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大考,河南聖德醫院的「高分答卷」

2020-03-14     凱升教育

  3月11日,0!

  這已是信陽連續17天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所有縣區被確定為疫情防控Ⅲ類地區,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已經指日可待。

  疫情趨穩向好的背後,是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措施得力的結果,是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緊密配合的結果,也是信陽市3098名在一線戰「疫」的「白衣戰士」將生死置之度外、日夜奮戰的結果。

  (省發改委副主任郭瑋率省復工復產協調督導組檢查河南聖德養護中心二期項目)

  河南聖德醫院是信陽市確定的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收治定點醫院,也是信陽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收治定點醫院15家中的唯一一家民營三級綜合醫院。

  疫情防控是一次大考。作為民營三級綜合醫院的河南聖德醫院以什麼樣的姿態參加大考,能否考出好的成績,社會各界拭目以待。

  在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河南聖德醫院不因民營而退卻,全體聖德人識大體顧大局,以勇敢的政治擔當、強烈的大局意識、頑強的戰鬥作風,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外防輸入、內防院感,在市抗疫指揮部的正確領導下,步調一致地把「春節時間」無縫切換為「戰疫時間」,貢獻了聖德力量,展現了聖德風采,在這場抗疫大考中發揮了主戰場和生力軍的作用,交上了一份優秀的「高分答卷」——

  直面疫情,300多名醫護人員日夜奮戰在抗疫一線。新冠發熱門診共接診近1000人次,2個留觀病區收治疑似病例80多人、確診新冠肺炎8例,圓滿完成了疫情防控和收治任務。

  聽從指揮,顧全大局。全院先後派出3批次醫護專家組18人次,支援市第五人民醫院醫療救治、市疾控中心核酸檢測,出色完成了任務,得到了市抗疫指揮部和被支援單位的高度好評。

  特殊時期,不忘普通病人。全院30多個臨床科室正常開診。疫情以來,門診量達13500人次、共接診急診病人2250多人次、住院治療病人2600多人次,其中危重病人占比達15.3%,為廣大人民群眾特殊時期的醫療需求提供了保障。

  大「疫」當前,眾志成城。全院1230名員工從大年初一至今全員在崗,為了人民群眾的健康日夜奮戰。

  嚴格的標準,紮實的作風,取得了全院「0感染」的優異成績。

  聖德速度——爭分奪秒,搶占抗疫制高點

  庚子新春,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從武漢席捲中華大地,與武漢一山之隔、高鐵44分鐘直達的信陽,因為地緣近、人緣親,春節期間從武漢返鄉人數8萬多人,信陽新冠肺炎確診274病例,居全省之首,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地區。

  「重大疫情面前,作為救死扶傷的醫院沒有公立民營之分,沒有公辦民辦之別,應對疫情,信陽醫療服務整體力量不足,聖德醫院有能力也有責任挺身而出,承擔社會責任,守護老區人民的生命健康,我們責無旁貸。」採訪中,河南聖德醫院院長程紅動情地說。

  非常時期當有非常之舉。早在武漢報道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之初,該院就高度關注,先後多次召集醫院專家,分析研判形勢,及時採購必需的藥品和耗材,做到未雨綢繆。

  (聖德集團董事長付傑檢查指導發熱門診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初露端倪,該院領導班子政治站位高,職業敏銳性強,反應迅速,預警措施得力,向全體醫務人員發出了應對疫情的思想上要早準備的提醒,號召並指示醫務、院感、預防保健、採購等部門做好打硬仗的各種準備和儲備工作。

  1月21日,聖德醫院成立疫情防控指揮部。

  1月22日,組織動員教育、開展業務培訓。

  1月23日,在接到上級關於疫情防控的正式通知後,該院立即設置了獨立的新冠發熱門診,加緊改造布置留觀隔離病區,抽調110名精兵強將組建抗疫團隊,並規範診療流程,細化操作環節,強化院感防控,嚴格做好發熱門診分診和病區防控督查工作。

  1月24日(大年三十),通知春節所有休假人員,緊急歸院火速上崗,立即組建以呼吸專業為主的60名留觀病區一線醫護團隊,強化物資保障,改建多種醫患人員通道,設立完善疫情防控行止標識,當天就進入迎戰狀態。

  1月25日,該院集團董事會、黨委同時發出動員令,集團董事會要求: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集團全體員工要敢於擔當、勇往直前,衝鋒在抗疫第一線。行政後勤人員要主動服務好臨床抗疫一線,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多做貢獻。集團黨委號召:基層黨支部要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黨員要率先垂範,充分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團結一致,帶領全院職工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

