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量販要做火,沒那麼容易!

2023-05-26     新經銷

原標題:零食量販要做火,沒那麼容易!

導語:渠道愈加廣泛,線上線下都在「廝殺」,零食量販店想要成功絕非易事。

作者丨勾勾

近兩年,零食量販店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口味選擇和低廉的價格,似乎成為了一個新的風口。零食很忙、零食有鳴等品牌都已經跑出自己的模式,得到了資本的融資。

零食量販店大多開在社區附近,門店面積大多在100平方米以上,商品多以散貨的方式進行陳列,喜愛零食的消費者一旦路過,就會被其明亮的裝橫和琳琅滿目的商品所吸引,忍不住走進去逛一逛。商品本來就價格便宜,部分零食量販店還會定時開展促銷活動,吸引穩定客流。

很多人看到商機,湧入這個賽道。但由於零食量販店的利潤較薄,市場競爭者較多,開零食量販店並非易事。曾有多個經銷商向新經銷表示,他們開零食量販店並未取得預想中的結果。

經營者需要注意市場調研、選址、貨源和品牌宣傳等多個方面,對管理能力、供應鏈能力、選品能力等都有要求。同時,經營者需要對消費者有很深的洞察,持續關注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經營策略,以保持競爭力和長期穩定發展。

開單店和開連鎖可能在經營策略上存在差異。由於零食量販連鎖品牌不斷跑馬圈地,未來五年內可能是行業的主流戰場,所以,本文主要針對零食量販連鎖店進行分析。

為什麼零食量販店這麼火?

零售業從超市到電商,再到現在的零食量販店、折扣店等,每一次都是渠道的疊代。

上世紀90年代,隨著外資超市進入中國,超市業態取代了百貨業態,增大了供應量,為消費者帶來更多樣的商品選擇。

到了2010年,電商興起,為消費者提供價格更為優惠,收貨更為便捷的購物方式。

自2016年以來,超市大賣場這樣的零售渠道越來越衰落,零售渠道開始進入去中心化時代,湧現出了倉儲會員超市、社區便利店、特賣折扣店等多樣化的新型零售渠道,為細分人群提供性價比更高的購物渠道。

渠道更迭的同時,零售行業已從以商品為中心轉變為以人為中心。從最初的供應不足,到現在物質的充沛與豐富,消費者的選擇越來越多。僅僅是在產品上作文章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了,還需要在服務上下功夫,才能體現出差異化,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購物體驗。

具體來看,為什麼零食量販店會受到現階段大眾的歡迎?

1、休閒零食第四餐化

首先是休閒零食整個行業對於消費者越來越重要。休閒零食市場逐漸展現出「第四餐化」的高頻、剛需特徵,且消費者的口味和喜好不再是單一的維度。零食量販店在這種環境下應運而生,滿足了消費者購買小份、多樣的零食需求。

在過去幾年裡,該市場規模呈爆髮式增長,成為規模超過萬億的黃金賽道。從2016年的8224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14015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1.3%。

對於休閒零食來說,如今正在滿足消費者更多維度的需求,包括情感需求、享樂需求、健康訴求等。這些需求決定著休閒零食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2、零食量販店自身優勢

其次是零食量販店相比其它零食渠道具備自身優勢。圍繞消費者的體驗,抵不過「多快好省」四個字。零食量販店的品類多、價格實惠,門店布局多在社區附近,離消費者距離近,這些都是能夠吸引消費者的關鍵點。

品類多:

零食量販店出現之前,良品鋪子、來伊份、三隻松鼠等品牌專營店,銷售的多是自家產品。而零食量販店與不同品牌商合作,擁有更加豐富的SKU,並以散裝為主,琳琅滿目的小零食對消費者構成吸引力。

傳統的綜合日用品小店由於門店面積和貨架容量等限制,出售的零售商品通常只有少數幾十種;大型商超雖然擁有數萬個SKU,但具體到零食的品類數量仍然比不上專門出售零食的垂直店鋪。

價格優:

價格方面,零食量販店也比較實惠。比如零食很忙一瓶可樂賣2.3-2.4元,KA商超賣3.5元,美宜佳賣4元。據窄門餐飲的數據顯示,零食量販店的客單價為38元,而良品鋪子、來伊份和老婆大人則分別為56元、61元和70元。

這些年,下沉市場的消費需求被挖掘出來,零食量販店的性價比優勢也適合在三四線城市發展,這也是零食量販店具有市場潛力的其中一個原因。

圖:華安證券

距離近:

