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汽車召回:五菱召回60萬輛,新能源車特斯拉召回最多

2022-07-12     消費者報道雜誌社

按:你們是怎麼看待汽車召回的?

汽車召回,在輿論中總是充滿爭議。一方面,有人會認為這是汽車企業生產質量不合格、存在安全隱患產品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有聲音認為這是相關車企主動承擔過錯,為消費者解決問題的表現。

無論如何,汽車召回工作都是一種補救措施。對於消費者而言,汽車召回工作涉及哪些品牌、車型、召回原因和解決措施,無疑都會成為關注的焦點。

為此,《消費者報道》對2022年上半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產品缺陷中心公布的汽車召回信息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力求為消費者帶來完整、全面的召回數據報告,也為相關企業的產品生產和售後工作提供參考指引。

召回概況:

自主品牌數量最多,德系品牌召回71萬輛

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產品缺陷中心共發布79條國內乘用車召回公告,召回車輛總數達254.2萬輛。需要注意的是,此次數據分析並未將商用車、摩托車、汽車配件等的召回計算在內。

從品牌國別角度分析,自主品牌召回數量最多,達到79.9萬輛,占比31.4%。德系品牌緊隨其後,達到71.3萬輛,占比28.1%。日系品牌位居第三,有50.4萬輛上榜,占比19.8%,美系和韓系品牌召回數量也均超過20萬輛。

從品牌角度出發,召回數量最多的品牌是五菱,豐田(含雷克薩斯)次之,奧迪、特斯拉奔馳分別位居第三、第四和第五位。

從車型來看,五菱宏光S召回最多,奧迪Q5L次之,召回數量前十位的車型中豐田車型獨占三席。新能源汽車方面,特斯拉Model 3Model Y召回數量包攬前二位,保時捷Taycan和奔馳EQC均召回超過1萬輛。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召回問題方面,安全功能,座椅、發動機、變速箱、電機涉及問題等占比較高,車輛信息不一致等「低級失誤」也有出現。

召回措施方面,多個品牌使用OTA遠程升級召回,表明汽車召回措施將會更加智能化和多元化。

品牌分析:

五菱數量最多,豐田召回近50萬輛

在254.2萬輛召回車輛中,頭部品牌成為絕對「主力」。

2022年上半年,五菱召回超過60萬輛汽車,豐田(含雷克薩斯)召回近50萬輛汽車,奧迪召回超過46.5萬輛汽車,特斯拉召回超過27.5萬輛汽車。

奧迪召回超過45萬輛奧迪Q5L車型,占奧迪上半年召回車型數量的97%。其他豪華品牌中,路虎召回數量超過3萬輛,涉及攬勝運動和發現運動等車型。保時捷也召回近1.5萬輛汽車,涉及Taycan、卡宴等車型。

奧迪Q5L(來源:一汽-大眾奧迪官方網站)

特斯拉召回超27萬輛汽車,主要涉及Model3和ModelY。此外,奔馳和現代均召回超過20萬輛汽車,其中奔馳上半年共發布9條召回公告,涉及燈光故障、車身零部件裝配、制動減弱、冷卻液泄露、燃油箱材料不符合耐腐蝕要求等,還有車機系統故障座椅頭枕導套未正確安裝等「低級失誤」。

2022年上半年,自主品牌召回汽車最多,達到79.9萬輛,除了前文提及的五菱之外,奇瑞召回超過14萬輛燃油車,奇瑞新能源品牌、比亞迪、一汽奔騰也召回大量新能源汽車,用實際行動擊破自主品牌不會主動召回問題產品的流言。

車型分析:

五菱宏光S最多,新能源車Model3召回最多

2022年上半年,召回數量最多車型的是五菱宏光S,召回數量超60萬輛,均為手動擋車型,涉及問題為因手動變速器可能會偶發性脫擋,存在安全隱患。自主品牌車型中,奇瑞艾瑞澤5召回超過10萬輛,主要涉及變速箱漏油問題。

召回數量排第二位的是奧迪Q5L車型,超過45萬輛,涉及問題為座椅下方的網關控制模塊容易受灑漏液體影響,導致網關控制模塊內部出現短路,從而使發動機、變速箱、轉向系統等進入保護模式,變速箱離合器斷開,車輛行駛中動力中斷。

