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丨特朗普向馬斯克拋出「橄欖枝」背後:各方力爭商界支持,經濟大考將決定「鹿死誰手」

2024-08-21     21世紀經濟報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吳斌 上海報道

隨著11月美國大選臨近,各方之間的博弈日益升溫,極力爭取更多支持。美東時間8月19日,美國前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表示,在可能的情況下,他考慮為特斯拉CEO馬斯克提供一個內閣職位或政府顧問職位。

與此呼應的是,此前馬斯克已經表達了潛在的任職意向。8月12日,特朗普接受了馬斯克的採訪,彼時馬斯克呼籲成立一個政府委員會,以確保納稅人資金的有效使用,並自薦在該委員會中擔任要職。

儘管特朗普願意讓馬斯克擔任要職,但他也表示,將考慮取消對某些新電動汽車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稅收抵免和稅收激勵通常不是一件好事,我還沒有做出最終決定。我非常喜歡電動汽車,但我也喜歡汽油驅動車、混合動力車以及其他可能出現的東西。」此外,特朗普還透露,他計劃廢除拜登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旨在鼓勵汽車製造商加大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的政策,相關政策可能會影響特斯拉業務。

作為爭取商界支持的另一大典型例證,共和黨和民主黨對比特幣的態度已經大幅轉變。特朗普表示,他將確保政府100%保留其擁有的比特幣,並會將比特幣列為美國戰略儲備資產。哈里斯的顧問也接觸了頂級加密貨幣公司,以改善雙方關係。

整體而言,美國商界對哪個政黨更有利於商業仍爭論不休,這也令原本傾向於支持民主黨的矽谷分為了兩派。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風投機構Andreessen Horowitz創始人Marc Andreessen、Palantir聯合創始人Joe Lonsdale和貝寶前總裁David Sacks等支持特朗普。而Alphabet前董事長Eric Schmidt、慈善家Laurene Powell Jobs、科技投資者John Doerr和Ron Conway,以及LinkedIn聯合創始人兼風險投資人Reid Hoffman等則承諾支持哈里斯。

政治極化下前路迷霧重重

特朗普的政策對特斯拉來說並非全是利好,馬斯克仍旗幟鮮明地站在特朗普身後,但更多的商界人士仍在猶豫。在政治極化加劇的大背景下,對共和黨、民主黨的傳統認知印象已經變得模糊不清。

一些商界和金融界領袖表示,他們希望降低稅收、放鬆監管和減少反壟斷審查。但他們也支持自由貿易,並擔心在民粹主義和孤立主義日益盛行的情況下,社會和地緣政治面臨不穩定。此外,許多人在墮胎等社會問題上的立場偏左。目前沒有一位政治綱領與他們觀點完全一致的明顯候選人。

例如,Gulf Coast Bank & Trust執行長Guy T. Williams對11月份投票給兩位總統候選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沒有興趣。他擔心前總統特朗普計劃徵收更多關稅,此舉可能會推高物價並拖累經濟增長。但他也不確定副總統哈里斯是否會是更好的選擇,對上調企業稅的前景感到擔憂。

特朗普和哈里斯在一些問題上針鋒相對。8月14日,特朗普在北卡羅來納州舉行競選活動,指責哈里斯是美國物價上漲的罪魁禍首,批評她的提議「過於自由」。特朗普主張提高對外國商品的關稅,延長一系列減稅措施,將企業稅率從21%降至15%。他還表示,其可以通過提高石油和天然氣產量,進而達到大幅降低通脹的目的。

兩天後的8月16日,同樣在北卡羅來納州,哈里斯公開發表講話,對特朗普的經濟願景作出了回應,指出特朗普對進口商品徵收新關稅的做法將加劇通脹,相當於增加工薪家庭的支出。

哈里斯的經濟議程圍繞著「機會經濟」展開,重點放在降低生活成本上,計劃通過為窮人和中產階級提供補貼和稅收優惠來解決通脹負擔,其中包括為首次購房者提供2.5萬美元補貼,為數百萬美國人免除醫療債務,為處方藥設置費用上限,向新生兒父母提供為期一年的6000美元稅收抵免,恢復每個孩子3000美元的稅收抵免政策。哈里斯表示,她將打造的經濟體能讓「人人都可以競爭,並且真正有機會成功,無論是誰,無論在哪裡起步,都有機會為個人和子女創造財富。」

