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維多利亞的孩子都跟父姓,為何菲利普的孩子跟自己姓不行

2022-10-04     張生全精彩歷史

原標題:老祖宗維多利亞的孩子都跟父姓,為何菲利普的孩子跟自己姓不行

菲利普和伊莉莎白女王訂婚時,由於囊中羞澀,連一枚像樣的戒指都買不起。幸好他的母親愛麗絲公主得知消息後,拆了一頂王冠的鑽石,才為他定製了一枚訂婚戒指送給伊莉莎白。

伊莉莎白女五接受菲利普的致敬

1953年6月2日,伊莉莎白的加冕儀式在威斯敏斯特教堂進行。只見26歲的伊莉莎白頭戴王冠,手持權杖,端坐在王位上。她的丈夫菲利普第一個向她下跪行禮,以臣子的姿態,向女王致敬並表示臣服。

其實,菲利普的出身也很高貴,他的父親安德魯親王是希臘國王喬治一世的第四子,母親符騰堡的愛麗絲公主是維多利亞女王的曾外孫女。不過,菲利普出生不久,就爆發了戰爭,菲利普的父親、身為第三騎兵團中校的安德魯參與了戰鬥。不過,就在希臘取得勝利的關鍵時刻,喬治一世被人暗殺,安德魯的哥哥康斯坦丁一世成為了新的國王。

緊接著一戰爆發,康斯坦丁一世由於迎娶了德皇威廉二世的女兒為王后,所以他在戰爭中保持中立。而以首相為首的大臣們卻支持協約國。由於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因此國王和議會決裂。在德軍潰敗之際,議會發生政變,康斯坦丁一世被迫遜位並逃亡國外。而安德魯親王則因在戰鬥中不聽指揮,被送上了軍事法庭,並被關押在雅典監獄,等待槍決。

最終,還是愛麗絲的娘家向他們伸出了援手,才救出了安德魯,把他們一家人帶到了英國,使得他們遠離了危險。

令人遺憾的是,生活的改變,讓安德魯變得毫無責任心。他很快拋妻棄子帶著情人遠走高飛。飽受生活重壓的愛麗絲,也因精神崩潰被送進了瘋人院。菲利普的三個姐姐,都被許配給了德國納粹軍官。因此,少年菲利普只能在歐洲王室輾轉,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直到他的舅舅蒙巴頓收留並撫養了他,並把他送到達特茅斯皇家海軍學校接受航海訓練,他才算安定下來。

菲利普也有自己的志向,他在海軍學校表現優異。二戰爆發後,他在戰場上的表現更是可圈可點,曾先後參加過克里特島戰役和西西里島戰役,並獲得了海軍勳章。二戰結束時,菲利普還在東京灣見證了日本投降的場面。直到1946年,他接到命令,才回到了英國。

天顏少年菲利普

多年後,菲利普對兒子查爾斯說,如果不是因為女王,我一定會在海軍生涯中有一番很好的成就!

的確,菲利普本身優秀又有戰功,蒙巴頓將軍又是他的舅舅,再加上國王又是他的表親,可謂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他要成功確實很容易。

可是,一場戀愛改變了這一切。

伊莉莎白13歲時就對菲利普一見鍾情。菲利普英俊高大,性格上也和那些乏味的貴族青年有很大區別。這讓伊莉莎白怎能不動心。儘管二戰爆發後,兩人要奔赴不同的地方為國家的勝利而努力,但兩人始終保持通信。

菲利普把和伊莉莎白的交往告訴蒙巴頓時,蒙巴頓立刻表示讚許,並鼓勵他一定要把好姑娘伊莉莎白追到手。

不過,伊莉莎白的父親喬治六世認為,菲利普除了有個好皮囊,幾乎一無是處。所以他反對這段戀情,甚至還自作主張地羅列了一份貴族青年名單,想以相親的方式,讓伊莉莎白和那些貴族青年接觸一下,改變伊莉莎白的想法。可是,伊莉莎白否定了父親的建議。

無奈之下,喬治六世只能給菲利普開出苛刻的條件,希望他能知難而退。比如,要求他放棄希臘王位繼承權;還比如,要求他改為母親的姓氏「蒙巴頓」。再比如,要求他改變宗教信仰,必須信仰英國聖公會等。

為了愛情,菲利普一一答應了老丈人的苛刻條件。最終,他和伊莉莎白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舉行了盛大的婚禮,開始了他的王室生活。

伊莉莎白女王和菲利普

查爾斯出生後,菲利普認為,查爾斯應該姓蒙巴頓。

這在英國,其實是很自然的事情。因為子隨父姓,是英國的優良傳統。但是他的老丈人喬治六世卻直接說,這完全是異想天開!

後來,安妮公主出生後,依然只能姓「溫莎」!

