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應《武當》雜誌社副主編柯超之約,寫篇文章將趙堡太極拳的「九響不落地」向外介紹一下。經師父王海洲同意,我分別採訪了西安、廣州、邯鄲等地的鄭伯英、鄭悟清趙堡太極拳傳人,理清「九響不落地」的源流及發展,並將其獨特的練習要求和習練效果寫了出來,以供大家分享。因文章配有視頻,無法在紙媒雜誌上表現,即用自媒體《武當雜誌》公眾號形式發表,更能體現「九響不落地」的習練要求和欣賞價值。在此,特將此文在筆者公眾號轉載,以饗讀者。
值得一「耍」的趙堡太極「九響不落地」
原創 武當雜誌社 武當雜誌
習練趙堡太極拳,門內也稱之為「耍拳」,趙堡太極拳中有一組非常有特色的式子,叫「九響不落地」。我們來看看是怎麼「耍」的。
「九響不落地」是趙堡太極拳套路拳架中的最精彩部分,也叫「拳帽」。是在套路訓練中,一組難度較大的招式,要求雙手與腿腳在跳躍中互相連續擊打的動作,以單腿支撐,在空中完成手拍腳的「九響」。演練起來身活,腿快,點與點間的轉換與滾動快,輕靈圓活,舒展大方,暢快淋漓。健身增技之餘,盡顯耍拳樂趣。
不廢話,我們上視頻。
練演者為趙堡太極拳第十三代傳承人魏愛玲,師承王海洲。視頻為魏愛玲參加珠海國際太極拳,表演「九響不落地「,力壓眾雄榮獲冠軍。
後來魏愛玲遠赴海外傳播趙堡太極拳,成績卓著,還受到前國家主席胡錦濤同志的接見。
2009年2月前國家主席胡錦濤出訪模里西斯時接見魏愛玲
哦,我們言歸正傳。
關於「九響不落地」,說起來還很特殊。特殊在於中國六大門派的太極拳,只有趙堡太極拳有「九響不落地」,其他門派均無。在趙堡太極拳門內,鄭伯英一脈一直有傳人習練,鄭伯英後傳的王海洲師門中,「九響不落地」是選修功課,不論是青少年,還是中老年的,大部分都會練,也一直堅持練著。 練好「九響不落地」,有一套規範嚴格的練法要求。 1、「九響」中的左右拍腳,要求手隨身劃圓,腳找手,打出合勁。 2、前擺腿、後拐腳二式,要求腿腳之力向上提,與手向下按之力相合,發出的是沉穩有力響聲。 3、二起拍腳,要求雙手往上提起,左腳先右腳後向上踢去,右手向右腳面拍去,一氣呵成,落地穩如泰山。 4、旋風腿,要打出輕靈勁,右腳向前串出一大步蹬地起跳,同時左腿提膝,擰胯轉腰隨身做360°的左後旋轉,右腳與左手打出里合腿,雙臂隨慣性上抬,頭向上領起,左腳落地站穩。 5、單擺蓮,要求右腳上踢呈弧線,先從左手肘外再到左手掌心,腳面與掌心發出拍擊聲。緊接上式,雙手左右拉開,隨身下沉打出左跌岔式(這是個過渡式子),左右腳跟內側與膝蓋著地,兩手與兩腳相合。 6、身體蹦起打二起拍腳,起身時要雙腳用力向上彈跳起來,不能用膝蓋之力,否則會受傷。 7、雙擺蓮,要求與單擺蓮基本相同,即右腳上踢的弧線,從左手肘外到手掌,右腳面先後與左右掌心拍打,發出雙響聲。 「九響不落地」,是趙堡拳式中最激烈的運動,包含跳躍、展轉、旋轉、蹬起、上踢、單雙擺腿的高難度動作,必須運用拳理認真習練,反覆揣摩,才能有所體悟。 說了這麼多,那麼「九響不落地」有什麼作用呢。 一是年輕人練拳的基本功。「九響不落地」是青少年習練趙堡太極拳的必修之課,在能傳會練的老師指導下,練習一段時間,就能練出身體的協調性和柔韌性。 二是拉伸筋骨的有效方法。「九響不落地」趙堡太極拳大架套路練習,要求大開大合,行雲流水,對兩膀兩胯的靈活運用有較高的要求。趙堡拳練的是活樁,通過「九響不落地」的練習,可達到松腰胯和拉伸筋骨的作用。 三是可提高練拳功夫,增加練拳的難度。大部分中老年人練趙堡太極拳,要求他們也像年輕人一樣的練習方法,有些不切實際。因為身體已過練拳的最佳時機,既使再刻苦練習「九響不落地」,也很難達到要求及效果。趙堡拳在練功要求上,講究手眼身法步的規則,由於身體條件與年輕人不一樣,竄不出去也跳不起來,是打不出「九響不落地」氣勢的。但經常練習者,能做到「心與意合」、「氣與力合」和「筋與骨合」內三合,練出沉穩勁,可提高練拳的功夫,又可增加練拳的難度和體能。 來吧,我們看看現在年青人演練「九響不落地」的身法。
練演者為趙堡太極拳第十三代傳承人郭江的弟子李志娟、劉帥。
附:九響不落地拳譜
1、預備式;2、領落;3、翻掌;4、懶插衣;5、腰步;6、高探馬;7、轉身;8、右拍腳(一響);9、左拍腳(二響);10、前擺腿(三響);11、後拐腳(四響);12、二起拍腳(五響);13、旋風腿(六響);14、單擺蓮(七響);15、跌岔;16、二起拍腳(八響);17、雙擺蓮(九響);18、搬弓射虎;19、領落
( 熊智軍/撰文供稿 作者系王海洲弟子,廣西趙堡太極拳協會會長)
師父王海洲
王海洲,生於1945年,河南省溫縣趙堡鎮趙堡村人,趙堡太極拳第十二代傳承人,趙堡太極拳總會副會長兼總教練。中國太極十三名家,中國太極八大專家。師從趙堡太極傳人張鴻道,功夫純厚精湛。數十年來,北上南下,在遼寧、河北、河南、陝西、重慶、湖北、廣西、廣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等地積極傳授和推廣趙堡太極拳,協助各地成立了36個趙堡太極拳分會,176家太極拳輔導站,極大地促進了趙堡太極拳的弘揚和發展。著有《秘傳趙堡太極拳》《趙堡太極拳械合編》《杜元化<太極拳正宗>考析》《王海洲趙堡太極拳詮真》《趙堡太極秘傳兵器解讀》《趙堡太極拳十三式》《趙堡太極拳拳法拳理秘笈》《杜元化<太極拳正宗>點校》等書籍,以及趙堡太極拳、劍、棍、刀、散手等音像教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