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市第七人民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中醫師徐立宏介紹,慢病是以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惡性腫瘤等疾病為主的慢性疾病,已成為我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目前慢性病導致的死亡占我國總死亡85%,疾病負擔占總疾病負擔70%。就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病例看,慢病人群感染後病情較重,因此慢性病的防治尤為重要。目前我國的慢病人群以老年人為主,因疫情影響,就醫不便,慢病患者如何從飲食起居等方面管理好自己?
1. 飲食要保證營養均衡,避免過度油膩,戒煙戒酒。宅在家裡,運動少,多吃一些粗糧、蔬菜,並適當對腹部進行按摩,防止便秘。晚餐儘量安排在17點以前,以清淡為主,不能過飽。
2. 疫情期間不能出門,也要保持規律作息習慣,每天早睡早起,中午可以適當安排午睡。保障良好的睡眠,才能精力充沛,提高免疫力。
3. 長期居家難免心態不佳,春季正是木旺之時,容易出現煩躁易怒,要保持輕鬆樂觀的情緒,切忌大喜大悲、情緒劇烈波動。
4. 根據自己的體力及病情,堅持適度的運動,比如慢步,打太極拳、八段錦等,中醫認為「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不活動,不利於疾病的康復。
5. 不能隨意停藥,經常監測自己的血壓、心率、血糖等。對於心血管患者注意監測尿量、體重,如果尿量減少,體重增加,乏力加重,應警惕心衰。
慢病患者大多伴有失眠、便秘等情況,一些簡便易行的中醫方法,可以改善症狀。
1.平時心思重,易焦慮失眠的人群,可以經常用百合、合歡花、玫瑰花沖泡代茶飲。
2.老年人多數氣血虧虛,出現入睡困難,易醒,乏力等症狀,可以多食山藥,大棗,酸棗仁等。
3.很多老年人夜尿多,影響睡眠,平時多食黑米、黑豆、黑芝麻等食物補腎,也可以用艾葉泡腳。
4.對於高血壓,伴有便秘的患者,可以選炒決明子10克,冰糖10克,沸水沖泡代茶飲。
人口老齡化、社會現代化,不良生活方式及生活壓力大,這些因素致使慢性病發病率持續上升,慢病的防治更加重要。
中醫藥對慢性病的調養有獨到的特色,中醫通過辨證論治,遣方靈活,一方多藥,多靶點整體調整,並有簡便易行的多種手段,比如按摩、艾灸、拔罐等非藥物療法,來重視調養身體,顧護正氣,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達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編輯:丁卉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王禹哲
小編說:
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祝各位每一天都心懷美好,遼寧掌上健康願陪你一路同行!感謝關注,期待分享!
本平台原創作品如轉載請註明出處,合作事宜請加QQ號:455919213,或撥打電話:22690836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Y6FenEBnkjnB-0zFL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