一種解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Dcne3EBfwtFQPkdYg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