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我是個蠻喜歡看生活類綜藝的人。
但最近看《家務優等生》時,我太想吐槽了。
這節目裡終於出現了表現最差的嘉賓——戴向宇。
在他身上,總算是看到中國大多數男人幹家務的縮影——
干點活,實在是太糙了!
掛個窗簾吧,每個掛褶都有自己的想法。
家裡常年敞開放著他的行李箱,用他老婆陳紫函的話說,一年八季都不會收。
更離譜的是,乾的那些家務更是老婆催三催四的結果。
主打的是「眼裡壓根沒有一點活兒」。
可以說,戴向宇以一己之力打破了電視機前所有女性對姐弟戀的濾鏡。
連陳紫函這種高情商、善於溝通的大姐姐,在看到戴向宇雜亂無章的充電線 時,都忍不住在鏡頭前流露出情緒崩潰的真實瞬間。
有錢的明星尚且如此,普通家庭遇到家務這個問題,更是雞飛狗跳。
為什麼關於家務活成了現在很多親密關係里,最薄弱且最不可言說的一環。
全都因為一個極其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事實——
「隱形家務」。
繁重的隱形家務
之前知乎有個近兩千萬閱讀的熱帖:
「為什麼男人眼裡都看不到家務?」
一位妻子的回答很有意思,她覺得男女對家務的標準不一樣。
男性是看不到「自己認為不必要」的家務。
而她的覺察背後,其實指向一個詞「隱形家務」。
她家裡這種「男性眼裡沒活」的現象,並不是個例,它出現在很多家庭里。
在這些家庭中,女性不僅承擔洗衣、做飯、打掃等,還要承擔很多不被看到的隱形家務。
比如垃圾桶不會自己套上新袋子、洗好晾乾的衣服不會自己回到衣櫥、用完的日用品不會自動補貨、洗好的床單也不會自己變得平整……
比如以廚房為例,背後那些隱性家務包括但不限於:飯後收拾除了洗碗之外,還有清理料理台、油煙機、灶台和地面;
以及操心:油鹽醬醋大概什麼時候會用完,提前買新的;還有仔細斟酌,哪個牌子哪一款會更好……
可這些數不勝數的隱形家務,一直被忽視、甚至是無視,一直是女性在默默承擔著。
隱形家務壓在媽媽身上的,不僅是身體上的負累,還有精神上的負荷。
哈佛社會學博士 Allison Daminger 將腦力層面的家務分為四個層級:
預計家事所需的工作,列出各種選項,從選項中找出最優解,監測最終結果。
通俗地說,每天擺在眼前那麼一大堆事,要考慮好優先級、安排好順序、儘量在最短的時間內多任務操作,完成儘可能多的家務。
這個消耗媽媽們心神的過程,同樣讓媽媽疲憊不堪。
隱性家務,沒完沒了地吞噬媽媽們的時間和精力。
而她們在獨自承擔的過程中,不僅很少得到讚美、沒有成就感;
甚至還會因為忙碌,被嫌棄效率低、磨嘰。
媽媽的負重前行背後
是爸爸的歲月靜好
在媽媽們負重前行的時候,有些爸爸們不僅看不見隱形家務;
往往還安於歲月靜好,甚至對媽媽們指手畫腳。
自己把家務想得太簡單,當被媽媽們指出來,還不耐煩。
與此同時,嫌棄媽媽們家務做得不夠乾淨、指手畫腳的同時,自己卻動都不動。
當被指出只會動嘴時,他們往往會獻出這季《再見愛人》里張碩的同款名言:
家務本來就該女人做的。
曾有一個博主發過一個很有意思的帖子,小紅書上很多媽媽故意不收拾地上那些快遞箱等擋路的物品,測試老公會不會看到、會不會主動收拾。
測試結果不出所料,老公們全都視而不見,寧願跨過去,也不會彎腰收拾一下。
而他們自己不做,理解不到媽媽們的辛苦,還往往喜歡說:
「家務差不多做就行了,累了就休息休息。」
可媽媽們如果能休息,難道不想休息嗎?
就像一位媽媽吐槽的:「最討厭人說什麼不要每天盯著家務做無用功,誰不想享受生活。
可就算我出去玩兒一天,回來累的要死,滿地的玩具、亂扔的髒衣服、皺巴巴的床單、一陽台的衣服,不照樣要我收拾嗎?
一想到大半夜回來還要做家務,就打消了出去玩的念頭……」
用我一個朋友的話說:「信不信,如果沒有我,我老公連擦屁股都沒有紙。」
家務活不僅增加了媽媽的身心壓力,還堵上了她們釋放壓力的缺口。
而這背後的關鍵,是在家務這件事上長期以來的性別不平等。
家務不是幫忙
而是分擔
據統計,中國男性參與家務活的比例在全世界排名倒數第四,家務瑣事成為夫妻離婚的第一大原因。
家務應該女性乾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部分男性認為家務是一項具有女性氣質的工作,也不想為伴侶承擔義務。
女性的責任和義務,仿佛天生和家務脫不開關係,而男性幾乎是隱形的。
主導家務的一方,不僅要多承擔一些實際的家務勞動,還要額外付出情緒勞動。
這是社會規訓的結果,是被動的,但從來如此,不應一直如此。
家務明明是兩人的責任,做家務也不是幫老婆做,而是分內之事,是分擔。
不應是一方享受著另一方犧牲自己帶來的隱形福利,不應把一個家整潔有序地運轉,當成自然而然的事。
尤其一點,孩子不是一個人的,因孩子產生的家務也不是一個人的。
當家務的性別差異體現出來,不應忽視,甚至是無視。
《親密關係》一書中指出,妻子承擔了全部或大部分家務時,其婚姻幸福感為負值,丈夫為正值,反之亦然;
只有在夫妻共同協作或家務承擔大體均衡時,雙方的婚姻幸福感都表現為正值。
家務是雙方的,我們需要一起看見隱性家務,一起對隱性付出給予理解;
撕下家務的性別標籤、改善家務的性別差異。
如此,眼裡都有活兒,這個家才真正能持續有愛地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