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9月23日,蔣介石在廬山公開承認中共合法地位。
地點:
廬山
類別:
政治
《申報》 1937 年 9 月 23 日
1937 年 9 月 22 日,中央社播發《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9 月 23 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對中國共產黨公布國共合作宣言的談話》,指出團結禦侮的必要性,公開承認了中共的合法地位。《國共合作宣言》和蔣介石談話的發表,標誌著以第二次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在《九江歷史上的今天 · 6月8日 · 廬山談判與第二次國共合作》中,講述了 1937 年 6 月在廬山進行的國共合作談判。
1937 年 2 月至 8 月,國共之間高級別的談判進行了五次,分別在西安、杭州、廬山、南京舉行,其中在廬山的是第三次和第四次。首次在廬山舉行的談判中,周恩來與蔣介石進行了多輪面對面密談。這次談判在爭吵中結束,雙方都在漫天要價,但後來也就地還錢了,基本確定了八路軍的編制規模這一最重要的問題。
7 月 4 日,國共雙方準備進行第四次談判前,周恩來起草了《中國共產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7 月 7 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抗日形勢陡然生變。7 月 14 日,中共代表團(周恩來、博古、林伯渠等人)從上海抵達廬山,隨即向蔣介石提交了宣言,15 日開始國共第四次暨第二次廬山談判。
1937 年 7 月,周恩來(左四)等人赴廬山談判 圖源:國家圖書館
談判的前兩天,雙方在紅軍改編後的指揮權等方面爭執不休,難有進展。後來蔣介石的態度發生了很大改變,這是由於中日全面戰爭已迫在眉睫,全國各黨派、民眾都希望兩黨儘快全面合作以發動全國抗戰。
7 月 16 日上午,由蔣介石、汪精衛邀請150 多名國內知識界人士和社會名流參加的「廬山談話會」在廬山圖書館舉行,在與會代表的催促下,蔣介石几經猶豫,終於在 17 日上午發表的長篇演講,表明了啟動全民抗戰的決心(見《九江歷史上的今天 · 7月16日 · 廬山談話會與抗日聲明發表始末(上)》)。
當天下午,蔣介石第一次出面與周恩來談判,他的態度雖有改變,雙方仍在改編後的部隊指揮權和人事安排方面進行激烈的爭執,但談判總體來說有較大進展。19 日,蔣介石決定公開宣示政府立場,20日,全國各大報紙刊出「廬山抗日聲明」,全面抗戰就此啟動(見《九江歷史上的今天 · 7月17日 · 廬山談話會與抗日聲明發表始末(下)》)。當日蔣介石離開廬山赴南京,周恩來等人也前往上海,
抗日聲明的宣布,意味著兩黨必須儘快合作,某一方若是堅持不讓,也會受到社會輿論的壓力。
8月21日,國共兩黨談判代表右起:朱德、周恩來、黃琪翔及夫人郭秀儀、葉劍英、張群 圖源:維基百科
國共第五次談判於 1937 年 8 月在南京舉行,雙方就就合作抗日達成了全面共識。
「八一三」事變爆發,淞滬戰役打響,再不達成共識就別談了。由於本次談判不在九江進行,故本文不再做更多介紹。
1937 年 9 月 22 日,中央社播發《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這一由周恩來起草的合作宣言是中共一直要求國民黨公開發表的,它通過正式的、官方的渠道向全國人民宣布了中國共產黨的對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態度。作為回應,9 月 23 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對中國共產黨公布國共合作宣言的談話》,公開承認了中共的合法地位。《國共合作宣言》和蔣介石談話的發表,標誌著以第二次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申報》 1937 年 9 月 23 日
歷史教材中只提到宣言的名字,少有介紹它具體內容的。《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只有 1100 多字,內容通俗明了,茲錄其後半篇最重要的內容如下。出於可以理解的緣由,採用圖片方式:
《中國共產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 圖源:中國國家博物館官網
最後再說個軼事,筆者從某本回憶錄里看來的,記得不太準確,可信度讀者自行辨別。
話說合作之後,老大哥特別擔心這邊對統一戰線執行得不到位。1937 年 11 月,他派某位欽差帶著康老等人回到延安,並特彆強調「一切服從統一戰線,不要過分強調獨立自主。」
欽差嚴格執行老大哥的指示,甚至提出「統一指揮、統一紀律、統一武裝、統一待遇、統一作戰計劃」的六大綱領。反對這些綱領的教員一度被孤立,甚至本文中的首席談判代表也表態應該全面服從統一指揮,精誠合作。
事實給了大家血的教訓,人家就沒真心想跟你好好過,合作就是為了吃掉你。當然了,從一開始教員也不想合作。到底開始就是同床異夢,還是「我本來想對你真心但我知道你不會真心所以我才不真心的。」那筆者就搞不清楚了。
《九江歷史上的今天》是介紹本地歷史的系列短文,每篇選取有明確史料記載的發生在當日或當月的一個事件,配以相關的照片、新聞圖片和文獻書籍等影像資料,並對事件緣由及產生的影響作出適當的評述。由於筆者水平有限,資料殘缺,必有謬誤及取捨失當之處,誠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