哈里斯還計劃調查和處罰違規的「大企業」,解決食品和日用品行業的價格操縱等反競爭行為,加大對哄抬物價的懲罰力度,尤其是日用品、汽油等生活必需品。哈里斯表示,她的提議旨在直接解決美國家庭面臨的經濟壓力,旨在更大幅度地抑制通脹壓力,並在食品、住房和兒童保育等領域提供即時救濟。「我將全心全意為中產階級創造機會,提高他們的經濟安全、穩定和尊嚴。」

和特朗普計劃降低企業稅相反,哈里斯計劃增加企業稅。哈里斯表示,超過2025財年預算的成本將「通過提高企業稅和富人稅」來抵消,計劃將企業稅率提高到28%。

經濟大考決定「鹿死誰手」

經濟問題往往是決定競選成敗的關鍵,今年降低物價已成為特朗普和哈里斯競選團隊經濟議程的重心,雙方都面臨一些問題。芝加哥聯儲主席古爾斯比(Austan Goolsbee)委婉表示,不要歪曲企業價格上漲和關稅對通脹的影響。

哈里斯承諾將努力推動美國歷史上第一個禁止食品價格欺詐的聯邦法案,一系列措施中包括授權聯邦貿易委員會對「過度漲價」的雜貨店處以巨額罰款。儘管古爾斯比不願明確評論哈里斯競選團隊的提案,但他表示,高價不能僅僅用企業的利潤動機來解釋。

特朗普承諾將全面提高所有進口商品的關稅,並表示這不會讓通脹升溫。對此,古爾斯比澄清了提高關稅所帶來的通脹影響:關稅不一定會導致長期通脹,但通過提高生產成本,它們確實會在短期內提高消費者價格。

哈里斯將自己的經濟計劃與特朗普的對比,稱特朗普誓要對別國徵收關稅,相當於「對日常用品和基本必需品徵收全國性的銷售稅」,這將「摧毀美國人」,特朗普的計劃將導致一個普通美國家庭每年增加開銷3900美元。

特朗普則表示,如果他擊敗哈里斯,將開放聯邦土地用於鑽探,簡化管道許可程序,並採取一些其他旨在降低物價的舉措。

從力度上看,哈里斯在打擊通脹上較拜登更積極。但也有批評者指出,擔任美國副總統逾三年的哈里斯似乎正在把造成通脹危機的「黑鍋」甩給企業,而不是無節制支出的政府。Gemini交易所聯合創始人兼總裁Cameron Winklevoss表示,通脹在雜貨商店裡很常見,但很多時候是由政府製造的。政客們通過印鈔製造通脹,將與通脹無關的公司妖魔化並歸咎於他們,以轉移人們的注意力。

無黨派非營利組織負責任聯邦預算委員會(CRFB)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哈里斯的計劃將導致美國十年內赤字增加1.7萬億美元。哈里斯競選團隊強調主要住房政策只會實施四年,如果這些政策永久化,新增赤字則為2萬億美元。

紐約大學法學院的稅收政策專家丹尼爾·赫默爾教授分析稱,哈里斯面臨兩難境地:一方面,美國財政正走在不可持續的道路上;另一方面,輸給特朗普的危機看上去要比財政危機更迫在眉睫。赫默爾認為,哈里斯是在做算術題——為搖擺州的幾十萬中產階級選民犧牲財政是值得的。

民調機構FiveThirtyEight的全國民調顯示,哈里斯目前的支持率為46.7%,特朗普支持率為43.8%。ABC新聞和益普索的民調顯示,哈里斯在登記選民中的支持率為49%,領先特朗普4個百分點。不過,未來誰能爭取到更多的搖擺州仍未可知,競爭十分激烈。

面對經濟議題上的相對弱勢,哈里斯調整了政策方向,以吸引中間選民,包括減稅、打擊通脹、提供購房稅收抵免等。申萬宏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表示,相比於拜登時期,哈里斯強化了對減稅、控制移民的主張。但綜合而言,哈里斯在民調上的領先優勢尚未突破統計誤差,搖擺州的格局仍將起到決定作用。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882c7152389ff7bf542aaff557c2c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