  (聖德集團黨委書記儲文華檢查病區預檢溫測值班情況)

  兩天內門急診預檢分診點和新冠獨立發熱門診、留觀隔離病區等火速建立,一線醫護團隊迅速投入到戰鬥之中,順利展開了抗疫工作。大年初一,1230餘名員工全部回到工作崗位,一周內,400多名醫護人員主動請纓,要求奔赴抗疫一線。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醫院就是戰場。戰役之勝,貴在神速。

  2月12日夜晚,聖德醫院接到市衛健委關於「克服困難,儘快組建第二個新冠留觀隔離病區,立即接收其他醫院整體轉移的新冠肺炎疑似病人」的緊急通知。

  通知就是命令。該院連夜召集院領導及相關科室負責人召開緊急會議,部署任務、分工負責。

  因現有的第一留觀病區已經住滿,只有合併常規科室,騰出一個病區改造為留觀隔離病房。

  2月13日上午,緊急改造布局、接電布網、搬運醫療物資、擺放床位、安裝醫療設備,進行患者入院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僅用半天時間,就緊急組建了第二留觀隔離病區。

  隨即抽調業務熟練的7名醫生、經驗豐富的15名護士組成第二個留觀隔離病區醫護團隊,按照上級要求,當天下午3時順利接收了兄弟醫院集中轉送來的18名新冠肺炎疑似患者。

  該院領導深知,作為大型三級醫院,要在抗疫中真正發揮作用,首要的任務是控制院內感染,因為院感嚴重時可能導致醫院關門。主任醫師、常務副院長陳建華多次召開會議,制定控制院感方案,並明確要求「全院上下都要嚴格操作規程,一定要實現『零感染』的既定目標」。

  為了控制院感,保證充足的防護物資,該院累計投入近1000萬元資金,及時採購了防護用品用具10萬餘件、消殺用品近500件、藥品60多個品規及醫療設備等,為戰「疫」工作的勝利提供了必需的物資保障。

  疫情發生時,該院就成立了以院感控制科為主體、其他部門人員參加組成的5個院感檢查督導小組,堅持每天深入各科室、各區域、各崗位進行檢查督導,對存在的問題立即督促改進。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應對疫情爭分奪秒,措施落實果斷有力,防疫防控嚴抓細管,應急處置及時高效,「聖德人」一直保持衝鋒的姿勢、戰鬥的狀態,忠實踐行了「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初心使命。

  聖德英雄——紛紛請戰,自願奔赴疫情防控救治最前線

  疫情面前,只要每個人都發光,螢火也能匯成星河。

  面對突發的疫情,作為聖德醫院院長的程紅,顧不上照顧年邁的老母親,顧不上與遠道回家的兒子團聚,舍小家為大家,嘔心瀝血,從大年初一以來,夜以繼日,全身心撲在抗疫及醫院的各項工作上。

  (聖德集團總經理、河南聖德醫院院長程紅檢查留觀隔離病區)

  她主動要求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值班,堅持和大家在一起。

  「你們捨生忘死,不顧個人安危救治患者,我的責任就是和大家一起,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為醫護人員和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程紅在看望慰問抗擊疫情的醫護工作者時說。

  由於她天天奔跑在工作一線,工作量太大,常常顧不上按時吃飯和睡覺,程紅身體嚴重透支,腿腳腫脹生疼站不穩、嗓子嘶啞說不出話來,可她依然不停地在各門診預檢分診點與獨立發熱門診、留觀隔離病區、防控指揮部等穿梭忙碌。

  楊波是河南聖德醫院眼科主任、河南省中西醫結合眼科學會常務委員。楊波主動請纓參戰、臨危受命,被任命為留觀隔離病區主任,由於妻子也在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他就將正在上初中的兒子送到岳父家。

  (診治留觀患者)

  從大年三十開始,他率領30名白衣戰士,冒著生命危險,義無反顧,逆行而上,24小時吃住在病房,始終堅守,用愛盡責,在留觀病區奮戰了25個晝夜,展現出一名黨員的堅強意志和大無畏革命精神,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生命神聖、醫德惟大」的聖德宗旨。

  「我是共產黨員,曾經在RICU工作7年,對呼吸道疾病和危重患者有一定的護理經驗,讓我去吧……」

  介入手術室護士長張丹,接到醫院抗疫情緊急通知,主動請纓去一線,經過緊張準備,第二天就接診3名疑似病例。留觀病房15名護士,其中12名為90後,作為護士長她暗下決心,要帶好這些小兵,一定交上「零感染」的答卷。

