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有名,卻最不為人知的藝術家:每個人都知道她的名字,可沒有人知道她做了什麼。
就算約翰·藍儂這樣描述她,大眾似乎仍然不願意看見婚姻之外的小野洋子,「列儂的第二任妻子」就是她身上最顯眼的標籤。
幾乎沒人在意她還是詩人、導演、音樂家、先鋒藝術家,對激浪派產生過重要的影響。我們都知道,沒有披頭士,沒有約翰·列儂,小野洋子依舊是小野洋子——一位真正的先鋒藝術家。
約翰·列儂與小野洋子
她從事前衛藝術,在 31 歲、33 歲、70 歲時,三次演出《切片》(Cut Piece),邀請觀眾拿剪刀來隨意剪下一塊她的衣服,直到無一物可蔽體為止。
她拍攝實驗電影、創作先鋒音樂、參與社會活動,在冷戰鐵幕森森的 70 年代,作為反戰的藝術家活躍在在大眾的視野中,反對戰爭、歧視,宣揚愛與和平,同時不斷在訪談節目中批評種族主義和性別主義。
她寫詩,用文字擊碎慣性、常理,和聚集在人們頭腦里的定式。威尼斯雙年展因小野洋子「對語言藝術的革命性突破」,決定授予她終生成就獎(金獅獎)。
小野洋子在進行《切片》演出
「每天有一千個太陽升起,由於思維定式我們只能看見一個。」
「 風的年齡是比阿爾卑斯山老三百年,比海年輕一天。」
在詩里,她就像一個喜歡惡作劇的頑童,讓文字躍動著,擊碎人們現有的世界觀。小野洋子帶我們看到頑童的世界,讓人忍不住想跟她一起跳出固著單一的思考,直到看見那另外九百九十九顆太陽。
那麼就現在,趁天光正亮,趁霞光正好,趁啤酒還冰,趁比海年輕一天的風還在吹,我們就歡笑吧,把這來自朋友的氣息壓縮、過塑、真空保存起來,在未來的每一場雨天,都能拿出來看看。
購買單向歷 2022
限時特惠
「單向歷·視頻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