在場景選擇上,一項數據顯示,80%的零食量販店都開在了社區周邊。社區離消費者更近、擁有穩定人流等優勢。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大家更傾向於在生活半徑內消費,人流也聚集在社區附近。

同時,國家政策也在推動社區生態的發展,小區標準化配置程度日益提高,底商生態也趨向成熟。在社區團購、生鮮電商等業態紛紛進駐後,社區商圈已經成為零售連鎖品牌爭相進駐的熱門地點。可以說,社區業態的日益豐富,為零售量販店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發展場所。

作為正餐的補充,零食通常是人們購物時的最後一站。零食集合店距離消費者越近,就越能方便消費者購買。另外與商場店或步行街店相比,社區店的租金要低得多。根據華創證券研報,開在社區點位附近的零食量販店,價格比傳統渠道要低25%-30%。

除了能夠更好的滿足消費者對零食的購買需求,零食量販店也滿足了供應端零食廠商對於渠道的需求。

零食量販店通常採用小批發方式與廠家合作,購買白牌和貼牌產品以獲取利潤。相應的,零食量販店的興起也為一些小型廠家提供了發展機遇。

社區團購興起時,一些團長專門選擇售賣白牌產品,因為有團長背書,這類產品的銷售量也有所增加。類似地,達人帶貨也是基於消費者對達人的信任,可能會考慮購買此前並未關注過的產品。顯然,渠道的力量已經不同往日。

白牌和貼牌產品通常無法進入大型超市或商場銷售。品牌零食店相當於為白牌產品開闢了另外一個銷售渠道。知名零食製造商也可以藉助零食量販店進行線下的規模擴張。比如鹽津鋪子,至今已與零食很忙、零食有鳴、老婆大人、糖巢、零食優選等主流量販零食品牌達成合作。

零食量販店可以滿足消費者與供應廠商兩端的需求,或許可以說明該業態具備很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降本增效

維持零食量販店長久不衰!

零食量販店是一門薄利多銷的生意,盈利靠的是低毛利高周轉。壓低價格的同時降低毛利率,因產品矩陣和性價比優勢吸引客流,以此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

以零食很忙為例,門店內SKU達到1600個,有研報顯示,該品牌平均日銷能夠達到13600元,選品上兼顧鹽津、甘源等引流品牌及毛利率高的白牌產品,門店盈利能力能夠達到8%左右,單店模型基本跑通。

根據中信證券的數據,零食折扣店總部的毛利率約為8%至9%,凈利率約為1%至2%;終端零食折扣店的毛利率約為18%至20%,凈利率約為6%至7%。雖然零食集合店的客單價僅為傳統零售店的一半,但客流量是後者的九到十倍。

零食量販店的優勢在於品類多且性價比高,但是在消費者定位、產品品類、售賣方式等方面的可差異化程度可能不高。因此想要長遠發展,實質在於將效率做到極致。在各個環節上降低成本,例如優化庫存管理、降低運輸成本和人工成本等方面。提高效率,減少浪費,優化整個零售過程。

那麼,零食量販店怎麼做到降本增效,實現長遠發展?

我們將其發展分為兩個階段,從0到1階段,是生存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做好資金規劃,打造單店模型,平衡成本與投入;當單店模型得到驗證後,進入1到100的階段,這時候就要加強後端供應鏈的能力,以確保門店複製順利進行。

在這個過程中,頭部品牌已經在縮減成本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零食很忙告訴新經銷:

一是通過規模體量,直接對接國內一線食品廠商,縮短整個流程交易的環節降低採購成本;二是憑藉「零帳期的現金採購結算」,不收取諸如入場費、促銷費、陳列費等任何後台成本,在供貨市場擁有了議價權;三是通過高效的物流體系,降低物流成本及損耗。

1、直接與廠家對接 去除中間環節

具體來看,零食量販店進貨時,直接與廠家對接,去除傳統渠道中所需的中間環節,可以使供應鏈更加高效,既減少缺貨、延遲交貨等問題,同時也是一個有效降低成本的方法。此外,直接與廠家合作還可以保障供應穩定性。

圖:華安證券

不過,對於剛入局者來說,接觸的可能多是中小廠商,如果想要直接對接品牌方的話或許有些困難,需要具備一定規模優勢,或者作為業內人士本身具有品牌商資源。

2、不收取供應商冗雜費用 獲得議價權

以往的實體零售業,例如超市,通常會向供應商收取進場費、陳列費等各種費用,這使得供應商可能需要提高價格來確保自身利益。但零食量販店不向供應商收取各項冗雜費用,反而獲得議價權,並從中獲得更多的利潤。

3、開放加盟分攤成本 建立物流體系

此外,除了以上幾個方面,目前市場上的零食連鎖量販店,大多選擇加盟或「直營+加盟」的模式進行擴張。在驗證單店模型之後,他們可以與加盟商合作共享成本,或採取其他方式來分攤一些運營成本。門店越多,越密集,也有利於降低物流成本,為自身創造更具競爭優勢的環境。

經營者也可以選擇自建物流體系,自主選擇物流模式和運輸方式,掌握配送時間,提高配送效率。

打造零食量販帝國

這些能力必不可少!