  在留觀病區20多個日夜,不管幹什麼她都沖在前,當19床患者呼吸衰竭,氣管插上呼吸機、深靜脈置管、微量注射泵等,病情十分不穩,她精心護理,一直守到凌晨兩點多,直到患者病情穩定。由於第二天還要統籌各種工作,當實在走不動時,她就蹲一會兒再繼續工作。

  檢驗科的檢驗師劉冰玉,顧不上家中身患癌症的父親和剛滿3歲的孩子,於1月31日奔赴市疾控中心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從疫情開始至今,她和同事郭金香每天早出晚歸工作十幾個小時,和市疾控中心的同志們一起完成核酸檢測4000餘份樣品。

  重症監護室副主任楊艷榮在1月29日接到抗疫指揮部電話時,二話不說立刻接手留觀病房病人救治工作,她每天穿著厚厚的防護服一干就是十幾個小時,在留觀病房抗戰了20多天,現在醫學觀察隔離休整結束後,她又走上戰場繼續在留觀隔離病房戰鬥。

  急診科主治醫師謝大存,主動請纓到抗疫最前沿的信陽市第五人民醫院參加救治患者工作。

  (支援市第五人民醫院救治患者)

  神經內科主治醫生郭振凱,曾經參加過2003年抗擊「非典」,2月1日被派到信陽市第五人民醫院為確診患者進行治療,深知此次工作傳染性強的他毫不退縮,第一個同病區主任穿上隔離衣進入病房接診患者。

  他逐個詢問病史,仔細閱讀既往病歷,詳細制定治療方案,經常工作到凌晨兩三點,經他們診治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已全部治癒出院,圓滿完成了支援市第五人民醫院的救治任務,為人民群眾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戰「疫」顯擔當,勇當急先鋒。

  副院長、創傷中心主任張勝請纓擔綱新冠發熱門診主任,老專家、呼吸內科主任孔松臨危受命擔任專家救治組組長,內六病區主任彭景拾主動請纓參戰擔任第二批上陣的留觀病區主任……

  全院共有400多人遞交了請戰書,有300多名醫務人員奮戰在抗疫第一線。在這場重大的戰「疫」面前,1230名聖德員工積極主動靠前站,不計報酬,無懼生死,爭先恐後做貢獻,以實際行動踐行了聖德醫院「生命神聖、醫德惟大」的宗旨。

  危急時刻,聖德醫院這群逆行者、堅守者、奉獻者用最樸實的行動,詮釋著醫務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匯聚起勇敢面對疫情、戰勝疫情的磅礴力量。

  日前,信陽市對疫情防控一線作出突出貢獻的醫務人員進行通報表彰,河南聖德醫院8名醫務人員榜上有名,其中楊波、楊艷榮、張丹3人記功,謝大存、黃盼盼、程圓圓、郭金香、劉冰玉5人受到嘉獎。

  聖德情懷——及時救治,做到所有病人「應收盡收、應治盡治」

  疫情肆虐,市內許多醫院的普通科室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有的甚至關閉。不管疫情多麼重,有些病人是不能停止治療的,如尿毒症患者的透析治療不能停、癌症患者的放療化療不能停、急診科的120急救不能停、孕婦的分娩生產不能停……

  聖德醫院血液凈化中心是信陽市規模最大的中心,有近300名長期血液透析患者,按要求每周要2次至3次固定到聖德醫院做透析治療,醫院平均每天接診血透病人高達100多人次。

  (程紅院長安排部署血液凈化中心工作)

  由於這類患者年老體弱,多種疾病纏身,生活很難自理,基本都需要家屬或其他人陪同。當患者及家屬在同一時間段集中到達醫院治療時,幾乎有200多人從不同地方同時來到透析中心,使血透中心成為全院疫情防控的又一重點部位。

  針對交通受限,透析患者出行不便的問題,程紅當即決定將醫院負一層的陪護宿舍全部騰出,配上嶄新的被褥,供出行交通不便的患者及陪護免費使用。

  住宿問題解決了,吃飯問題也亟待解決。分管膳食工作的副院長馮偉立即安排食堂每日三餐專人配送,無須患者、陪護多跑路,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避免了院內交叉感染。

  血液凈化中心在副院長王玫的帶領下,中心全體醫護人員夜以繼日,艱苦奮戰,保證了300多名尿毒症患者固定按時的治療,搶救重、危病人給予床旁CRRT治療高達400多個小時。從大年初一至今,醫院血液凈化中心開展血透治療3700多人次。

  腫瘤、癌症患者都是術後按期固定進行放化療,一般3周至4周為一個治療周期,每次治療5天至7天,這些治療不能中斷,否則影響治療效果,危及患者生命。

  (腫瘤病人正在進行放射治療)

