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藝術大師筆下的女性之美

2022-04-19     哲學園

原標題:10位藝術大師筆下的女性之美

全34冊

暢銷歐洲的藝術啟蒙畫冊

《紙上美術館》

把美術館搬回家

與世界名畫親密接觸

在「紙上美術館」中

開始藝術啟蒙之旅

每個人的書架上

都應該有這樣一套書

翻開它

像流連在精美的繪畫作品前

聽藝術史學家在一旁為你貼心講解

原價:3332

書香節 · 特惠價 · 47折

1568

冰心曾說,世上若沒有女人,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

我們致敬女性,孕育、承載、傳播著美,不僅貫穿人類社會,更是不竭的藝術之泉。從文藝復興時期的達文西、拉斐爾,到印象派大師馬奈、雷諾瓦,再到現代藝術先驅克里姆特、穆夏……無一不驚嘆於女性之美,同時也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女性之美。

我們精心挑選了10位藝術大師的女性肖像作品,歸納了10種不同風格的「女性之美」,足夠經典,足夠驚艷。

達文西:端莊

《蒙娜麗莎》 1503-1519年

法國巴黎 羅浮宮博物館

《抱銀鼠的女子》 1483-1490年

波蘭克拉科夫 恰爾托雷斯基博物館

達文西筆下的女性,總是既高貴又端莊。從《蒙娜麗莎》到《抱銀鼠的女子》,畫家都選擇了用一種委婉、含蓄的筆觸來描繪人物的神情,似笑非笑,意味深長。 這種女性獨有的神秘之美,令人魂牽夢縈。

拉斐爾:母性

《洛雷托聖母》 1508-1509年

法國巴黎 尚蒂依孔代美術博物館

《玫瑰聖母》 1520年

西班牙馬德里 普拉多博物館

拉斐爾以創作「聖母肖像畫」見長。他筆下的聖母打破了人們對宗教人物的刻板印象,如人間大多數母親一般,柔和,圓潤,安詳(西方人給予女性的至高讚揚,便是「像拉斐爾的聖母一樣」)。 母性之美,突破了「女性」本身,是女性生命中一次勇敢的跨越,也是每個人在生命之初感知到的美。

維米爾:恬靜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1665年

荷蘭海牙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坐在維金納琴旁的年輕女子》 1670-1672年

私人收藏

維米爾是「荷蘭小畫派」的代表,著眼於平民階層與世俗生活——極富盛名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便是平凡女性最好的寫照。畫中少女據說是維米爾的女僕,面容平靜,雙唇微張,似有心事欲說還休,被譽為「北方的蒙娜麗莎」。 這種對「氛圍感」的營造是維米爾作品的典型特色,使其成為與梵谷、倫勃朗齊名的「荷蘭三大畫家」之一。

安格爾:豐腴

《大宮女》 1814年

法國巴黎 羅浮宮博物館

《泉》 1856年

法國巴黎 奧賽博物館

美人在骨不在皮。這一審美觀的最初起源,便是法國畫家安格爾。他開創性地提出了「骨骼重於肌肉」的論調,並應用於女性裸體肖像的創作中。由《泉》、《大宮女》可以看出, 安格爾毫不掩飾地表達了女性身體魅力的探索,同時又用冷靜、克制的筆觸將它表現出來。特別是豐滿健康的女性裸背,給人以無限遐想。

馬奈:敏感

《陽台》 1868-1869年

法國巴黎 奧賽博物館

《手持紫羅蘭花束的貝爾特·莫里索》 1872年

法國巴黎 奧賽博物館

《女神遊樂場的酒吧間》 1882年

私人收藏

馬奈善於從巴黎的市井生活中捕捉創作靈感,陽台、公園、酒吧、賽馬場......他筆下的女性通常 身處人群與鬧市,卻總是籠罩著一種揮之不去的孤獨感。仿佛對身邊的一切若有所思,冷眼旁觀,傳遞出女性獨有的敏感。

