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共享廚房的吃相為何不香?官方稱贈款未支出,仍難解公眾質疑

2023-04-16     瑜說還休

原標題:慈善共享廚房的吃相為何不香?官方稱贈款未支出,仍難解公眾質疑

近日,鄭州一家所謂「共享廚房」的慈善公益事業,遭到了公眾的廣泛質疑——比如所謂「共享廚房」接受了數十萬的捐贈,但其並非免費的公益活動,且共享廚房的使用費用,竟比市場化經營的商家還貴;以及對其住房、用車及捐贈財物去向的質疑等。

對此,鄭州官方發布了關於「共享廚房」相關情況的調查通報,在這份通報中稱:

經查,「共享廚房」合伙人張某某家庭名下有90.2平方米小產權房一套、40.52平方米小公寓一套,分期付款購買白色馬自達3轎車一輛。社會愛心人士贈予款額579888.25元,款項保存在銀行卡、微信及支付寶中,均未支出。贈予的米麵油等生活物資正在清點中,當事人已停止接受各類社會贈予。對社會愛心人士贈予的款物使用情況,將依法依規進行監督監管」。

……

不過,當這個美好的慈善故事,最終卻塌房變成了一場事故時,即使有了這一官方的調查情況發布,但顯然仍未能完全解開公眾的質疑:

其一,在官方的調查中,並未回應張某某的「共享廚房」是免費使用還是有償使用——如果像傳言的那樣是收費使用,則是否真的存在高於其他商業廚房的使用費呢?

不回答或澄清這一問題,就無法回答所謂的「共享廚房」之性質——是免費或低費用的慈善性質?還是收費、甚至是高於同類型商家的高收費謀利項目?

如果像傳言的那樣,其不僅是收費,且還高於市場化商家的費用,則這顯然就是一種「偽慈善」了!——因為,張某某一方面手握慈善捐款數十萬,還有很多慈善物資,但另一方面,卻賺著比市場化經營還高的使用費,這就顯然違背了相關慈善法規,是一種褻瀆慈善精神與法律精神的惡劣行為了!

其二,官方調查通報中稱:張某某的「共享廚房」接受的57萬多元捐款「均未支出」,但這一點上,也極為令人質疑!

一是你既然接受了愛心人士的捐款,為何一直未予以使用?這豈不是一種違規做法,且違背了捐資者的本意和本心——相反,張某某如果一方面接受捐款不用,另一方面卻借慈善之名收取高於市場化經營的使用費,這不明顯是在欺騙捐資者和公眾嗎?

二是捐款「均未支出」的說法,又如何能讓公眾相信呢?——比如,其或許已經支出了,但當事件爆發後,再拿別的錢墊上,這是不是也可以製造出「均未支出」的假象?況且,帳上有錢,就代表沒有支出過嗎?顯然,這方面的通報說明,也很難令人心服口服了。

三是張某某幾乎每年都要宣傳一次經營困難——此後獲得捐助後繼續經營,這次又是貼出關門告示稱經營9年無以為繼——但最終查出竟然有57萬多善款未使用?這豈不是自相矛盾嗎?

慈善,當然是好一大事;其中個人化的慈善項目運作,雖然也極為重要,但仍要嚴格管理與監管,否則的話,當慈善中出了差錯與問題後,反而給慈善事業帶來的打擊更大,如果因此涼了慈善人士及公眾的心,就會對慈善本身傷害極大。

所以,對於慈善事項,還要是按照相關慈善法規行事,像這家「共享廚房」出了事後,才去公布相關詳情和數據,顯然是大大地被動了一步。

比如,4月14日,張某某回應質疑稱,「愛心物資和款項已經清點出來,正在向河南省慈善總會申請公益慈善帳戶,將專款專用」——那公眾不免質疑,數十萬的捐款,此前為何沒有申請慈善專用帳戶呢?這顯然說明,慈善款物,一定要依法專款專用的方式管理與監管,而不能像現在這樣,讓本有著慈善美名的「共享廚房」的吃相,變得不僅不香,且還有點吃相難看了吧?

如果像韓紅慈善基金會那樣,哪怕是一包方便麵都要及時公布收支情況,同時還能接受公眾、專業機構及監管部門的審計、審查,這樣才能真正贏得公眾的信任,引導和促進慈善事業的向好、向上發展!【原創評論:瑜說還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dcd33b46b8808b4f68318b0f9c55c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