  疫情期間,有60多名腫瘤和癌症患者固定在聖德醫院進行放化療。來自羅山縣的53歲乳腺癌患者王某,1月份在省腫瘤醫院做乳腺癌根治術,術後需進行8周期化療加局部放療。患者在鄭州已進行了一周期化療,因為疫情交通管制去不了鄭州,輾轉市縣幾家醫院都不收治。

  當聽說聖德醫院普通科室正常開放後,王某立即奔往聖德醫院繼續化療,現在已經進行了兩個周期的放化療,保證了她的治療不間斷,病情趨於穩定。

  截至目前,該院腫瘤診療中心共接診腫瘤患者600多人,實施放化療300多人次。

  120院前急救是急診醫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醫護人員利用救護車攜帶的條件和設備,對急重症病人進行現場搶救並運往醫院繼續救治,其目的和意義在於挽救患者生命,贏得時間和治療條件。

  特別是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工作,對維護病人生命,減少醫院前期病人的傷殘率和死亡率非常重要。

  潢川縣患者秦某,1月26日凌晨一氧化碳中毒,接到電話後,該院立即派120前往急救並接到醫院,來院時患者神志模糊,不能配合檢查,前額部可見長約5cm傷口伴出血,周圍皮膚可見擦傷。

  急診科接診患者後及時完善頭顱及胸部CT檢查,緊急聯繫高壓氧科急診行高壓氧治療,由於搶救及時有效,後期經醫院13天的精心治療,患者恢復良好,未出現一氧化碳中毒遲發性腦病等併發症,康復出院,由於疫情期間無車輛回家,醫院派救護車將患者安全送回家。

  (聖德醫院安排救護車將患者安全送回家)

  疫情期間,由於較多醫院普通科室停診,簡化了轉診手續,導致前往聖德醫院的門、急診患者日益增多,截至目前,該院急診科共接診急診患者2250餘人次、120急救車累計出車500多趟次。

  抗疫以來,該院嚴格病區防控不鬆懈,保證「科自為戰,宅在病區」。

  2月24日上午,河南聖德醫院由60名行政後勤人員組成的15個值班小組,穿著連體防護服,戴著口罩、手套、醫用帽,戴上紅袖標,「全副武裝」進駐各病區門前值守。

  從早上7時到晚上9時,分上午、下午班輪流值勤,堅持做到出入病區測溫登記限時、住院患者和陪護一天兩測溫、固定一患一陪並佩戴胸牌、禁止探視、派專人為患者和陪護送餐、家人送餐送物一律由執勤人員轉遞,最大限度控制人員流動,防範院內交叉感染風險,確保院內安全。

  該院還成立巡視督查組,堅持每天對值守情況進行檢查督導。所有參與值勤的人員還舉行宣誓:疫情戰場,百倍警惕;病區值守,立崗如鐵;管好患者,保護自己;履職有功,失職犯罪。

  從大年初一至今,該院血液凈化中心開展血透治療3700多人次;腫瘤診療中心共接診腫瘤患者600多人,實施放化療300多人次;婦產科共接診1400多人次、入出院近200人次,保證了108名產婦的正常分娩;急診科共接診急診患者2250餘人次、120急救車累計出車500多趟次;重症醫學科(ICU)共接診危重患者80餘人,及時挽救了他們的生命;中心手術室完成手術430多台次,保證了疫情時期患者的及時救治。

  經過全院1230多名員工的共同奮鬥和廣大患者及陪護的配合支持下,疫情發生後,聖德醫院始終堅持兩手一起抓,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常規醫療,在戰「疫」的大背景下,保證了各類患者能夠得到及時的醫治,極大地滿足了廣大群眾在特殊時期的就醫需求。

  聖德大愛——緊要關頭,傾力相助雪中送炭

  (聖德集團董事長付傑代表聖德集團向市防控指揮部捐贈100萬元醫療物資)

  1月24日疫情暴發後,聖德醫院第一時間抽調部分醫療物資緊急支援武漢,向急缺防護用品的武漢亞心醫院捐贈醫用外科口罩2000個、手術隔離衣120套。

  2月23日,醫院組織了以「抗疫情·獻愛心」為主題的愛心捐款活動,先後收到現場捐獻和微信捐款8.6萬元,全部用於救助貧困患者和家庭困難的抗疫一線醫護人員。

  2月10日,人民日報記者在其客戶端平台大聲疾呼:求援!信陽部分物資撐不過今晚。隨後,各級黨媒紛紛發布信陽告急的聲音。

  為了緩解信陽市醫用防護用品緊張的形勢,全力支持市疫情防控工作,聖德醫院利用集團公司海外資源和多個渠道,緊急採購一批醫療防護物資,包括進口醫用外科口罩30000隻、進口醫用防護服1000套、鍾南山團隊研發的新型氫氧氣霧化機10台和鼻氧管等。

