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納克:柏林圍牆修建者,「三重吻」配角,下台後俄羅斯不庇護

2022-08-11     張生全精彩歷史

原標題:昂納克:柏林圍牆修建者,「三重吻」配角,下台後俄羅斯不庇護

埃里希·昂納克是東德最後一位領導人,他長時間統治東德。他年輕時期三次蹲過納粹的監獄,然後卻有人說他在監獄裡叛變;他是柏林圍牆的建造者,同時又是希望開放國門,與西方交流合作的推動者。他當年與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的「激情之吻」在東德被長時間傳唱;但東歐劇變,當他逃到俄羅斯的時候,俄羅斯卻不願意保護他,讓他走投無路。那麼,埃里希·昂納克是一個怎樣的人,他最終的結局是怎樣的呢?

埃里希·昂納克年輕的時候,和所有那時候的進步青年一樣,積極地從事著反對納粹的鬥爭,三次坐過德國納粹的監獄。當然也是因為有這樣的光輝經歷,因此他後來才能成為東德的領導人。

東德雖然是華約的第二號成員國,但是東德的政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蘇聯的控制。埃里希·昂納克能成為東德的領導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蘇聯選擇的結果。

實際上,埃里希·昂納克由於年輕時期就參加反納粹的鬥爭,又長期蹲監,因此他的文化程度並不高,在治理國家上,並沒有太多的辦法。只不過他的做派,比較符合蘇聯的口味,因此獲得了蘇聯的認可。

一方面,東德的基礎比較薄弱,二戰後也沒有受到什麼援助。同時,蘇聯在和美國打冷戰的時候,把東德推上了戰爭的前沿,把東德往軍事工業上畸形發展。另一方面,西德在德國被分解前,本身的工業基礎就非常雄厚,又獲得了西方已開發國家的大力援助,因此西德的發展非常迅猛。這使得二戰之後,東西德的差距越來越大。東德民眾嚮往西德富裕的生活,因此不斷往西德逃跑。從1949年到1961年,至少有260萬東德人逃到西德。另外,還有一些波蘭人也通過東德往西方逃遁。

為了阻止這種逃遁,同時也把東德隔絕起來,阻絕消息,因此,埃里希·昂納克於1961年修建了長達167.8公里的柏林圍牆。柏林圍牆修建完成以後,大大地阻斷了這種逃亡的進程。從1961年到1989年,翻越柏林圍牆逃到西德的人僅僅只有5000多人。

東德沒有受到蘇聯更大的援助,不過蘇聯卻在努力地表現和東德深厚的兄弟情誼。尤其是在勃列日涅夫上台後,他創造了所謂的「三重吻」的禮節。這「三重吻」也就是在左臉頰、右臉頰以及嘴唇上分別親一下。當年勃列日涅夫和埃里希·昂納克的「三重吻」,還被製作成了大幅的宣傳畫,甚至被搬上了螢屏。儘管現在的人對「三重吻」進行了過度的解讀和嘲笑,但是當時這確實表達了蘇聯和東德緊密的兄弟關係和革命友誼。

當然了,雖然埃里希·昂納克修建了柏林圍牆,但是埃里希·昂納克之所以這樣做,更多的也是受蘇聯的影響,以及經濟無法很好發展起來的無奈之舉。埃里希·昂納克其實也知道,封閉國門對東德是非常不利的,他也在積極地想辦法開放國門,也與西方有一定的外交往來,文化上的交往更多。但是,畢竟東德受蘇聯的影響太大,蘇聯如果不發生變革,東德很難發生變革。

當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上台以後,他大力提倡「改革與新思維」,這種做法也同時在東歐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埃里希·昂納克也在那段時間頻頻出訪,與西德、法國等領導人見面,甚至還試圖訪問美國,最終沒能成行。

戈巴契夫的「改革與新思維」,在造成蘇聯震盪的同時,也讓東歐產生了極大的震盪。那時候東歐的政變可以說比比皆是。不過,東德相對來說,還比較平穩。之所以會如此平穩,與埃里希·昂納克的及時辭職有很大的關係。

埃里希·昂納克為什麼會主動辭職?

一種比較普遍的說法是,他最信任的國家安全部長米爾克在上台之初,就已經收集並掌控了埃里希·昂納克的眾多黑材料。作為埃里希·昂納克的親信,卻在背地裡收集自己的黑材料,這實在不仁不義。但是米爾克對外宣稱,他之所以這樣做,目的是為了自保。

這些所謂的黑材料中,最主要的,就有埃里希·昂納克在納粹的監獄裡,曾經出賣自己同志的福多羅娃的事跡。因為埃里希·昂納克被捕不久,福多羅娃就被捕了,不過,福多羅娃後來也被釋放了。而且,當埃里希·昂納克下台,人們對他在納粹監獄叛變的事情議論紛紛的時候,福多羅娃卻宣稱,她並沒有被埃里希·昂納克出賣。於是又有些人認為,這不過是「成王敗寇」的一種宣傳而已。當埃里希·昂納克被自己的安全部長米爾克逼迫下台以後,米爾克肯定要採用這種方式黑埃里希·昂納克。

埃里希·昂納克是在1989年10月辭職下台的,柏林圍牆則是在1990年6月被拆除。儘管柏林圍牆被拆除了,但是埃里希·昂納克卻因為柏林圍牆受到了審判。

埃里希·昂納克下台後,本來是想飛到蘇聯,尋求蘇聯的保護。但是蘇聯也正在動盪之中,「八·一九事變」發生後,上台掌權的葉爾欽宣稱不再庇護埃里希·昂納克,埃里希·昂納克不得不成為流亡者。當時包括朝鮮和敘利亞都宣稱願意接收埃里希·昂納克,但是埃里希·昂納克最終進了智利在東德的大使館。

然而,智利卻並沒有很好地庇護埃里希·昂納克,當西德宣布逮捕埃里希·昂納克的時候,埃里希·昂納克被遣返,接受西德的審判。

西德審判埃里希·昂納克的罪名,是他曾經下令槍殺192名試圖逃避翻越柏林圍牆的人。不過,這次審判最終又不了了之,原因是埃里希·昂納克身體健康狀況已經很差。確實,那時候埃里希·昂納克已經身患癌症,已經進入到了生命的晚期。

1993年1月,埃里希·昂納克飛到智利,與女兒及智利女婿團聚。1994年5月29日,埃里希·昂納克在智利去世,終年81歲。埃里希·昂納克就這樣過完他充滿爭議的一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80fc91bdd4f15d31d60e42ae03b823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