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著名網絡營銷專家薛立新導師:良好學習習慣讓孩子終身受益

2019-10-17     中國企業發展

塗昊,2004 年安徽省高考理科第一名。塗昊的母親徐智明是安徽合肥某區科技局副局長,父親在一家媒體任總編。 在這樣一個寬鬆、民主的知識分子家庭里,塗昊受到了很好的早期教育。 塗昊的父親認為,塗昊能取得今天的成績,學校和老師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他自己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也與良好的家庭教育分不開。 對於孩子的成功,塗昊的父親從家庭教育的角度談了他們是怎樣培養和教育孩子的。

良好學習習慣:專心+恆心+責任心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是可以讓孩子終身受益的事。 在這方面我們主要是從三個方面進行培養的。

首先是要求他學習專心。 不論做什麼事,都要一心一意,不要這件事沒有做完,又去想別的事,干別的事,結果什麼事也干不好。 從小我們就有意識地訓練孩子,認字的時候,每天10 個字認完了,你可以玩,讀書讀多長時間,你可以玩,玩玩具的時候,你也專心地去玩,家長不去干涉,長此以往,使孩子養成了做事專心的習慣。 孩子高中的班主任就說他是學就學得專心、玩也玩得開心的一個學生。 正是因為專心,學習時,哪怕家裡來人,或我們看電視,他都可以做到精力集中,因而學習效率非常高。

第二個方面,就是要求他學習要有恆心。 我們經常教育孩子,學習對一個人來說,是一件長期的事情,特別是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世界中,要求每個人要終身學習,才能適應各方面對你的要求。 記得孩子小學時,帶他學電子琴,剛開始學時,勁頭較高,但一段時間後,每天要反覆彈奏那些練習曲,他覺得非常枯燥。 而且每個星期中都有一天,放學後就要趕到電子琴培訓班,晚飯要等到學電子琴結束後才能吃,一般比平時要晚1~2 個小時,另外,還要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所以,學琴期間他曾幾次提出能不能不學了。 但我們考慮,雖然電子琴只是作為一項業餘愛好,但既然已經學習,就要儘量堅持學好,不能隨意中斷,就讓他堅持下來,經過幾次這樣的反覆和我們的堅持,他學了兩年多,直到小學畢業,獲得了電子琴五級證書。 從這件事上,我們體會到,鍛鍊和考驗孩子恆心的時候,往往更重要的是鍛鍊和考驗家長的恆心。 就拿學電子琴來說,家長也是很辛苦的,下班後就要趕去陪孩子學琴,餓著肚子,不論颳風下雨酷暑嚴寒,也是需要恆心和毅力的。 特別是在孩子恆心和毅力動搖時,如果家長再不堅持,事情很容易半途而廢。

第三個方面,就是要求他學習要有責任心,要把學習作為自己一種責任來完成。 讓孩子知道,學習是自己今後生存、生活、立足社會的最基本需要,是自己的事情,不是家長的事情,也不是老師和其他人的事情,使他對學習有一種責任意識和主動精神。 上小學時,老師都要求家長給孩子的作業簽字,我們對孩子說,簽字可以,但我們不幫你檢查作業,作業的對錯要由你自己負責,不要依賴大人,從而養成他從小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而且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孩子做作業,我們從來不在旁邊陪同或監督,都是他做他的作業,我們干我們的事,也就形成了他獨立學習的習慣。 當孩子一旦把學習作為自己的一種責任時,他學習的主動性就強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7Tx4G0BMH2_cNUgpRT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