  聖德集團董事長付傑等一行驅車將這批總價值達100萬元的醫療防護物資捐贈給信陽市疫情防控指揮部。

  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在感謝信中稱:「正值信陽抗擊疫情的緊要關頭,聖德集團雪中送炭,及時伸出援助之手,極大地增強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和力量。聖德集團的無私援助,緩解了燃眉之急,充分彰顯了公司的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880萬信陽人民將銘記在心,並將其轉化為當前抗擊疫情的強大動力。」

  聖德願景——繪製藍圖,為全市人民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每個城市都有靈魂。同樣,醫療也需要靈魂。

  「生命神聖、醫德惟大」是河南聖德醫院的辦院宗旨與靈魂。

  這場戰役,對於醫院來說,比拼的是「反應速度」,考驗的是整體實力,檢驗的是責任擔當。

  「聖德人」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卓越表現完成了這次「大考」,為保障信陽880萬老區人民的生命安全、堅實守衛河南的「南大門」做出了突出貢獻。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聖德集團黨委書記儲文華認為,「生命神聖、醫德惟大」是聖德的辦院宗旨,作為市三級綜合醫院,聖德醫院始終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醫院發展各項工作,「聖德人」有信心更有能力在醫療服務能力、醫療質量安全和醫療資源區域共享三方面,盡到更多更大的社會責任。

  當前,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的積極向好,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他們也開始有序統籌醫院發展這場「硬仗」。

  3月9日,記者在聖德醫院採訪時看到,「醫養結合」的新型高端養老項目——聖德健康養護中心的主體工程已完工,內外裝修裝飾和設備安裝等工程正在有序復工中。

  「該項目建築規模10萬平方米、投資6億元人民幣,目前中心計劃年內竣工開放。」陪同記者的聖德集團董事長付傑介紹說,與此同時,我們《聖德集團「十四五」發展規劃》已經出爐,規劃中的願景有以下幾個方面: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是聖德醫院與北大腫瘤醫院開展互惠互利合作項目,合作成功後,將改變信陽革命老區缺乏高端醫療資源的窘境,極大減少老百姓大病外出就醫;

  ——創建本科醫學院校,以聖德集團為投資主體,依託信陽職業技術學院現有醫學教育辦學條件,聯合引進莫斯科口腔醫科大學、鄭州大學的優質教育資源,在信陽創辦一所高水平的國際醫學院,著力解決信陽地區醫學教育資源極其短缺和醫療資源極度匱乏的落後局面;

  ——幹細胞精準診療中心(生物細胞實驗室),是以新興高科技生物治療方式為技術手段的腫瘤精準治療機構,同時聯動生殖醫學中心、醫學美容中心等其他臨床科室,通過多學科的匯通融合、取長補短,為患者制定個性化治療策略,確保療效最大化,不良反應最小化,為廣大腫瘤患者帶來福音;

  ——聖德學術交流中心項目建成後,將為豫南地區開展學術技術研討交流活動、提升信陽醫療技術發展水平打下基礎;創建三級甲等醫院,全面提升醫院的醫療、教學和科研水平,為解決信陽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貢獻力量。

  ……

  「我們正按照《聖德集團『十四五』發展規劃》,以聖德速度加緊復工復產,加快推進集團的各項建設事業,努力補上信陽地區醫療資源匱乏、人才短缺、醫療技術水平落後、群眾看病難養老難等短板,為老區人民造福。」聖德集團董事長付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侃侃而談,信心滿滿。

  「聖德人」將繼續發揚抗疫精神,以更飽滿的熱情、更昂揚的鬥志、更旺盛的精力,積極投入到「後抗疫時代」的戰鬥中,為全市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為信陽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留觀隔離病區醫護人員)

  有一種脊樑不甚顯山露水,關鍵時刻總是卓犖支撐;有一個民族平時韜光養晦,苦難降臨總能同仇敵愾。

  戰「疫」雖還未決戰決勝,但已曙光在前。河南聖德醫院和880萬老區兒女共同交出的高分「答卷」,守護著河南「南大門」,一定能讓信陽大地早日走出陰霾,迎來春暖花開。

(本文轉載於【聖德國際醫院】,經【凱升融媒】編輯,轉載此文請標明原作者,保持文章完整性。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g-J13AB3uTiws8K-cq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