召回數量前10位的車型中,豐田有三個車型上榜,分別為雷凌、卡羅拉和皇冠陸放,主要涉及行駛中發動機熄火和主動安全功能不穩定或易發故障等問題。

近年銷量不佳的現代iX35,也有超過18萬輛汽車被召回,涉及發動機艙起火隱患。

新能源汽車方面,特斯拉Model3和ModelY合計共有近28萬輛汽車上榜,涉及車機中控屏顯示故障、電機逆變器製造工藝問題導致車輛無法啟動或行駛中失去動力等。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召回特斯拉均使用OTA遠程升級的方式完成。

保時捷Taycan和奔馳EQC也值得一提,這兩款豪華純電車型分別均有超過1萬輛汽車被召回,覆蓋大量已售車型。

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方面,比亞迪召回9663輛唐DM-i車型,涉及動力電池包進水漏電問題,這也是新能源汽車中比較常見的電池安全隱患。

可以發現,從召回次數和數量出發,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持續走高,更多的新能源汽車加入召回行列。

召回涉及問題:

主動安全功能需關注,「三大件」故障仍是焦點

2022年上半年,與汽車主動安全功能相關故障的召回數量排在召回原因第一位,涉及車身穩定控制系統、車道輔助系統、預碰撞系統等,這些功能一旦失效會降低行車安全度。隨著更多的主動安全功能得到應用,各大車企應更加注重提升主動安全功能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燃油車方面,發動機、變速箱、制動系統、燃油箱等主要零部件的相關故障仍然是問題焦點。

具體來看,2022年上半年,涉及變速箱和制動系統的召回次數達到6次,與發動機和安全氣囊相關的召回次數達到5次,這些故障可能導致行駛中車輛失去動力、變速箱漏油、制動距離增加等問題,消費者平時用車務必要多加留意。

此外,隨著汽車智能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涉及車機系統故障的召回措施也明顯增加,奔馳、特斯拉等均因中控屏故障召回多輛汽車。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汽車因車機系統故障而被召回。

可以看到,隨著電氣化和智能化配置在汽車產品中日益常見,汽車的故障除了與「三大件」相關以外,也更多地與車機系統、智能輔助駕駛硬體等相關,這也表明各大車企不能簡單地堆砌功能,還要提升相關零部件的製造工藝和穩定性。

召回措施:

OTA遠程升級常態化

召回措施上,除了在4S店為車輛更換零部件等常規措施以外,通過OTA遠程升級系統來實施召回也是一大亮點。

在2022年上半年的召回措施中,共有11次召回通過OTA遠程升級完成,其中奔馳使用4次,特斯拉使用6次,豐田使用1次,主要用於升級車機系統、通信模塊、電機控制軟體等,讓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完成車輛召回。

需要說明的是,OTA遠程升級雖然代表了更高的智能化水平,但是也存在一定的漏洞。消費者需要留意的是,有車企以「系統升級」「用戶禮包」等字樣,在未向監管部門備案的情況下對車輛進行維修,並未通過正常的召回流程來解決某一車型的質量通病問題。

不過,隨著2020年和2021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兩次發布相關通知,明確生產企業「採用OTA方式對已售車輛開展技術服務活動的,應按照《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及《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質量發展局備案。」這項政策的發布,對於一些車企試圖通過OTA升級的方式掩蓋產品缺陷的做法起到監管作用,規範了車企的OTA升級措施,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結語:

消費者發現汽車質量問題可及時投訴

回到行文開頭的問題,召回措施究竟反映了企業品控水平的不足,還是企業負責任的態度?實際上,這個二選一的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召回措施反映的是從生產製造、發現問題、統計數據、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服務,它是車企通過查缺補漏為消費者提供優質、安全產品的舉措。召回不代表此汽車品牌技術和工藝的絕對不足,不召回也並不代表此品牌旗下車型不存在質量問題。

因此,對於廣大車主而言,發現車輛存在質量問題後,應該及時通過各種合法渠道反映問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比如,通過微博私信、微博正文帶上「@消費者報道」、微信公眾號後台留言、點擊《消費者報道》官方網站中的「我要投訴」等方式,向《消費者報道》反映問題、提供線索;也可以在黑貓投訴等消費投訴平台發帖,或者直接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官方網站投訴。

《消費者報道》微博、官網向消費者提供了專門的投訴渠道

那麼,在2022年上半年,你的愛車是否在召回之列?召回之後車輛質量問題是否得到妥善解決?愛車是否存在質量問題卻未被召回?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31034185a5a70fd5eb153871989eb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