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有個小苦惱:在男孩、女孩的養育上,到底應該做哪些區別,才能怎樣更好地養育他們?
我們先來看看下面這個小場景:
男孩和女孩的這些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們生理結構上的不同所決定的——不同的生理結構,決定了很多大腦皮層的功能分化的不同。
男孩反應慢、不聽話,女孩更聽話?
大腦加工處理的機制決定
跟女孩講話特別舒服,因為她總是會快速給你回應,但是男孩就不一樣,你經常說很多遍,他都沒有反應。
實際上,他不是不想反應,而是他真的沒有聽到。一方面,因為男孩子的大腦加工的東西,經常是一些非人物類的東西,如機械類的、玩具類的東西;另一方面,由於連接左右腦的胼胝體面積小,所以男孩在玩的時候,對於你說的規則之類的話,大腦經常處理不過來,而是有選擇性地屏蔽掉了。
所以,家有男孩,父母要減少囉嗦,更有效的交流方式是:有事情要說,最好走到他身邊,有目光交流;儘量說用他感興趣的事情來開啟話題。
女孩嘴甜聽話,男孩嘴笨說話晚?
智力發展相差6~12個月
很多女孩,2歲就什麼話都能說了,可不少男孩子,這個時候還只會叫爸爸媽媽。
有研究表明:所有的孩子,大腦左半球皮質都比右半球皮質的生長速度慢,但男孩大腦皮質的生長速度更慢,因為女孩體內的雌激素促進了大腦細胞的快速發育。
還有研究顯示:在女性的大腦結構中,有兩個區專門負責語言,而且和男性大腦相比,女孩大腦中負責語言的這兩個區的面積要大20%~30%。
正因為男孩在多方面都比女孩發展普遍緩慢6~12個月,所以,有專家建議,男孩可以晚一年上小學,讓他在幼兒園待的時間更長一點。
女孩感性,男孩理性?
跟右腦發育早晚有關係
雖然女孩的發育在很多方面比男孩早,但是負責空間和視覺方面感知的右半腦則發育得較晚,這也是女孩的空間方位感比較差的原因。
腦科學研究表明:
人的左右兩個大腦半球依靠胼胝體(神經纖維束)相互連接,但男孩胼胝體的體積小於女孩胼胝體的體積,所以男孩左右腦之間的聯繫非常少。
因此,男孩右半腦的內部連接發達,而與左半腦的連接較少。
所以,男孩的邏輯思維,尤其是空間邏輯思維的能力普遍要比女孩子強。
但是,女孩的父母不要太過擔心,因為早期的練習、父母的期望、教導以及社會壓力都會影響孩子技能的發展和能力的培養。
男孩調皮,女孩乖巧?
完全因為睪丸激素
媽媽們會發現,男孩子的活動量特別大,從早到晚不停地折騰,媽媽會特別辛苦、特別累。
而大多數女孩通過玩娃娃或者看書就能度過很長一段獨處時間。
很多男孩子的媽媽總是說:「這孩子能不能消停?」實際上,不是他不能消停,而是他的生理結構決定的。
原因就在於男孩睪丸激素的分泌旺盛,他們必須通過增大運動量,將身體能量消耗下去。
同時,睪丸激素也會對男孩的心情造成影響,會使他們變得狂躁。
這樣,男孩就顯得比女孩更累心、更難養一些。
女孩比男孩心理發育更早、更「成熟」?
因為雌性激素的原因,女孩最重要、最喜歡加工的信息是關係類的。我們經常會說,女人其實就是一種關係的產物,就在於她對關係特別敏感,比如說誰跟誰好了,我媽媽跟我爸爸是不是吵架了,我媽媽今天是不是不高興了……
但是,小女孩的情緒就比小男孩的穩定性差很多,她們更容易哭,而且女孩實際上更早的就會學會一些複雜情緒,比如說像愛、愧疚、虛榮心等,但是男孩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情緒都是比較基礎的。比如,恐懼、擔心等一些基本情緒,小男孩會表現得更多;而小女孩的情緒已經複雜化了很多。這種心理上的變化,第一個表現在情緒上,第二個就表現在性格上。
雖然男孩和女孩有很多的不同,但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這些差別其實是很細微的。
所以,我們要知道:
- 這些區別只是一種發展趨勢;
- 這些區別並不適用於每個人;
- 切忌把這些區別看作男孩女孩各自的局限性;
- 更重要的一點是,不管是養育男孩還是女孩,父親的作用都至關重要。
無論男孩女孩,爸爸捲入越多,孩子的成績越好,智力水平也就越高。
有一個跨文化(美國和中國)的研究顯示,爸爸經常輔導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他們在小學的時候成績就會比較好。
當然,媽媽對男孩、女孩的影響同樣也很重要,只不過媽媽因為和孩子天然的依戀關係,一般不會缺席孩子的成長,她們會比爸爸更自然地加捲入到孩子的養育當中去,也就無需特意指出了。
總之,養育男孩和女孩確實需要差別對待,幫助他們慢慢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