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勤:「團結」比金子更重要——「霸權」,「強權」,「仁權」

2022-06-24     人大重陽

原標題:劉志勤:「團結」比金子更重要——「霸權」,「強權」,「仁權」

作者劉志勤系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

金磚國家峰會的舉行,對當前紛亂的時局具有特殊意義。

第一個重大意義,就是金磚國家峰會議題就是集中在經濟合作和經濟互補領域。和美國的西方國家不同,他們組織的各種聚會就是拉圈子,建立小團伙,以某些國家為敵。美國最近搞的「印太經濟框架」,表面談經濟,實際是個政治同盟,搞了與美國「志同道合」者進入美國劃定的「框架」,目標只有一個就是遏制,限制中國發展,它和「金磚國家」開放合作的機制完全不同,後者就是一個心眼,加強各國之間的合作,推動多邊主義,實現「共同發展」的目的。

第二個重大意義,就是彰顯「團結」的重要性和它的價值影響力。

在現在這個時代,沒有什麼比「團結」更重要,更珍貴的東西了。沒有「團結」,就沒有發展。而美國和西方國家最害怕的就是發展中國家的「團結」,這不僅僅是因為「團結就是力量」,而最主要是美國和西方無法利用各種藉口挑撥離間,撥弄是非,製造分裂,而對發展中國家實行「各個擊破」,「分而治之」的目的。

所以,「團結」是「金磚國家」和所有發展中國家必須遵循的生命線。

我們所說的「團結」是發展目標,發展意志上的「團結」。這個「團結」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一致」。各國不一定在所有問題上必須「一致」,各國依然可以保留自己確定的發展路線,政治體制,和經濟政策上的各自特色,保持百花齊放。但是在維護世界和平,國際秩序,尊重各國主權領土完整等各國核心利益共同點則需要「團結一致」,共同反對美國和西方國家推行的「實用主義」和霸權政策。

「團結協作」是對金磚國家關係最好的詮釋。

「金磚國家」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豐富的天然資源和各自的技術優勢,而龐大的市場則是決定世界經濟發展走向的關鍵因素。最近在美國和西方國家居高不下的高通脹,還沒有傳染的金磚國家內部,就證明「金磚國家」有著天然的免疫力,這和金磚國家之間的緊密「團結」是分不開的。

目前世界政治出現了「三權鼎立」的現象:美國的「霸權」,俄羅斯的「強權」,和中國的 「仁權」,或將世界形成不同的格局,為未來的世界發展塑造了不同的模式。

美國和西方的「霸權」,雖然面臨衰退威脅,但是依然具有一定的破壞力。美國和西方不斷地把其它國家立為最大威脅,恰恰是導致它們自己不斷衰落的主要原因,因為它們的最主要敵人,是它們自己。可惜它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奉行「霸權」者,總想當「霸王」,「霸主」,對別人指手畫腳,個人意志大於天,所以極不得人心,容易引發眾叛親離。

俄羅斯用「強權」回應美國和西方國家的「霸權」,至少可以讓美國和西方國家知道,現在的時代已經變了,依靠一個國家獨霸天下的時代已經不存在了。歷史經驗證明,當某一個「霸權」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國際上一定會湧現「群雄爭霸」的局面。在美國和西方國家的高壓「霸權」大棒之下,俄羅斯做出了「強勢」反應,用「強權」維護受到「霸權」傷害的利益。

但是,「強權」很容易滑入「霸權」的泥坑,因為它們之間有一種藕斷絲連的聯繫。處理好「強」的邊界效應,規避「霸權」的影子,「強」而不「霸」,需要政治家極其高超的智慧和能力。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敢於明確宣布,即使中國真正強大了,也絕不稱霸 !

中國言而有信,說到做到!當然,六十多年以前,我們發出「永不稱霸」的誓言時,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信以為真,都在認為那不過是中國的豪言壯語而已。

然而,現在的中國真的變強變富了,世界上卻有人開始不安,開始挑事了,中國威脅論,就此而生!

他們忘記了,中國之所以敢宣布「永不稱霸」,是因為中國的理念基因一直以「仁義」為其支柱。

中國一直遵循的是「仁權」(如果一定要用一個詞來區別與「霸權」和「強權」的不同),是中國數千年來堅持的發展理念。中國的「仁義」理念從來沒有威脅到任何國家,沒有傷害如何文化,求同存異,共同發展始終是中國哲學和發展的核心價值觀。中國的「仁權」,從來不會成為什麼國家的敵人,更不會影響和傷害遠在萬里之外的美國的發展。

在這次金磚國家工商界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四個發展理念,就是中國「仁權」的最好寫照,中國的「仁權」,實現的「仁政」,是造福人民和世界的最大貢獻。

這四個理念就是:

「團結協作」;「守望相助」;「同舟共濟」和「包容並蓄」。

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的「仁權 」,「仁政」比其它更有生命力,影響力和凝聚力 !中國以「仁」召感天下,永續不衰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4cbed20076c3df027fe103d02536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