要做到以上所述並不容易,經營者需要具備哪些能力?一是選品,二是供應鏈穩定,三是管理。管理層最好有零售行業的經驗,或對該行業有比較深刻的洞察和了解。另外,品牌要向外埠擴張,需要摸清不同地區消費者的需求,具有適應全國化發展的能力。

1、選品與質檢

以零食很忙為例,他們的定位一直很清晰,走「好吃不貴」路線,為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為了找到符合標準的品,零食很忙先是到各地的源頭工廠去調查,評估安全、質量等方面,然後再把選購來的零食一一進行試賣。

有些消費者會看重第一印象,如果第一次進店時感覺不好,後期可能就不再光顧了。品質把控上,可以參考下良品鋪子,即便發展了多年的代工模式,也不能100%杜絕食品問題。可見,零食量販店要在保障豐富的SKU的同時,保障產品不出問題,並非易事。

也就是說,選品方面要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產品篩選,最好與符合標準的供應商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以確保產品的穩定供應,才能從全球範圍內挑選出品質優良,受到當地消費者喜愛的零食產品。

2、供應鏈建設

與供應商構建良好關係的同時,需要確保能夠及時、準確地獲取到所需商品並將其分發到各個門店。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供應鏈系統,包括與供應商的合作、倉儲物流、庫存管理、配送等環節。同時,還需要對市場需求進行預測,並及時調整採購計劃和庫存管理,以避免商品滯銷或缺貨的風險。

圖:零食很忙官網

零食很忙分別在長沙、衡陽、南昌、荊門建設了物流倉儲中心,其中長沙總倉可實現日均30萬件的吞吐量。供應鏈的高效運行,可以實行全國門店24小時配送到店的需求。倉配物流體系的建立,為零食很忙的全國性擴張提供了支撐。短短几年,零食很忙的門店數量已經達到了2000家。

3、內部管理

當然,無論是產品的選擇,還是供應鏈的建設,亦或是門店的運營等,實際上都與內部管理有關。

高效的管理才能達到真正的降本增效,零食很忙奉行廉潔政策,加盟商、供應商來公司談生意不需要考慮人情世故,對公司整體發展有利。再以同樣火爆的茶飲行業為例,如果管理不到位,個別門店就會發生食品安全問題,影響整個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

隨著渠道愈加廣泛,線上線下都在「廝殺」,房租、人工成本愈加高昂,經歷過疫情之後,消費者更加追求性價比,同時又強調個性化、高品質,零售生意變得越來越複雜。

零食量販連鎖店身處其中,雖然看起來門檻不高,但也需要考慮方方面面的事情。市場上比較有名氣的幾家量販零食品牌的創始人,都具備零售行業的相關經驗,這可能是促使他們成功的因素之一。

據媒體報道,零食很忙創始人晏周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的樂爾樂連鎖特價批發超市的加盟商,而樂爾樂的特點就是整體資產周轉比較快,與零食量販店有相同之處;零食有鳴創始人李澍雨有十幾年的線下連鎖品牌店經驗;趙一鳴零食創始人趙定,戴永紅創始人戴永紅,都是賣炒貨起家,後入局了零食店賽道。

曾有兩家零食品牌的工作人員對新經銷談到過,他們的企業都具有零售行業的基因,創業初期就有品牌商的資源,其中一家還具備自身的物流體系,使得零食量販店的生意進行得更加順利。如果對零售行業不甚了解,前期準備時一定要做好充足的調查。

寫在最後

儘管休閒零食市場具備很大的發展潛力,但真正走紅的品牌卻並不多見。相較於傳統形式,零食量販店作為行業內的一種全新模式,想要取得成功也絕非易事。

圖:華安證券

當前,量販零食品牌集中度不高,分散在各個區域,比如零食很忙主力在湖南,零食有銘的基地在四川,糖巢的大本營在福建等。隨著各個品牌規模的擴張,競爭壓力也倍增。據媒體報道,有些地區的零食量販店已經出現了閉店潮。

越是如此,越要做好準備,謹慎嘗試,確保自身實力不可或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15648d5149123eee819dcc1766697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