這可把菲利普憋屈壞了。他覺得身為一個男人,兒女居然跟老婆姓,這實在是太丟人了。不過喬治六世國王和伊莉莎白王后根本不在意他的感受,依然讓安妮姓「溫莎」。菲利普滿心不滿,卻也不敢造次,只能保持沉默。

菲利普的委屈還不僅僅只有這一點,1953年,伊莉莎白加冕成為女王時,由於王室成員不能參政,因此,菲利普不得不委曲求全,選擇退役,開始充當女王的照片背景板。

當然了,菲利普做出的犧牲,伊莉莎白是看在眼裡的。她沒有那麼霸道,因此對丈夫很心疼。為了安慰菲利普,她給了菲利普一個「三軍元帥」的榮譽頭銜。

然而,這在菲利普看來,簡直毫無意義。因為這是虛職,他根本不可能在軍隊中發揮什麼實際作用。對於他來說,最實惠的,莫過於讓孩子跟著他姓。

實際上,這種固執的做法,在英王室的歷史上,也不只是菲利普才有,整個歐洲王室都是這種感覺。為什麼這麼說呢?

歐洲王室通婚,是延續了數百年的傳統。在這些王室中不乏女性君主。嫁人的時候,她們往往採用「入贅」的方式,讓一位丈夫到她們所在的王室生活。

然而,即便入贅,也要遵循歐洲人「妻隨夫姓」的傳統。這樣一來,王室也因此會成為以夫姓命名的新王朝。

維多利亞女王和丈夫

比如有「歐洲祖母」之稱的維多利亞女王,她的丈夫就是德國王子阿爾伯特。

原本,在維多利亞女王時期,英國王室被稱為「漢諾瓦王朝」。但由於阿爾伯特的家族姓氏是「薩克森-哥堡-哥達」,所以等到他們的長子愛德華七世繼位後,英國王室就進入了「薩克森-哥堡-哥達王朝」時期。

既然歷史上一直是這樣乾的。因此,菲利普也理所當然地認為,「溫莎王朝」就應該改為「蒙巴頓王朝」。這不光能讓他在歷史上留下閃光的名字,而且也會讓蒙巴頓家族成為英國最顯赫的家族之一。所以,他才會執意要求給兒女改姓,並要求變更王室姓氏。

然而,就算喬治六世不在了,菲利普依然還是遭遇到了莫大的阻力,而這個阻力來自於伊莉莎白的祖母——瑪麗太王太后。

瑪麗太王太后

瑪麗太王太后為何要阻撓呢?

這就要說到她的丈夫喬治五世在位時面臨的困境。

一戰爆發後,儘管喬治五世宣布與德國開戰,但當德國打到法國的巴黎,眼看著就要打到英國來的時候,英國民眾仇德情緒非常高。連帶著他們也不滿英國王室。因為喬治五世的表哥就是德皇威廉二世,而且兩人的關係非常親密,再加上英國王室的姓氏是德國姓氏「薩克森-哥堡-哥達」,因此他們認為英國一開始的節節敗退,是喬治五世顧忌親戚關係的緣故。所以民眾嚷著要推翻英國王室的統治,英國政府也對王室不滿,落井下石想奪權。

在這種情況下,喬治五世為了讓英國王室重新獲得了民眾的支持和愛戴,才不得不委屈地把「薩克森-哥堡-哥達」改為「溫莎」,這樣才算保住了王室!

「溫莎」這個姓氏來得如此艱難,作為喬治五世妻子的瑪麗太王太后,怎麼會允許「溫莎王朝」改名換姓呢!

為了讓菲利普死心,瑪麗太王太后違背王室成員不得參政的規定,找到邱吉爾首相,要求他把「英國王室的子女必須姓『溫莎』」寫進了憲法之中。

瑪麗太王太后的做法,讓菲利普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他聲稱自己是一隻該死的變形蟲!並報怨說,在全英國,只有他是唯一一個孩子不跟他姓的父親。

這件事,也讓他和伊莉莎白之間產生了很大的矛盾,以至於他心安理得地四處尋花問柳,不光情婦的數量多達30多個,還有24個私生子。

為了緩解夫妻感情,伊莉莎白在瑪麗太王太后去世後,找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她宣布,英國王室的官方姓氏由「溫莎」改為「蒙巴頓·溫莎」,不過王室的稱號,仍舊保持「溫莎王朝」。

伊莉莎白讓步後,菲利普也沒有繼續再堅持更改王朝稱號。畢竟他的子女的姓氏中,終於也有了「蒙巴頓」。這對於他來說,也算是找補回了一點面子,所以見好就收。

從此後,菲利普依然和伊莉莎白以恩愛示人,做民眾的眼裡的模範夫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0e2243c22b92de1d3adc4438b9e5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