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糧食供給充足 市民不必囤積糧食 預計後期不會出現糧價大幅度上漲情況

2020-04-08     勞動午報

2020-04-07 作者: 來源:

本報訊(記者 李婧)「我國糧食供求總體寬鬆,北京市糧食供給充足、儲備到位,能夠滿足消費需求,市民不必集中採購和在家中囤積糧食。」北京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德奇昨天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糧價目前基本平穩,我們預計後期不會出現糧價大幅度上漲的情況。」

王德奇表示,近年來,北京市與黑龍江、吉林、河南、河北、山東等7個主產區,建立了良好的糧食產銷合作關係,政府之間、部門之間、企業之間通過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等方式,不斷鞏固和拓展糧源供給渠道。北京首農食品集團在外埠建立了多處糧源基地,「一手糧源」的掌控能力接近全市消費量的70%。同時,疫情發生以來,北京市內骨幹加工企業及時復工復產,增加產量和市場投放量,50%的米麵可以在市內加工企業生產。北京周邊地區加工企業較多,能夠實現從原糧到成品糧的快速轉化。除正常貿易渠道外,政府通過定向銷售和公開競價交易等方式投放儲備原糧,保障加工企業原料供應。另外,北京是「北糧南運」的重要物流樞紐。糧食總供給大於糧食總消費,在北京落地的糧食中,除滿足本市需求外,還有20%的糧食在京中轉流入外省市。小麥主要來自河北、河南、山東等地。稻穀主要來自東北三省。糧食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糧食物流體系健全,糧食流通效率更高。

(下轉第4版)

(上接第1版) 加上首都的特殊地位,對全國各地的名特優產品吸收力較強,糧食品種更加豐富。

王德奇介紹,我國糧食總產量連續5年穩定在6.5億噸以上。北京市地方糧食儲備相當於6個月市場供應量,若加上其他性質的糧食,北京轄區內糧食庫存相當於10個月的市場供應量。疫情期間,成品糧儲備量由15天增加到36天的市場供應量。再加上企業的商品庫存,全市成品糧庫存相當於48天的市場供應量。市、區兩級政府都有糧食應急供給預案,全市共有800多個應急供應網點,配備了必要的應急運輸、配送能力,能夠確保應急狀態下的糧食有效供給。

針對近期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蔓延,部分國家禁止糧食出口的情況,王德奇表示,近三年來,北京市糧食進口數量不大,主要用於品種調劑。2019年實際進口糧食只有12萬噸,國際市場糧食形勢變化對北京糧食市場影響有限。

「從北京的情況看,2019年全市糧食價格指數低於全國平均值,連續多年糧食價格漲幅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王德奇說,「從整體看,價格基本平穩,同時各級政府都高度重視保供穩價工作,我們預計後期不會出現糧價大幅度上漲的情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c7YV3EBiuFnsJQVRwh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