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詐騙的蘇有朋,水深火熱…

2024-01-05     十點電影

原標題:被詐騙的蘇有朋,水深火熱…

轉載來源:十點讀書會(sdclass

騙術層出不窮的今天,詐騙事件早就不算新聞,但當受害者有上萬的政商界名流、明星演藝人,便不可避免掀起軒然大波。

前陣子曝光的一份金融詐騙受害者名單,知名演員蘇有朋赫然在列,還有許多台灣政商界名流,預估涉案金額高達448億人民幣,這起案件被媒體稱為「中國台灣史上最大詐騙案」。

事件發酵後,蘇有朋工作室回應:「繼續努力生活,太陽依舊升起!」

一向在觀眾心裡高智商人設的蘇有朋,這次也在金融詐騙局中栽了。

「明星那麼有錢,還會被詐騙分子利用。」沒錯,即便詐騙司空見慣,但現實提醒著人們,哪怕是套路如出一轍的詐騙手段,依舊有源源不斷對金錢懷抱渴望的人自願入局。

無論是普通人,還是更有錢、有身份地位的人,也不看學歷和智商,只要聽信了所謂的「保本高收益」「低風險高回報」,終究會淪為騙子的掌中之物。

詐騙宇宙,眾生平等

這起案件之所以被稱為「台灣史上最大金融詐騙案」,源自於其中令人嘖嘖稱奇的細節。

受害人數之多,高達1.3萬人;涉案金額之大,受害者預估金額2000億新台幣,摺合人民幣448億。

再加上受害者身份特殊,除了社會名流,其中不乏台灣本土的上市公司及外企,這幫每天和金融打交道的精明人這次也跟著翻了車。

更離譜的是,金額如此龐大的騙局居然延續了16年之久,直到涉案的澳豐金融集團發出一則輕飄飄的公告:無法繼續投資活動,自願放棄投資經營。

言外之意,集團宣布破產,投資人的錢全打了水漂。

回顧這場巨大的龐氏騙局,和此前普遍存在的投資詐騙沒什麼不同。集團專業的經理人通過各種渠道人脈拉入投資者。

其中一位投資者通過自己的叔叔投入四百多萬的嫁妝錢,經理人承諾投資兩年可以得到20%的收益,第一年每半年會給6%的收益。

半年期到投資者並沒有拿到約定好的錢,詢問時經理人則搪塞道,由於全球性反洗錢核查,所以到帳延遲了。

圖源@南風窗 受騙者與經理人聊天記錄

投資者沒有過多懷疑,可以想到的是這些投資者中不乏被朋友親人介紹投資,總覺得有保障。不僅如此他們自認為自己是通過稀缺的渠道獲得了投資名額,一般人壓根沒有投資資格。

帶著這樣的想法,直到APP打不開了,集團官宣停止破產,人們才意識到錢真的沒了。

有錢人被騙不過長個教訓,普通人被騙代價可就太大了。

在三五線人情往來濃厚的小城裡類似的信託理財,投資理財也把許多人大半輩子的積蓄都套進去。

他們中有的全家都聽信保本承諾,還可以得到年收益8%的高額回報,尤其在人情關係的介紹下更加信任,將錢全部投進去。

甚至許多人在高收益的誘惑下東借西湊想要空手套白狼,最後錢全打水漂還背了一身債。

投資者們以為錢進入資金池後為不同的項目投資,可實際上大部分投資者壓根不知道自己在投資什麼,直到暴雷才知道根本沒有投資。

一位網友道破龐氏騙局的核心:騙子不是要拿你的本金賺錢,他就是要你的錢,等資金池到達一定規模,立刻捲走,你前期拿到的收益都是新的入局者喂養的。

面對高收益,多數人選擇蒙住自己的眼睛,只記得高額收益,卻忘記高收益必定面臨高風險,而低風險高收益的好事註定是個騙局。

交易市場裡也存在二八定律,二賺八賠,20%的人賺錢,80%的人虧錢。然而,前者賺到的就是後者虧的,千萬別僥倖以為自己是那20%。

錢被騙走,眨眼之間

面對老套的龐氏騙局,有隔岸觀火的網友覺得:「沒錢的我很安全。」

雖然類似的金融投資理財詐騙,收割的人群確實是相對有點小錢,但千萬別以為沒錢投資就絕對不會受騙,日常生活中誘人入局的騙術遠比你想像得多。

前段時間演員孫藝洲發微博,懷疑自己差點被詐騙。

家裡收到快遞是一張蟹卡,以為朋友送的,按照上面的流程掃碼填信息,但不放心又上網查了一下才知道是新型騙局。

孫藝洲微博提醒新型騙局

評論區炸出許多收到一模一樣蟹卡的網友,這場蟹卡騙局已經有不少人受騙了。

上海的崔先生收到一個快遞裡面有一封自稱某購物平台的信和一張大閘蟹兌換券,信中說明這次中心隨機抽取用戶贈送價值500元的鮮活螃蟹提取卡。

快遞里的詐騙蟹卡

崔先生跟著卡片步驟掃了碼,彈出一個客服窗口,對方要求他掃碼進群,入群後管理員要求大家提供郵寄信息,並要求大家下載一款軟體完成任務後就會寄送。

快遞里的詐騙蟹卡

崔先生按照要求下載並完成刷單任務,支付一定金額可以獲得返利,並且返利一次比一次大。

直到最後一次,本金和返利都沒有再回到崔先生的戶頭,崔先生一看自己已經被踢出群聊,最終被盜刷2萬元。

崔先生打電話到購物中心求證才得知,根本沒有送蟹卡的活動。

這種詐騙手段類似於一些常見的刷單返錢,掃碼領福利,免費抽獎等需要你用手機操作的騙局。

無非是利用人們想占點小便宜的心理,輕鬆拿捏,騙錢跑路。

即便你不喜歡占便宜,騙子還有別的辦法,掌握你大量的個人信息,針對目標定製個性化「腳本」。

比如剛訂購機票即將出行的旅客:

黃女士在某出行平台上訂購機票,臨近出行日前兩天收到簡訊,簡訊稱機票因飛機故障航班取消,並留下可撥打的客服電話。

航班號、出行時間、個人信息全都對上了,黃女士毫不懷疑撥通電話,客服聲稱辦理退票後可獲得200元賠償金,需要下載某APP進行操作。

她剛下載好填入個人信息和客服提供的領取碼,銀行就發來了大額扣款通知,黃女士的錢已經被套走。

受騙者按照步驟填寫信息

比如大街上面善的路人:

謊稱自己手機欠費需要和你藉手機充值話費,這個人很可能正在用你的手機操作借貸軟體。

餐廳里,那個小心翼翼請求拿你手機寫好評的服務員,也有可能通過你的手機進行違法操作。

小紅書網友講述服務員用自己手機多次打開大眾點評

比如社交軟體上空虛的靈魂:

雪兒從山東農村考入211院校讀研,還入伍兩年,畢業後在一線城市銀行從事IT工作,月入過萬。

通過交友帖結識「高富帥」,對方展開追求,一步步讓雪兒在兩周內投入138萬元。雪兒以為遇上了相見恨晚的愛人,實際上對方只是蠢蠢欲動的獵人。

每一場成功的騙局背後,都是對一種情緒慾望的精準拿捏。有些指向人的貪婪,有些指向人的善良,還有些指向人的空虛。

無關學歷文化,身份地位,一旦你身上的突破口暴露,被騙就在眨眼之間。

術業專攻,騙子成精

防不勝防的詐騙手段之外,也有許多看似離譜的詐騙方式,被不少網友調侃嘲笑。

有一類槍決通知簡訊,簡訊內容大致寫著:

「您因信貸詐騙,缺席出庭,已通過「天網」定位具體位置,現已通知當地執法部門和司法人員攜帶槍枝帶隊,執行上門強制槍斃,14點前自行app結清全部欠款可撤銷執行。」

還有一類錯別字和符號連篇就像亂碼:

「【萊烏驛站】您好,感謝你領件超過10次。」

「xxx您好,由於您經常㘰咅經常在線。」

還有緊跟時事更新的名人求助:

看著這些離譜的詐騙信息,許多人都覺得騙子門檻太低,毫無智商,這一看就是詐騙。

可實際上,@江寧公安在線 曾解釋過這些看似離譜的詐騙簡訊。

不是騙子的智商不夠,這反而是他們深度總結經驗之後的策略。目的是提升效率,對潛在受騙者極高效率的篩選。

如果你一眼看出這是詐騙簡訊,那麼騙子不需要在你身上浪費任何時間。

像以往直接下載APP操作,受騙者有可能到某一步反應過來,導致騙局中途失敗,浪費人力和時間。

但只通過一條簡訊,騙子就可以輕鬆找到容易受騙的人,成精的騙子已經開始利用網際網路思維精準篩選用戶。

而對於智商、警惕性更高的人,騙子還有辦法。

從事財務工作的小王突然接到老闆電話,老闆要求立刻給供應商打2萬元,並以電子郵件的形式提供轉帳信息,小王轉帳之後才發現被騙。

騙子通過給老闆打騷擾電話的方式提取人聲,合成與小王的通話內容,完成騙局。

還有同學朋友線上借錢,打語音是本人的聲音,打視頻是本人的臉,這些騙子全都可以通過AI偽造,防不勝防。

受騙者中不乏高學歷,高智商的人,別管你是博士畢業,還是從事高新科技產業,亦或是社會閱歷充足,都有受騙的可能。

反詐民警說:「詐騙分子會為每個受害人量身定製劇本,根據你的回答,他們有相應的劇本來套你。」

所以你還沒有被騙,不一定是因為聰明,只是因為還沒遇上自己的腳本。

反詐知識的不斷普及確實讓許多人成功識破騙局,但有人在識破騙局後開始和騙子周旋甚至反擊,遭遇危險。

一位網友在搬家當天接到詐騙電話,對方操著蹩腳的普通話,套路都和網上詐騙一樣,網友識破後很生氣,怒斥騙子喪盡天良出來詐騙。

但當晚,已經搬到新地址的網友接到電話,叫她下樓取快遞,電話里的聲音和白天的詐騙電話完全一樣。

她立馬撥打保安電話,要求去查看有沒有可疑人員並且立即報警。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那些撥通你電話的詐騙分子,都掌握了你詳細的個人資料,你以為他們遠在天邊,也許他們近在咫尺。

永遠不要以為騙子很愚蠢,也不要認為自己很聰明。

網上曾流出一份詐騙筆記,上面詳細記錄詐騙流程,根據分類做了思維導圖,還羅列各種技巧方法,應對措施及話術。

你每天辛苦上班賺錢時,詐騙團伙正在共同施力,不斷優化詐騙方法,上課學習,琢磨如何騙走你的錢。

不要忘記,當你成為目標的時候,你是一個人,而你對面是一個龐大的詐騙團伙體系。

誰的勝算大,一目了然。

作為普通人,生活早已經不起風吹雨打,唯一能做的就是警惕再警惕。絕不隨意輕信,絕不隨便轉帳,絕不透露隱私信息。

真誠建議,請下載國家反詐APP。

歲末年關,又是騙子沖KPI的高峰時期!

轉發出去,提醒身邊人,謹防受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cad4c2dcf59f152fc9614673558c3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