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美籍和終身教授榮譽,58歲姚期智辭職賣房:我要回中國培養人才

2022-08-23     正衛說生活

原標題:棄美籍和終身教授榮譽,58歲姚期智辭職賣房:我要回中國培養人才

姚期智

「人才之難萬冀一,一士其重九鼎輕。」

姚期智對於中國物理學界和計算機科學界而言,不僅僅是人才,其才華與胸懷「比肩」,當得起一句:真正的「士」。

雖孑然一身,尤勝過千斤重鼎。

就像楊振寧先生說的那樣:「我將姚期智帶回國,實則是替國家拐回來了一個寶。」

在成為學界之「寶」之前,姚期智便已經是聞名台灣大學校園的「學霸」。

1964年,二十歲的姚期智成功獲得台灣大學物理學士學位。

少年意氣風發,脫下學士服之後,便按照台灣省的規定,自願去部隊服兵役。

「等期智服完兵役之後,便去哈佛攻讀博士去吧。」

當年的留學「熱潮」絲毫不遜色於當下,而大多出國留學的學生無不是學校「翹楚」。

面對這些人才隊伍,母校師長的態度都是相當矛盾。

姚期智

從學術深造,提高學生專業能力的角度而言,放他們出國留學,是最好也是最必要的選擇。

但怕就怕在,這些被國家和母校悉心培育的優秀學子,在接觸到海外的繁華和誘惑之後,一去不復返。

畢竟這樣的例子從來不少。

姚期智清楚身邊人的想法,卻沒有給出什麼所謂的承諾。

在他看來,不久之後的美國之行只是為了學術。他心中牽掛且深愛著的,只會是中國這片故土。

收拾好行囊,姚期智滿懷鬥志地踏上了異國他鄉的求學之旅。

1972年,姚期智如願獲得哈佛大學的物理博士學位。年紀輕輕便有如此成績,國內外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好他,將他當做物理學界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

姚期智在演講

姚期智卻並沒有因為旁人的讚譽和追捧而迷失自我,反而覺得「學無止境」,希望能夠開拓新領域的知識。

正在他糾結下一步該拓展什麼專業以外的學術研究時,一個名叫儲楓的姑娘出現了。

她是麻省理工計算機系的博士生,是個聰明且漂亮的華裔女孩。

俗話常說理工男多是「直男癌」,不懂愛情。可姚期智卻在看到儲楓的第一眼,便領會了愛情的「真諦」。

優秀的人總是更容易走到一起,沒過多久,兩個人便戀愛了。

姚期智陪著儲楓在校園裡散步,落葉鋪滿寂靜的小路,顯得格外唯美浪漫。

只是兩個學霸的對話卻沒有那麼「詩情畫意」。

「你是說如今整個西方國家,尚且沒有完全普及計算機?」姚期智從女友的話中聽出了「玄機」。

姚期智

儲楓點頭:「正是,如今整個美國,或者說整個世界的計算機人才都是稀缺的。」

這一句好似一道「電流」,從姚期智的腦海中快速划過。他忍不住生出一個想法來,既然計算機行業如此人才短缺,他何不抓住這個機會呢?

他覺得,這會是打開新世界大門的一把「鑰匙」。甚至有可能影響,或改變這個世界。

說干就干,姚期智二話不說便又考入了伊利諾大學計算機系。

在其他學子還在為學分績點,或專業考核而苦惱的時候。姚期智已經「大刀闊斧」地開始了自己第二個學科的博士生涯。

尤其姚期智還是個「較真」的人,既然決定了要攻讀計算機專業,那便必須堅持做到最好。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姚期智在計算機的學習路上越走越遠,興趣也越發的濃厚。

意識到自己在喜愛的專業上「變了心」,姚期智當機立斷,乾脆直接改變了自己的專業方向。

姚期智

從主攻物理,輔修計算機,變成了全力攻讀計算機。

要知道,姚期智在物理學上的成就不俗。他的老師,也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格拉肖更是對他予以厚望。

不得不說,姚期智當真魄力十足。

畢竟放棄自己多年專攻,且已經有所成就的專業,踏進另外一個全新的領域,不僅僅需要智力和愛好。更需要十足的勇氣和無畏的探索精神。絕非一般人隨意便可以做下決定的。

偏偏姚期智這樣做了,甚至還成功了!

