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救災品來源地與接收地相同,生產商還是北京紅十會常務理事

2023-08-08     瑜說還休

原標題:巧合?救災品來源地與接收地相同,生產商還是北京紅十會常務理事

最近,北京紅十字會為救災發出募捐,但不少人只捐1分錢,確實具有很大的反諷意味;紅十字會隨即調整最低捐款額為1元——但這個小小的細節,卻反應出這家慈善機構贏得公眾信任度的降低,已是一個不爭事實了。

這顯然與當年的「郭美美假借紅會誇耀案」有關,但郭美美已因有關紅會的造謠等原因兩次進去了;那麼,公眾對紅十字會的信任度,為何仍未見底後提升呢?

這還與此後所謂的紅十字會人員年薪40餘萬元的謠言等有關,當然更與個別紅十字會的一些負面信息大有干係!

而就在「0.01元捐款」風波過後,網上又傳出與當事一方的北京紅十字會相關的一個事件:

網傳北京紅十字會常務理事季連旭,他是北京五木服裝法定代表人,名下企業多達十家。而有人卻發現,北京紅十字會備註為「北京五木服裝用於救災救助的物資(尚不清楚這批物資是捐贈物資,還是從該公司採購的相關物資),但巧合的是(或者說蹊蹺的是),這批物資的接收地,恰好又是所在地同為通州區的張灣鎮!

紅十字會的相關物資來源地與接收地完全一致,是不是有點兒奇怪呢?除非,這批物資要麼是五木公司所捐贈,或是其接受紅十字會的物資定做;同時,公司負責人因同時又是紅十字會的常務理事,所以紅十字會又將此公司作為慈善物資的儲備倉庫地,否則,就很難說不存在一定的問題了吧?

當然,此事似乎跟北京紅十字會的關聯性不是太強——則我們不妨「以最壞的惡意揣測一下」其中的可能性:

其一,如果北京紅十字會不能證明這批物資從來源到最終去向,是到了需要被救災者的手裡,那麼,就很可能說明這批物資就從來沒離開過該公司。

那麼,這就有一種可能,這批物資只是從報表上過了一下手續、做了一下手腳,其實是「兵馬未行、糧草未動」,這樣就能讓企業能以「捐贈」為名「逃稅避稅」了吧?或者,以此慈善之名,獲得相關的政策優惠、政府補貼了吧?

其二,如果這批物資是北京紅十字會採購的救災物品,這顯然就是紅十會本身存在問題了!

很多人指出這批救災物資的價格上,明顯超出市場批發價——如一件體恤310元;以及北京紅十字會公布的「家庭救助單元箱」採購價為705.5元/箱,可是,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工作人員給出的說法卻是,每個家庭包的標準採購價是300元/套,為何二者相差了一半還多的價格呢?

且不說價格是否存在問題,只言紅十字會採購的救災物品,為何定製廠家與接收物資的地址完全一致呢?——要麼,這批定製於當地的救災物資,是該位來自於當地的紅十字會常務理事要求,必須捐給他本人所在的鄉鎮嗎?否則,就必然存在問題了!

面對如此洶湧的網絡質疑,作為當事人的北京紅十會顯然不能採取「駝鳥策略」,只有越早回應,越能公開透明地回答問題,才能撥雲見日,見到真相!

如果沒有問題,紅十字會就有理有據地說清原委,才能獲得公眾的理解與信任;如果存在問題,那就公開認錯並道歉,更要進行問題處理,才能取信於民,才能讓我們的紅十字會的形象樹立,人們才不吝於慈善之心,才不會玩什麼「只捐0.01元」錢的反諷遊戲,才不會將社會應有的慈善氛圍,給慢慢地遊戲得七零八碎、一地雞毛!【原創評論:瑜說還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2424bff07fddf99ce58542a0b3c05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