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同學在設計人物,或是在畫一些小插畫時,大多會參考名家的作品。
本來這是一件好事,但是畫著畫著,有的同學就會越來越沮喪,總感覺自己始終畫不出名家的那種畫面效果。
或許,你和名家之間缺的的只是一些構圖的知識。
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能讓你的構圖變得更好的玄機。
在設計畫面時,人物面向的位置多留一些空位會更好。所以,給臉的朝向方向安排空位排布,是有很重要的意義的。
它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好處:
1.減少畫面的緊湊感,使物體看起來更舒服自然。
2.給人留有更多想像空間,在表達希望、盼望、回憶、追憶等場面用得非常多。
小貼士:如果面向的方向過於狹窄,畫面就會顯得「緊張」。很多構圖中都會儘可能避免。
但是,在打鬥或是對峙場景中,渲染非常緊張的氛圍。面向位置處的狹窄如果使用得當,反而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開始構圖時,主物體應當儘量地偏向畫面的上方,形成上方離紙的邊緣略近,下方離紙的邊緣略遠的視覺形式。
從視覺角度上來說,當我們在看某個物品的時候,總是偏向於先看對象的上方。如果我們把要繪畫的內容安排在偏向紙的上方,更能突出我們繪畫的重點。這種視覺形式符合人們的視覺習慣。物體顯得比較穩重,不會有下墜的感覺。
在繪畫時,一定要記住:保證視覺中心處最亮眼。換句話說就是,我們在畫面中加的那些光影、色彩、空間、疏密等,都是要為視覺中心服務的,不能只顧著好看。
注意看設計點,主要集中在頭部、腰部、手上、身上其他部位的設計其實都比較簡單。因為這些地方都是視覺中心,是大家下意識會去看的地方。
畫面並不是添加的元素越多越好,既要學會做加法,也要有做減法的意識。
密的地方周圍要適當放空,空的地方周圍適當加密。
1.外密內疏型:這類畫面,周圍非常密集,那麼在視覺中心的位置處,就要保持稀疏。
2.外疏內密型:和外密內疏相比,這種大家普遍用的更多,因為相對來說比較容易駕馭。
很多同學在設計時懂得做加減法,知道疏密的關係。但是真的開始設計了,和職業畫手比起來,還是覺得缺了點什麼。
畫面中僅僅是有元素是不夠的,元素之間也是要有一定的聯繫的。
1、作畫的時候,不管是疏還是密,是加元素還是刪減元素,都不是隨性而來的,一定要想清楚原因。
2、畫面的一切效果,都是為了視覺中心位置服務。甚至為了視覺中心,可以砍掉周圍無關緊要卻又搶鏡的元素。
3、畫面中的元素一定要有規律,你看到名家眼中的「亂」,也是有精心設計的規律的。自己在做畫的時候千萬不能雜亂無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