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節將至,別忘「吃3樣忌3樣」,寓意:驅除霉運,家人多福多壽

2023-11-27     簡食記

原標題:下元節將至,別忘「吃3樣忌3樣」,寓意:驅除霉運,家人多福多壽

下元節,中國傳統節日,為農曆十月十五,亦稱「下元日」、「下元」。

根據中國古老的黃曆推算,冬至逢戊日為下元節,也就是在陽曆(公曆)11月18日前後。下元節這一日,水官下降各家各戶為民解厄。

舊時,每逢下元節前夕,人們都要備好伺侯、香燭、油燈,再補一些供品如:豆芽豆包、饅頭、豆腐等素食,來到自家中水缸前焚香祭祀,然後把檐口受了日曬雨淋的「眼光燈」也取下來。所謂「天事恆出」,在下元節之夜,人們會備辦妥當供品,焚香祀禱,再虔誠地對著香爐鄭重的訴說自己的心愿。

人們相信:只要自己心誠則靈,神靈也會給自己實現願望的機會。

雖然說下元節並非一個公眾的節日,但是它的存在由來已久,在中國已經有千年的歷史。下元節的來歷與佛教有關,道教也有相關的記載。其中有兩種說法。

一說下元節為農曆十月十五,此時為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下元節(十月十五),亦稱「下元日」、「下元節」。下元節的來歷與佛教、道教有關。

道教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為農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下元節,就是水官解厄暘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謂是日。

一說下元節源自道教三元說:道教演衍出天、地、水三元,分別代表玉清境真道、上清境玄道、太清境仙道。而太上老君是道教的始祖老子所化身。因為老子姓李名耳,所以道教又稱為李教。從唐代開始就在老君誕辰日舉行建醮活動。

又因十月十五是水官解厄降福之日,故中元活動規模很大。在這一天要「陳設香花燈燭進行祭拜冥府之神和祖先亡靈。」

不管哪一種說法更貼切,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下元節是一個與道教和佛教有關的節日。在這一天,人們會通過祭祀和祈願的方式來表達對神靈和先人的敬意和紀念。下元節快到了,別忘「吃3樣忌3樣」,寓意:驅除霉運,家人多福多壽。

「吃3樣」

第一種食物是糍粑。糍粑是用糯米飯製成的,是一種柔軟、香甜的糕點。下元節期間吃糍粑的習俗與古代人民對於豐收的慶祝有關。糍粑象徵著豐收和團圓,是下元節必備的傳統食物之一。

第二種食物是麻腐包。麻腐包是一種以芝麻和糯米製成的包子,外皮白凈且略帶透明感,內部餡料色白細膩、口感鮮美。麻腐包的製作過程非常繁瑣,需要選用上好的糯米和芝麻,經過多道工序精心製作而成。在下元節期間吃麻腐包,既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尊重,也是一種寓意吉祥、祈求平安的方式。

第三種食物是豆皮。豆皮是一種以黃豆為主要原料製成的食品,具有濃郁的豆香味。在下元節期間,人們會製作豆皮並分發給親朋好友,以此來表達對彼此的關心和祝福。同時,豆皮還具有驅寒暖身的功效,對於寒冷的冬季來說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忌3樣」

1:忌穿紅戴綠。雖然紅色和綠色在中國文化中代表著吉祥和好運,但是在下元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人們認為紅色和綠色會與鬼神相衝,會帶來不好的運氣。因此,在下元節這一天,最好避免穿紅戴綠,以示尊重和敬意。

2:忌晚上出門。下元節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祀亡魂的日子,人們會在家中進行一些祭祀活動,以紀念先人和亡魂。因此,在下元節這一天,最好避免在晚上出門,以免遇到不幹凈的東西或者受到驚嚇。

3:忌打破東西。在下元節這一天,人們會特別小心,避免打破東西,因為這被認為是不吉利的。如果打破了東西,最好立即用紅紙或者黃紙把碎片包起來,並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以示吉利和平安。

下元節是一個特殊的節日,人們在這一天會進行一些特殊的活動和儀式,也有一些忌諱和注意事項。了解這些忌諱和注意事項,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度過這個節日。

我們生活在一個複雜多變的世界中,面臨著種種挑戰和困難。但是,只要我們堅守內心的信念和夢想,就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實現自己的價值。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只有經過風雨的洗禮,才能看到彩虹的美麗。讓我們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標,為自己的人生書寫一個精彩的故事。加油,陌生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5c6730162e67356d0ed2f6172ee92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