不過短短兩年的時間,他便獲得了美國伊利諾依大學計算機科學的博士學位。

博士畢業之後,他因為成績優異,能力突出。而被麻省理工學院、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頓大學等世界頂尖學府爭相聘任。

姚期智

最終,姚期智的身影先後出現在了這幾所大學的課堂之上。彼時的他,儼然可以稱得上計算機領域國際頂尖的學者。

自此之後,世界計算機界多了一位名叫姚期智的中國專家。

除了日常教學,姚期智還堅持專注計算機理論和應用研究。他創建了理論計算機科學的重要次領域,並且奠定了現代密碼學基礎。

在科研進程當中,昔日線路複雜性、計算幾何、數據結構及量子計算等領域的開放性問題被他賦予了答案,因此建立起了一個全新的研究典範。

到了2000年,姚期智經過了種種推演驗證之後,為密碼學與通信複雜度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他也因此被授予了榮膺圖靈獎。

在學界,圖靈獎素來有「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之稱。所以能夠獲得如此獎項的科學家寥寥無幾。

姚期智

姚期智此次獲獎,激起了全國,乃至全球的瘋狂報道。畢竟他是圖靈獎創立以來首位獲獎的亞裔學者,更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獲得此等殊榮的華裔計算機科學家。

因為興趣接觸了計算機,本以為只是一場學霸自我調節的「玩鬧」。誰曾想,卻直接開創了計算機界的一紙「傳奇篇章」。

美國更是將姚期智評選為了國家科學院院士,一時之間,地位超然,待遇優渥。

看著他在美國混得越發「風生水起」,所有人都覺得,他往後餘生多半是要留在美國了。

畢竟那是他學習,工作了三十多年的地方。更何況他還在那裡成了家,他的生活重心,工作重心,全部都在美國。

就在大家都這樣以為的時候,姚期智再次打了眾人一個「措手不及」。

雖然離家數十載,可在姚期智的心中,他始終是個中國人,他的「根」也一直在中國。

姚期智在課堂講課

當年赴美留學的時候,他便在心裡埋下過一顆「種子」。只等著將來有一日,可以把自己一身所學報效給國家和同胞。

最初的時候,國內的計算機領域的技術和應用相當落後,甚至可以說「一片空白」。

因此國際上常常有人因此對中國「拿捏」姿態,可在姚期智看來,中國並不比任何一個國家差。

所以他在美國的那些年來,時刻密切關注著國內的科學發展。每每聽到國內有重大研究成果和發現的時候,他便振奮不已。

既驕傲,又傷感。

驕傲是為了國家的進步,傷感是為著自己不能「陪伴」國家一同進步。

姚期智太清楚中國當時的「短板」和「痛點」。相對於早早便進行科技革命的歐美國家而言,中國的計算機學科完全處於「萌芽」階段。

姚期智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在整個科技革命大洪流之下,中國必須抓住機會,迎頭趕上。所以為中國培養出一批優秀的計算機人才隊伍,是至關重要且刻不容緩的。

2002年的時候,姚期智從美國飛往北京,特意在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成立了一個講席教授組。

他主動召開講座,為清華的學子們教學。期盼著能從中國的最高學府當中,培養出最優秀的計算機人才。

因此,只要有機會,姚期智便會從美國返回到國內。穿過大洋彼岸,給清華的學子們帶去最前沿的計算機研究知識。

與此同時,姚期智還專門調動個人資源,廣泛召集國際上各大知名的計算機領域的華人科學家們。

讓這些同樣身在國外,心繫祖國的大師專家們去清華授課。他們的想法很簡單,為國家科學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到了2004年,姚期智經歷了兩年兩國奔波的日子,覺得這樣很不便利。

不僅不便於出行,還不便於教學。恰好此時,楊振寧先生向姚期智發出了回國去清華任教的邀請。

姚期智

他覺得心底的中國情結一下子濃厚到了極點,根本來不及深思熟慮,姚期智便果斷作下了那在心底期盼已久的決定——回國。

臨行之前,美國的學界好友和政府領導極力挽留他。

他們不能理解。

姚期智除了是圖靈獎獲得者以外,還兼任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計算機協會會士、美國科學與藝術學院外籍院士和國際密碼協會會士……

總而言之,他留在美國,作為整個領域最頂尖的科學家,完全可以享受最高等的聲望與財富。

姚期智卻沒有解釋。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似乎在每個中國人心中都隱藏著一份「沙場熱血」。

