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泊發現「沙漠米老鼠」,耳朵碩大,後腿發達,能跳1米多高

2022-08-09     動物速遞

原標題:羅布泊發現「沙漠米老鼠」,耳朵碩大,後腿發達,能跳1米多高

可能你沒有到過新疆,但對於「羅布泊」這個名字你一定不會陌生。自古以來,羅布泊就誕生了很多傳奇的故事,加上文學、影視作品的宣傳,讓這個地方更是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其實羅布泊是一個位於新疆東南部的湖泊,因形狀宛如人的耳朵,因此也被譽為「地球之耳」。

羅布泊本是塔里木河、孔雀河等眾多河流的交匯處,是中國第二大的鹹水湖,但後來因氣候變遷和在其他因素影響下,上游來水減少,最終導致羅布泊乾涸了,而今成了一大片鹽殼。

正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羅布泊地區雖然環境惡劣,人類難以生存,但是大自然的神奇之處正在於此,即便是如此乾旱的環境下,也有一些動物能夠在這裡繁衍生息。

位於塔里木盆地東部的羅布泊野駱駝保護區,屬於典型的極旱荒漠類型保護區,正是野駱駝的模式產地。除了野駱駝之外,保護區內還生存著野馬、叢林貓、塔里木兔、猞猁、雪豹、北山羊等眾多野生動物。

根據調查研究,保護區內已探明的脊椎動物就有78種以上。雖然不及南方一些氣候溫潤的地區,但在歐亞大陸腹地來說,已經算是野生動物資源豐富的了。

戈壁跳鼠現身保護區,被稱為「沙漠米老鼠」

羅布泊野駱駝保護區的工作人員近日在日常巡邏中,就發現了地球上100個最瀕危滅絕動物之一的「戈壁跳鼠」。

工作人員用手電照在地上,只見一隻耳朵碩大,後腿修長,呈老鼠模樣的動物,在地上快速蹦跳,看見有人走來時,快速向後跳走。

蹦躂了一段距離之後,發現人沒有跟上來,於是它便放緩了腳步,膽子也大了起來,開始在周圍覓食。這種像老鼠一樣的動物,就是戈壁跳鼠,在我國和蒙古國都有發現。

戈壁跳鼠的整體模樣跟老鼠差不多,身上的毛髮呈沙灰色或沙土黃,體型嬌小,成年之後也不過是30克左右,比起一般的老鼠來還小細小一些。

戈壁跳鼠最大的特點就是有一對大大的耳朵和長長的腿。它的耳朵碩大,跟身體完全不成比例,耳朵長度甚至超過了腦袋的長度,看起來十分顯眼。由於米老鼠形象也有一對大大的耳朵,所以它們也有「沙漠米老鼠」的稱號。

戈壁跳鼠的後肢十分發達,跟身體也極不成比例。除此之外,戈壁跳鼠的尾巴也甚長,且尾端有黑色和白色毛髮組成的毛穗。

跳鼠聽力發達,喜歡在夜間活動

嚙齒類動物,尤其是各種小型的「鼠輩」,絕大多數都是夜行性動物,它們一般在夜晚出來覓食,由於戈壁沙漠環境惡劣,食物比較匱乏,有時候它們甚至需要通宵達旦尋找食物。

生活在這裡的戈壁跳鼠容不得它挑食,所以呈雜食性,基本上植物的種子、嫩葉等等都是它們的口糧。

戈壁跳鼠還會捕食各種昆蟲,它們那碩大的耳朵,就是聽力的保障。戈壁跳鼠的聽覺很靈敏,能夠聽見周圍昆蟲所造成的細微響動,從而對其進行捕食。

跳鼠類基本上都有冬眠的習慣,靠冬眠來度過寒冷而灰暗的冬季。在冬季來臨之前,會囤積好脂肪,補充好身體能量,同時找一個安全、溫暖的地方,利用洞穴築巢。

跳鼠每年的一半以上時間,都是在冬眠度過的。整個冬眠期間,它們不覓食,靠體內貯存的脂肪維持生命。

為了節約能量,在冬眠期間心跳和呼吸都變得十分緩慢,同時體溫也會有所下降。大約每兩個星期左右,會醒來一次,專家們猜測醒來的目的可能是小便。

一蹦一米多高,能在空中急轉彎

跳鼠顧名思義就是跳躍能力很強的一種鼠類,戈壁跳鼠發達的後肢,使得它極擅長跳躍,平時就跟袋鼠一樣跳著走。

別看它是一個小不點,但奮力一蹦的話,高度能達到1米左右,距離可達2米遠。戈壁跳鼠一般在開闊景觀地帶上活動,這樣的地形中,有利於它們發揮跳躍能力,一般的捕食者還真難以捉住它們。

不過儘管它們能逃離得了天敵,但卻居住環境極容易遭到破壞,所以種群現狀很不樂觀。

如果你單純地認為戈壁跳鼠只是跳躍能力很強,那你就錯了,實際上它們不光跳得高、跳得遠,還會在空中轉向,這個可是高難度動作,就連素來以擅長跳躍聞名的袋鼠都辦不到。

戈壁跳鼠之所以能夠在空中完成轉向,主要依賴於它們那長長的尾巴。當它們在空中的時候,如果發現前方情況不對,就會以甩尾的方式,獲得一個轉向力,然後改變行進的方向。

這招在它們的生活中至關重要,尤其是面對天敵時,是保命的法寶。

可能很多人是第一次聽說這種小動物,這也難怪,畢竟它們無論是顏值還是名氣,都遠遠無法跟大熊貓、雪豹之類的動物相比,以至於都成了全球100個最瀕危滅絕動物都很難引起人們的關注。

其實仔細看的話,這些「沙漠米老鼠」的模樣還挺招人喜歡的,大大的耳朵,長長的尾巴,豬鼻一樣的鼻子,它們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數百萬年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9096c30c53cbf21146e1fe97c0c3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