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本文大概1800字,讀完共需5分鐘
作者張燕玲系中行原副行長,本文刊於5月26日新華財經。
未來應從機制建設、指標設置、技術標準、項目驗證、獎懲措施、對金融機構考核等方面,構建適合我國國情和經濟發展階段的轉型金融。
「綠色金融以支持低碳經濟活動為主,而轉型金融的涵蓋範圍更廣,除與氣候及環境相關的融資活動,也包括與經濟、社會、人文、健康等多維度可持續發展目標相關的融資活動。在當前的實踐中,轉型金融更側重幫助高碳排放領域的實體或經濟活動向低碳排放轉型。因此,轉型金融的出現將豐富綠色金融的內涵,與之形成互補,為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萬里智庫高級研究員、中國銀行原副行長張燕玲在接受新華財經專訪時如是說。
張燕玲認為,較之綠色金融,轉型金融更具有靈活性、針對性和適應性,可以更大範圍、更大規模滿足經濟能源結構轉型,特別是聚焦電力、石化、化工、鋼鐵、交通等重點傳統「碳密集」領域轉型的資金需求,支持碳密集和高環境影響經濟活動沿著清晰的路徑向低碳和零碳過渡。
張燕玲說,由於綠色金融的條件要求嚴苛,國內外部分銀行或投資機構選擇簡單地對煤電等相關產業進行融資限制。然而各國實現低碳轉型的基礎、條件、路徑和目標不盡相同。在歐洲,目前碳密集、高環境影響的工業企業、行業和經濟活動相對較少,所以對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的要求更嚴格,更多遵循巴黎協定要求。而我國作為新興市場大國和國際製造業中心,有大規模的碳密集、高環境影響產業、企業和經濟活動,同時在能源結構中煤炭的占比較高,在推動社會經濟實現低碳轉型的過程中,背景、路徑和階段性目標與歐洲都有很大區別。如果繼續採用這種簡單化的金融「減碳」做法,對高碳企業轉型發展、對整個經濟的平穩運行、對社會就業等都十分不利。因此,轉型金融更適合中國國情,將對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兩方面的重要支撐。
一是為我國能源結構轉型提供時間窗口。2021年我國原煤產量、消費量均超40億噸,同比分別增長5.7%和4.6%,增長趨勢仍未被打破。在當前全球能源緊張、地緣政治複雜的大背景下,貿然大幅壓縮煤炭產出和消費,或實施嚴格的綠色金融政策,會加劇國內能源價格波動,影響電力供應和經濟社會穩定。但如果不轉型,很難實現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目標。通過轉型金融,向煤炭、火電等企業有條件地提供轉型資金,以金融手段引導促進其加快技術升級改造,在保證能源供應的同時,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為能源結構轉型爭取更多時間。
二是支持製造業低碳轉型,幫助其保持競爭優勢。我國作為製造業大國,承擔著世界工廠的職能,但碳排放金融化後將逐步增加製造業成本,制約製造業發展。推進轉型金融有利於製造業通過發行轉型債或使用轉型貸款降低融資成本,並積極通過技術、流程等創新向低碳轉型,保持並提升我國製造業的優勢地位。
據張燕玲介紹,近年來全球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增長強勁,發行人涉及電力、鋼鐵、水泥、建築等多個行業。目前,國際上主要通過兩種金融機制為轉型活動融資。一是允許碳密集型行業發售指定用途債券(Use-of-ProceedsBonds),二是允許企業發行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Sustainability-LinkedBonds,簡稱SLB)。SLB著眼於未來,允許企業發債籌資,前提是其承諾在既定時間內實現具體的可持續發展指標及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目標,未達到這些目標會導致對發行人不利的債券條款調整。
整體看,發行SLB更加普遍。2020年9月,巴西金魚漿紙集團(Suzano)成為全球首家在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指南框架內發行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的公司,這個債券也是新興市場的第一隻轉型債券,目的是幫助該公司實現碳中和並最終實現負碳排放目標。該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發行規模7.5億美元,期限10年,票面利率3.95%。巴西金魚漿紙集團必須實現其設定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即到2030年將碳排放量減少15%。如果未能實現這一目標,將導致上述債券的票面利率一次性增加25個基點。
目前,我國在轉型金融方面正在迎頭趕上,企業和金融機構均積極通過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等金融產品融入資金支持低碳轉型項目,已形成一定市場。
張燕玲建議,未來應從機制建設、指標設置、技術標準、項目驗證、獎懲措施、對金融機構考核等方面,構建適合我國國情和經濟發展階段的轉型金融。她說,轉型金融通常與發行人或發行人層面的具體企業績效相關聯,需要推出更多的問責制並提高項目運行透明度,從而降低「漂綠」風險,有效落實高碳行業低碳轉型的環保效益,並建立人們對高碳產業綠色轉型能力的認可與信心,提高轉型金融市場的可靠性。
//人大重陽
// /
RDCY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成立於2013年1月19日,是重陽投資向中國人民大學捐贈並設立教育基金運營的主要資助項目。
作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人大重陽聘請了全球數十位前政要、銀行家、知名學者為高級研究員,旨在關注現實、建言國家、服務人民。目前,人大重陽下設7個部門、運營管理4個中心(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來,人大重陽在金融發展、全球治理、大國關係、宏觀政策等研究領域在國內外均具有較高認可度。
掃二維碼|關注我們
微信號|rdcy2013
新浪微博|@人大重陽
我知道你「在看」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