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安全】趕緊排查!冰箱裡有這4樣的家庭,容易被癌症盯上!

2024-11-05     兩廣大地那些事兒

冰箱,是大多數家庭不可或缺的「大儲物箱」,常被用來存放需要冷藏或冷凍的食品。然而,我們習以為常的儲存習慣,可能並不是在為食物延長「保質期」,而是親手給自己培育了「致癌物」!

1

買回家的蔬菜水果,套著袋子直接塞進冰箱,你是不是也這樣做過?

塑料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蔬果保存水分,但問題是——我們不能確定塑料袋一定是安全的。比如市場上流通的很多塑料袋良莠不齊,一些塑料袋甚至可能是回收塑料薄膜製成的,仔細聞還帶著異味。這樣的袋子可能含有很多未知的成分,長期與蔬果接觸,也會造成污染。

圖源:河北青年報視頻號

所以,為保證入口安全,在我們冷藏蔬果前,最好把袋子都換成食品專用袋。

如果您實在「犯懶」,也至少要「看一看」「聞一聞」裝菜的塑料袋,對於異味大、顏色深、不透亮的塑料袋,就趕緊扔了吧。

2

腌制菜如鹹菜、泡菜、酸菜等,存在冰箱裡,隨用隨吃、越存越香,深受老一輩人的歡迎。

但存在冰箱裡的腌菜有兩個健康問題——1.亞硝酸鹽;2.致病細菌。 前者是腌菜本身的問題,比如世界衛生組織很早就把腌制蔬菜歸於2B類致癌物。後者則與冰箱本身有關,很多人認為細菌在低溫下難以繁殖,所以用冰箱儲存食物是安全的。

但事實上,諸如李斯特菌、耶爾森氏菌等多種致病菌,恰好非常喜好低溫環境,甚至在4℃左右就能大量繁殖。 鹹菜長期儲存在冰箱中,難免會被細菌污染,反覆進食此類不潔凈的食物,對我們腸胃的健康不利,也會為癌症出現埋下伏筆。

中國是胃癌大國,發病趨於年輕化,30歲以下年輕人的占比由20世紀70年代的1.7%,升至當前的3.3%。 其中,很可能與冰箱普及導致不健康飲食習慣有關。

3

葉菜類本身含有一定量的硝酸鹽,如果在冰箱裡放得過久就容易產生亞硝酸鹽,而後會在體內轉化為亞硝胺,增加癌症風險。尤其是葉菜里的菠菜,在炒熟放冷藏16小時後,其內里的亞硝酸鹽含量也可能會超過國家標準,所以建議日常炒菠菜要一次性吃完。

新鮮的綠葉蔬菜一般不建議長時間存放在冰箱內,最好在3天內吃完。

4

堅果類食品易霉變,即使存在冰箱裡,也難逃變質的命運。 而霉變的堅果可能含有黃曲黴素,這是一種強致癌物質,其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68倍。它不僅會污染堅果,還會同時影響儲存在冰箱裡的其他食材。因此,保存堅果時最好密封,並在發現異常時丟棄。

三類食物不宜長期放冰箱

  • 主食類:如大米、小麥、高粱、花生、玉米、糕點等。

  • 堅果類:如核桃、開心果、腰果、杏仁、花生、瓜子等。

  • 河鮮、海鮮類:如魚、蝦、蟹、螺、蚌、蜆等。

主食類:如大米、小麥、高粱、花生、玉米、糕點等。

堅果類:如核桃、開心果、腰果、杏仁、花生、瓜子等。

河鮮、海鮮類:如魚、蝦、蟹、螺、蚌、蜆等。

主食類和堅果類食物容易發霉,長期存放在冰箱中會滋生黃麴黴毒素。

河鮮、海鮮類食物易滋生李斯特菌,人攝入後可引起腹瀉、發燒、中毒、血液和腦組織感染等多種嚴重後果。

如何正確使用冰箱

1.生食和熟食分開放。把近期要食用的熟食放在冷藏區域的最頂層,半成品食物放在中間層,生的食品放在最底層。

2.蔬菜、水果、肉、蛋要分開放,將食品進行獨立包裝。

3.建議每個月對冰箱進行消毒、除霉和去冰,操作時給冰箱斷電,讓內部的霜和冰自然融化,用軟布擦拭乾凈。

4.食物一定要及時吃完,千萬別把冰箱當成「保險箱」。

END

來源:人民網科普

廣西市場監管局「雙十一」前給平台企業「敲黑板」

2024年廣西打擊侵權假冒典型案例(第一期)

【闢謠】自行使用藥材泡酒有助身體健康?

經營主體有問題——「掃碼問、線上辦、掌上查」

經營主體反映問題專區

廣西市場監管局官方帳號

點個「在看」 您最好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1d5d029eadc057ecd4af5430c96b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