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貧困生被北京大學三次退檔!無論原因如何,高校要有契約精神

2019-09-22   四眼老師

Hello!大家好!我是四眼老師!

河南貧困考生被北京大學三次退檔的新聞,一時間引起網絡軒然大波。事情的大致經過是這樣:北京大學2019年在國家專項計劃向河南理科投放8個招生名額,排名第八的學生高考成績538分,超過一本線36分,服從專業調劑,被北京大學錄取,可令人無法理解的是,20分鐘後,北京大學申請退檔,理由是,擔心考生完不成學業。之後,河南招生部門進行了兩次爭取,可都被北京大學拒絕。

此事一經網絡曝光,名校效應讓這件事瞬間在網上上了熱搜。不過,斥責北京大學的網友占多數。無論事情如何,北京大學,中國老百姓家喻戶曉的頂尖級大學,在決定考生一生命運的高考錄取中,居然看不到任何契約精神。

按照北京大學事前發布的招生標準,如果這名考生沒有達到條件,北京大學退檔沒有任何問題。可河南這名考生是完全符合條件的,所以,北京大學就應該錄取這名考生。如果認為考生分數太低,就退檔,在之前的招生標準里就應該加入考高分數要求的相關規定。

以前高考,當時是考完每個學生根據答案預估自己的分數,然後根據分數和每個學校歷年的錄取分數線,選擇報考的學校。經常會發生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大家都不敢報考好學校,結果,好學校招不滿,只要報考了達到學校的基本要求,都能錄取,這時候認為考生撿個大便宜;第二種情況,大家扎堆報考一個一般的學校,結果由於名額有限,很多成績好的學生也沒被錄取

這兩種情況在當時經常發生,既然規則是提前制定好的,大家只能遵守,撿到便宜的高高興興上學,吃虧的只能再接著複習或者調到一個更差的學校。這是遊戲規則,必須遵守,否則要亂套。可北京大學這次退檔,明顯就是遊戲規則的破壞者,破壞的還是自己制定的規則

在個人看來,北京大學完全成了一個笑話,成為眾人眼中的笑柄。在網上輿論壓力下,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又同意補錄該同學。不得不說,我們的大學的契約精神已經到如此地步了嗎?即便是三歲小朋友在一起做遊戲,大家也有個遊戲規則,人人遵守,否則就會被大家孤立。在我們成人的世界裡,在最高學府,這一規則卻失效了。

上學時聽到一位留學歸來的老師講"國外大學如果遇到兩個考試分數一樣的考生,一個考生在條件優越的繁華都市,另一個條件艱苦的邊緣地區,大學往往選擇錄取後者。理由是在條件艱苦的地方都能考得跟泛化都市中的孩子差不多,如果條件更好,他一定更優秀!"

當時聽到這位老師的說法,感覺確實非常合理啊!現在不敢奢望我們可以做到這些,但畢竟最起碼的契約精神還是要好好遵守啊!不然何以面對苦讀十多年的莘莘學子和背後默默奉獻的家長們?

不摻水分,只談乾貨!我是四眼老師,會持續給大家獻上更多有價值內容!雖然水平有限,但會努力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