姚期智

無論身在何處,長在各方。只要祖國「一聲令下」,便枕戈待旦,時刻準備著「衝鋒陷陣」。

而如今,便是祖國需要他的時候。清華的校園,便是他接下來要奔赴的那片「疆場」。

無論旁人如何勸阻,58歲的姚期智都毅然決然的辭去了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執教。

將在美國的房子賣掉之後,姚期智便歸心似箭,馬不停蹄的回歸到了祖國的「懷抱」。

2005年,姚期智籌建了「清華學堂計算機科學實驗班」,也即人們常稱的——「姚班」。

這些學生都是從理工科專業中挑選的優秀學子,可以說是當時全國最頂尖的「學生班子」,姚期智打算重點培養這樣「種子選手」。

姚期智

面對姚期智的做法,社會上出現不少反對的聲音,他們覺得這種精英教育,不適用於中國的教育體制。

姚期智卻並不理會,或者也可以說除此之外,根本沒有其他的辦法。

「與世界其他一流大學相比,我們已經落後了很多。時代根本不容許我們慢慢來,所以我們必須要在最短時間內,培養出一批高質量的人才。」

為了培養出優秀的計算機人才,姚期智煞費苦心,日夜操勞。

從制定教學計劃到設計授課課程,他全部親力親為。他本人更是一下子兼任了6門課,凡事無有不盡心的。

即便如此,姚期智還覺得自己做的不夠。他覺得僅僅他一個人,根本不足以教育出眾多的優秀學子來。

所以他多番奔波邀請名師。

最終在他的努力之下,圖靈獎、奈望林納獎、哥德爾獎獲得者等頂尖學者、大師相繼走進了「姚班」的課堂。

為了拓展學生的思維,接觸到更多國際上的聲音。姚期智還鼓勵學生們「走出去」。

姚期智

「姚班」的學生在讀書期間,需要參與聯合培養、出席國際會議和出訪交流。

可以說,每一個學生都不只一次走出國門開拓眼界。他們所學到的知識不再僅僅停留在課堂,停留在國內,而是有了更大更多樣的舞台去「展示」。

十年育樹,百年育人。在姚期智的辛苦栽培之下,無數的「姚班」學子成功長大「成材」。

2018年,是「姚班」首屆學生的畢業10周年。

當初那些受教在姚期智手下的學生們,如今都已經成長到了令世人矚目的地步。

「姚班」的首屆學生樓天城,開創了自動駕駛創業公司小馬智行。他還被譽為中國大學生計算機編程第一人,是整個程式設計師圈子的「教主」。

另外,印奇,唐文斌,楊沐作為當初的「姚班三傑」。在校期間便成績優異,畢業之後更是開創了AI獨角獸曠視科技。

姚期智

三個人主攻AI行業,如今已經是行業中的新起之秀。

所有的學生,或是在學業上有了進一步的深造,或是在事業上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總之,截止到2019年。「姚班」一共送走了三百六十多名畢業生。每一個學生,都替自己交上了最滿意的「答卷」。

這樣的成功,讓圖靈獎得主、美國康奈爾大學約翰·霍普克羅夫特都忍不住讚揚。

姚期智

「這裡擁有最優秀的本科生和最優秀的本科教育。」

事實證明,中國的「土壤」同樣可以開出璀璨的「科學之花」。而將這些「種子選手」成功培育出來,其中最大功臣,無疑是姚期智。

他是「功臣」,可他的「功績」又不僅僅局限於此。

姚期智作為世界計算機領域的領軍人物,放棄各種優越的福利回國。他除了在清華任教之外,還被委任為了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的管理者。

姚期智

在他推動之下,交叉信息研究院「遍地開花」。

北京、南京、西安等地先後擁有了設立研發機構和非盈利組織。眾多優秀青年在他的號召之下支持產學研一體化、人工智慧技術最終得以落地。

姚期智的歸國,填補了中國計算機領域的人才「漏洞」。他辛苦培育出的學生隊伍則進一步壯大了計算機人才隊伍。

同時這些學生,發表各種論文,創立各種科研項目……進一步填補了中國計算機領域的內容「漏洞」。

循環往復,生生不息。中國的計算機科學一定能走向下一個「巔峰」。

正如姚期智自己所說的那樣:「已經到了收穫的季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7b4738f613dbf419b0745cd96d7e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