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打《造夢之家》,它是印度電影神話

2023-12-25   抽屜電影

原標題:吊打《造夢之家》,它是印度電影神話

人總是需要一些理想信念的,因為這些理想信念並不單單是給自己留一個念想,更是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給自己留一些勇氣,這些勇氣足以支撐自己繼續活下去。這是理想信念的作用,如果一個人能將理想信念貫穿自己的生活,那麼能擦出來別的火花也不一定,堅定的信念往往是通向成功的指引,即使你沒有最終獲得成功,但起碼找到了一條路可以前進。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影片,講述的就是這種被尊崇的信念。《最後一場膠片放映》說的是一部與電影有關的故事。印度某一個偏僻的小火車站有一個售賣涼茶的攤販,他的日子過得很清苦,攤販有一個小男孩,某一天,他跟隨自己的父親去城裡看了一場電影之後就念念不忘。接下來的日子裡,他不斷地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擠進城裡的電影院,甚至於後來跟放映員成為了朋友。

沉迷在光影世界裡的他漸漸的與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慢慢的,小男孩開始運用自己見識來拍攝屬於自己的影片,稚嫩的想法漸漸的成為了現實之後,這種快樂卻即將要終結。電影院因為經營不善面臨倒閉,與此同時,小男孩的父親的涼茶生意也要面臨關門的窘境。一切迎來了新的變化,小男孩開始正視接納這種變化了,然而就在這個時候,眼看著自己的孩子面臨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選擇的父親做出了一個決定,這個決定讓小男孩開始了自己的築夢旅程。

《最後一場膠片放映》講述的是一個跟經典影片《天堂電影院》相關的故事,或者直接可以說這是《天堂電影院》的印度版。當然,印度有印度的國情,在這個大環境之下,我們看到的故事似乎更加艱難了一些。

小男孩在與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之後,他的生活並沒有想像的那樣充滿了奇幻,小男孩一方面可以沉浸在光影世界裡,另一方面卻不得不面對現實世界的難題。光影世界是美好的,也是人人都願意參與的,但是作為一個印度底層民眾,小男孩的現實世界卻沒有辦法支撐他進行光影世界的探索。

如果說《天堂電影院》帶給觀眾的是一種美好的如同夢幻般的世界的話,那麼本片徑直將觀眾拉了回來,我們在面臨著生存的壓力的時候,如何才能平衡好它跟理想信念的關係。很顯然,這是一個未解的難題,絕對不是片中為我們呈現出來的小男孩所能做出的抉擇那樣。

艱苦的生活需要調劑,需要我們用信念支撐著自己面對未知的難題,但在現實當中,光影世界對於小男孩來說,或許並不是如同作為觀眾的我們所看到的那樣,可以用一種超越現實的方式來營造自己的夢想的行徑。坐在熒幕前的我們所看到的畢竟是小男孩光鮮亮麗的一面,但對於他來說,這種縈繞著的光影就如同一種虛幻的美好,然而現實當中,他所要面臨的問題遠比一個被美好的虛幻支撐起來的世界要惡劣的多。

大家都知道印度有著嚴苛的種姓制度,這種制度之下,作為低種姓的小男孩一家,他們所面臨的並不僅僅是實現夢想的途徑,更是一種生存的可能。小男孩的父親在火車沒有改進之前靠著涼茶生意僅僅能餬口,這種困境之下,對於電影來說,這自然是一種想都不敢想的世界,而對於小男孩來說,電影世界是一種逃避現實世界的路徑,畢竟在現實世界裡,自己是一個社會底層的孩子,自己是被別的孩子的家長告誡不允許高種姓的小朋友跟他玩。然而在虛擬的電影世界裡,這一切都變了。

在現實世界遇到了挫折之後,小男孩完全可以在電影世界裡找到自己的自尊,在這個光影的世界裡,他才是主導者,甚至於後來還有了拍攝電影的潛力。這種用電影帶來的強烈的榮譽感很大程度上造就了小男孩對於電影的痴迷,而這種痴迷也可以看作是一種逆襲的選擇之一。

大家都喜歡看勵志的故事,或者說那些有著勵志情節且最終成功了的故事,我們作為一個普通人在很多時候都是缺乏選擇的,因為現實生活中即使是作為一個普通人,要想順利的生活都是一種奢侈,各種各樣的煩惱迎面而來的時候,我們是需要面對它的勇氣的。因此,這就是虛幻的世界給予我們的一種安慰。電影承擔了這個作用。

即使是人們可以意識到電影世界的真真假假與現實生活是一種平行的關係,可能他們之間並沒有任何的交集,然而即便如此,我們依舊是願意在電影世界裡尋找一些可以慰藉心靈的機會。人總是需要安慰的,即使是這種安慰在現實世界遙不可及,但只要是有了之後,我們依舊是可以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東西的。

當你被生活壓垮,或許應該停下來休息一下,我們改變不了這個世界,但是可以找到一種使自己得以慰藉的方法,前進的道路多磨難,別忘了還有「他」。

……

你好,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