全34冊

暢銷歐洲的藝術啟蒙畫冊

《紙上美術館》

把美術館搬回家

與世界名畫親密接觸

在「紙上美術館」中

開始藝術啟蒙之旅

每個人的書架上

都應該有這樣一套書

翻開它

像流連在精美的繪畫作品前

聽藝術史學家在一旁為你貼心講解

原價:3332

書香節 · 特惠價 · 47折

1568

德加:靈動

《舞蹈課》 1873-1876年

法國巴黎 奧賽博物館

《舞台上的特級演員》 1876-1877年

法國巴黎 奧賽博物館

德加被稱為」舞女畫家」,一生刻畫了一千多幅女性芭蕾舞者題材的作品。對於德加而言, 值得驚嘆的不僅是舞者的美麗與優雅,更在於她們的身體線條、肌肉與爆發力。他藉由素描與雕塑手法,忠實復刻了女性的動態之美。

雷諾瓦:浪漫

《艾琳·卡亨·安德維普小姐畫像》 1880年

私人收藏

《朱莉·馬奈與貓》 1887年

法國巴黎 奧賽博物館

作為印象派的重要畫家,雷諾瓦憑藉對光影的獨到理解,將女性的甜美發揮到了極致。相信在看到《小艾琳》、《少女與貓》的瞬間,大部分人的內心都會柔軟起來,似乎感受到了南法的陽光、微風與花香。用他的話說, 藝術為什麼不能是美的呢?這個世界已經夠醜惡了。他始終在踐行著這個信條,即便一生窮困潦倒,留給世人的也儘是美好。

高更:質樸

《你何時結婚》 1892年

私人收藏

《大溪地女人》 1897年

法國巴黎 羅浮宮博物館

高更的一生充斥著與女性的羈絆。對於這位來自巴黎蒙馬特的畫家來說,大溪地的女人就像一個「美麗的意外」。 她們終年赤身裸體,硬朗的容貌、黝黑的皮膚,寬厚的肩膀和臀部,昭示著不同於法國女人的原始美。她們嚮往婚姻,卻不輕易迷失於情愛,臉上寫滿坦然與自信。高更在這裡找到了心靈的歸屬,也啟發我們尋回屬於自己的、簡單純粹的「大溪地」。

穆夏:華麗

《遐想》 1896年

捷克共和國布拉格 布拉格國家工藝美術博物館

《四季·春》 1896年

俄羅斯莫斯科 普希金博物館

穆夏被認為是最有「少女心」的畫家。他筆下的女性,大多都被花草簇擁, 風華正茂,婀娜多姿,呈現出極致的華麗之美。他的作品融合了日本木刻、巴洛克、洛可可、拜占庭等多種藝術風格,自成一派,被認為能激發起人們強烈的消費慾望。對現代海報藝術、漫畫與廣告行業,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克里姆特:妖嬈

《吻》 1907-1908年

奧地利維也納 奧地利美術館

《朱迪思一號》 1901年

奧地利維也納 國家美術畫廊

在維也納「分離派」畫家克里姆特的作品中,女性的「性與愛」是最重要的主題。在以金色與銀箔為主的色調下, 男歡女愛的場景大膽露骨卻不失夢幻(甚至帶有淡淡的哀愁),用一種反叛的方式,凸顯了女性的妖嬈,至今仍保持著強烈的先鋒性。

這一個個熠熠生輝的女性形象,如群星閃耀,展示著女性魅力的豐富多元、色彩斑斕。 無需多言,光是凝視這些作品,就會在某些瞬間被「擊中」,感受到藝術所蘊含的力量。

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大師的畫作或許離我們很遠,「美」卻無處不在。哪怕是書架上的一本畫冊,就足以點亮生活的一角。

這也是我們推出《紙上美術館》系列的初衷,願美與諸君常伴。

全34冊

暢銷歐洲的藝術啟蒙畫冊

《紙上美術館》

把美術館搬回家

與世界名畫親密接觸

在「紙上美術館」中

開始藝術啟蒙之旅

每個人的書架上

都應該有這樣一套書

翻開它

像流連在精美的繪畫作品前

聽藝術史學家在一旁為你貼心講解

原價:3332

書香節 · 特惠價 · 47折

1568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1a18081e810e69906a3a8ca9c074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