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日,烏茲別克總統伊斯蘭·阿卜杜加尼耶維奇·卡里莫夫去世。普京聽聞消息後,不僅親自前往烏茲別克拜謁了卡里莫夫的陵墓,而且還在陵墓前下跪,這是怎麼回事呢?
卡里莫夫又被稱為「孤兒總統」,這和他悲慘的身世有很大關係。
1938年,卡里莫夫出生於烏茲別克的撒馬爾罕市一個普通家庭,他的父親和母親分別是烏茲別克人和塔吉克人,父親靠做工養活一家人。
不幸的是,二戰爆發後,卡里莫夫在戰火中失去了父母,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
二戰勝利後,可憐的小卡里莫夫被送進了蘇聯創辦的孤兒院。在那個時候,像他這種戰爭孤兒並不少見,蘇聯也很重視他們的生活和教育。這樣一來,卡里莫夫的生活才得以安頓下來,並且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人生的磨難早早讓卡里莫夫知道了生活的艱辛,同時他也深知,如果沒有蘇聯,他多舛的命運只會凶多吉少。所以他對蘇聯有著很深的感情,並因此迸發了立志報國的決心。
卡里莫夫中學畢業後,順利考入中亞工業學院。隨後,他又到塔什干國民經濟學院繼續深造,並獲得經濟學副博士學位。
1960年,22歲的卡里莫夫被分配到塔什干農業機械廠工作。初入社會的卡里莫夫對工作投以了無限的熱情。他在工作中一絲不苟的態度,很快就獲得了領導和工友們的一致好評。而他也憑著過硬的技術能力,很快就升任為助理工程師。
適逢塔什干契卡洛航空工業聯合企業缺少技術人員,於是技術過硬的卡里莫夫,被調到那裡擔任工程師。
塔什干契卡航空工業聯合企業是蘇聯最大的飛機製造廠,經常會有蘇聯高層領導前往視察。也正是這層原因,卡里莫夫接觸到了不少重要領導,這也為他後來進入仕途積累了重要的人脈關係。
1964年,卡里莫夫加入蘇共,並積極參加黨內活動。1966年,卡里莫夫被調入烏茲別克共和國國家計劃委員會,先後擔任處長、科學與新技術推廣司主任專家和司長等職務。
由於卡里莫夫是從基層一步一步幹起來的,再加上他本來就有過硬的專業水平,因此他平步青雲,到1983年的時候,已經官至烏茲別克共和國財政部長了。
戈巴契夫上台後,非常重視年輕幹部的培養。45歲的卡里莫夫再次獲得提拔,擔任了烏茲別克共和國部長會議副主席兼國家計劃委員會主席,成為了國家的二號人物。
1989年,卡里莫夫被任命為烏茲別克共和國中央第一書記。1990年,戈巴契夫將蘇聯政體改為總統制,並擔任蘇聯總統。也就在這一年,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紛紛仿效。於是,原有的中央第一書記就成為了總統,這其中也包括卡里莫夫。
當時,加盟共和國的總統們迫切希望獨立,建立主權國家,其中又以俄羅斯總統葉爾欽鬧得最歡。
戈巴契夫當然不願意看到蘇聯分裂,所以他先後採取了武力威脅、經濟封鎖和政治勸誘等手段。但此時的蘇聯,已經不再具有威懾力,所以蘇聯解體已經勢在必行。
不過,卡里莫夫對蘇聯有著深厚的感情,在其他加盟共和國強烈要求獨立的時候,他表現得卻非常小心謹慎,一直在靜觀其變。直到蘇聯解體後,卡里莫夫才不得不宣布獨立。
在解體後,烏茲別克也和其他共和國一樣,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蘇聯解體前,塔什干堪稱中亞第一大城市,因為工業發達,且能生產大飛機,被譽為「航空城」「工業之都」。
不過,在蘇聯解體後,由於經濟滯後,烏茲別克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留住高精尖技術人才,所以整個塔什干城市淪為「工業銹帶」。為了改變工業發展的尷尬局面,卡里莫夫在發展重工業的同時,也有意識地通過國有企業私有化的模式,對工業發展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和推進,特別是輕工業發展,更是給予了不少利於投資和生產的政策,從而讓經濟不僅得以復甦,而且有了穩定的增長。隨著烏茲別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提高,卡里莫夫在民眾中的威望也越來越高。
在內政上,卡里莫夫也一樣遇到了很棘手的問題,比如多民族問題,還有地域和利益集團的矛盾等。為了不引發內亂,卡里莫夫主張「強總統、象徵性議會」的治理原則。
早在烏茲別克獨立之初,反對派就指責他在成為總統的過程中有舞弊行為。卡里莫夫穩定了地位後,對這些反對派人士進行了打壓,從而加強了集權統治。
在外交上,卡里莫夫也曾傾向於親西政策。不過自從2005年的「安集延騷亂」發生後,卡里莫夫認識到,獨立國協國家相繼發生的「顏色革命」背後,都有美國的支持。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不能繼續親美疏俄政策。
於是,他修改了外交方針,先是要求美國關閉在烏茲別克的汗阿巴德軍事基地,並將部分境外媒體人員驅逐出境。
此外,卡里莫夫還積極發展與俄羅斯的外交關係。俄羅斯政府也態度鮮明地站到卡里莫夫政府一邊,幫助卡里莫夫迅速解決「安集延騷亂」帶來的各種問題,使卡里莫夫的政權再次得到鞏固,同時也讓烏茲別克避免了內亂。
不過,卡里莫夫在處理與俄羅斯的關係上,仍然保持著謹慎的態度。他為了避免和俄羅斯造成過重的軍事同盟色彩,2012年,他主動退出了莫斯科領導的「獨立國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
除了和俄羅斯建立良好的國際關係外,卡里莫夫還和我國一直保持了深厚的友誼。在他擔任總統期間,曾多次到我國進行外事訪問,增進了兩國之間的經濟合作和外交互動。
在卡里莫夫的領導下,烏茲別克雖然還不能算是中亞國家裡的領頭羊。但是國民經濟在緩步提高,人民安居樂業,因此他受到了人民的愛戴。而他也於2000年、2007年及2015年總統競選中,以高票獲得連任。
對於卡里莫夫一直占據總統高位,西方媒體對此頗為微詞。美國更是直言他會獲得連任,是因為烏茲別克的選舉「既不自由,也不公平,選民沒有選擇的權利」的表現。
2016年9月2日,卡里莫夫因突發腦溢血去世。消息傳出後,舉國哀悼,數萬人自發地走上街頭,為這位領導烏茲別克27年的總統送行。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得到消息後,也暫停了繁忙的事務,趕到烏茲別克撒馬爾罕,並以傳統的蘇聯禮儀,單膝下跪,為卡里莫夫的陵墓敬獻了一束鮮花。
普京評價卡里莫夫是「靈活的政治家」。他還表示,卡里莫夫的離世,是烏茲別克最重大的損失。同時他也強調,俄羅斯依然是烏茲別克最值得信賴的朋友。以後也依然會竭盡所能,支持俄烏關係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