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4歲讓梨,從小孝順,最終卻因「不孝」被曹操處死

2023-12-23     康康歷史

原標題:孔融4歲讓梨,從小孝順,最終卻因「不孝」被曹操處死

「孔融讓梨」是一個流傳千古的故事,作為孔子的第二十世孫,他很好地繼承和發揚了先祖留下來的美德。13歲那年,父親孔宙去世,孔融悲傷不已,都不能自己站起來,還是別人扶了一把才起來。因此,鄰居們都說孔融是一個非常孝順的孩子。他天生好學,博覽群書,還重情重義。

一次,名士張儉被中常侍侯攬解恨,悄悄派人去捉拿他。由於他和孔融的哥哥孔褒是好友,於是逃到了孔家。恰好孔褒不在家,張儉見好友不在,只有16歲的孔融在家,便沒有告訴他自己的處境,準備離去。孔融卻說雖然哥哥不在家,但自己也是這個家的主人,有權收留他,所以讓張儉住了下來。不久,事情敗露,國相以下的人都秘密壓下此事,張儉得以逃過一劫,可孔融和孔褒卻被逮捕了。兄弟倆爭著認罪,他們的母親也說自己是家裡年長的人,負責家事,罪責在她。孔家爭著赴死,讓官員們難以決斷,便上疏朝廷,請求皇帝處理。最終,孔褒被定罪,孔融因此而出名。

後來,孔融受到司徒楊賜的徵召,成了司徒掾屬。他為人剛正不阿,敢於同惡勢力作鬥爭,官位越來越大。漢獻帝登基後,他離任北軍中侯、北海相等職。東漢末年,局勢混亂,他知道曹操和袁紹的野心,所以不願投靠兩人。有人曾勸說他投奔曹操,他聽後非常憤怒,當場殺了那人,後來還是投靠了曹操。雖然孔融有才,但自負於才氣秉性,空有報國的思想,沒有什麼實際的行動,從而導致沒有實際的收穫。建安元年,他與袁譚激戰數月,最終敗逃山東。

孔融喜歡抨擊時政,言詞激烈,幾次惹怒曹操。曹操進攻鄴城時,屠殺了城內不少居民,袁紹家的女性大都被俘虜,曹丕甚至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讓他非常看不慣。於是,他寫信給曹操說:「武王伐紂,把妲己賞給他。」曹操沒明白孔融的意思,問他這是出自哪部經典名作,他回答:「按現在的事情量一量,想當然而已!」孔融看到了曹操的本性,越發不能忍受,經常用一些偏激、傲慢無禮的話批評曹操,令後者非常不滿。但孔融非常有名氣,暫時動不得,只能容忍著,背地裡找機會除掉他。

曹操生性多疑,加上郗慮的誣陷,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下令逮捕了孔融。他非常氣憤,說道:「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物寄瓶中,出則離矣!」意思是父親對兒子沒什麼親情,不過是因為情慾而產生的;兒子對母親也沒什麼感情,就好像一件東西寄存在瓶子裡,拿出來就離開了。他原本想要破斥的是世俗流行的關於「孝」的價值論,不知為何會被後世誤傳為「弒母」。他的一番話,觸怒了曹操,下令處死了孔融,並株連全家,年幼的兒子和女兒被人保護著,得以活下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8fb7c3767362e3b4db79be7a958f6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