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市堅挺!揚傑科技憑啥這麼牛?

2022-05-13     價值線傳媒

原標題:逆市堅挺!揚傑科技憑啥這麼牛?

2022年的股市讓大多數投資者傷碎了心!

尤其是去年新能源汽車、光伏、半導體等熱門賽道,多數股票動不動就是30%-50%的回撤。

然而,有一隻股票在股指和行業指數大跌的情況下,仍然傲立寒霜,始終保持在上升通道中,它就是——揚傑科技(300373)。

為什麼揚傑科技這麼牛?

1

逆勢而上顯英雄本色

今年以來,半導體指數(880491)跌幅達到35%,不少半導體公司股價較最高點跌去一半。但同處於半導體行業的揚傑科技卻逆勢而上,表現堅挺。

揚傑科技今年股價上漲8.81%,而同為功率半導體公司的斯達半導、士蘭微、新潔能今年跌幅分別為10.07%、21.13%、27.74%。從本輪股價高點的回撤來看,揚傑科技僅回撤15.86%,斯達半導、士蘭微、新潔能分別回撤31.74%、42.83%、46.87%。

從業績上看,功率半導體公司2021年業績全面提升,但一些公司2022一季度開始已顯疲態。揚傑科技不同的是,今年一季度業績環比去年四季度仍取得了37.5%的高增長。而斯達半導、士蘭微、新潔能一季度的環比增幅分別為12%、20%、11.81%。

揚傑科技的背後有著怎樣的創業故事?在未來歲月中,揚傑科技業績還能高成長嗎?

2

源於銷售,優於銷售

揚傑科技這家374億元市值的功率半導體公司,竟是一個「銷售小妹」的「傑作」。這個「銷售小妹」叫梁勤。

1971年,梁勤出生在揚州,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80年代末梁勤讀了一所中專,學習電氣技術專業。

1993年5月,梁勤應聘到了一家台資電子企業,做產品銷售,負責內銷市場開拓,憑著對職業的熱愛,梁勤在銷售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一干就是7年,做出不錯的成績,在功率半導體業內贏得一片天地,並且成為銷售經理。

但2000年以後,這家公司由電子元器件逐漸向房地產轉型,梁勤覺著這樣下去並不能展示自己的能力,於是她決定辭職,自己創業。

2000年3月,梁勤帶著10個志同道合的夥伴,籌集資金100萬元,註冊揚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其意在於要發展成為揚州最傑出的企業,這也是「揚傑科技」最初的由來。

她認為電子產品市場巨大,潛力也更大,所以公司的項目主要是經營電子產品。公司的起步主要是做半導體行業的品牌代理。

由於剛起步底子薄,市場面比較狹窄,但是10個合伙人齊心協力,奮力開拓市場,每年的銷售額不斷地在上漲,從第二年開始銷售額就到達1000萬元。

或許是骨子與生俱來的銷售能力,使得後來的揚傑科技迅速完善全球銷售網絡。

海外市場通過收購的MCC品牌開拓,持續增加全球代理商覆蓋網絡,國內通過國內銷售網絡擴大、設立專業行業經理機制,在多領域實現行業Top10客戶全覆蓋。

3

轉型製造,緊抓人才

2006年梁勤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公司從產品代理,轉型為自己生產產品。

半導體製造行業的核心在晶圓、在晶片,對技術要求很高。在2008年底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候,梁勤抓住一個機遇,引進台灣技術團隊,並在銀行貸了2000萬元,建設了自己的晶圓產線,產品結構由常規和同質化向特色化和高端化轉變。

在一次公開場合,梁勤曾這樣說「這是我們公司發展史上重要的一步,我們也沒料到2010年行業會爆發起來。按照現在時髦的話,我們站對了風口。當時投的4寸晶圓產線,很成功。現在我們已經有6寸的,後面還要做8寸。」

在轉型製造的路上,靠貿易起家梁勤非常重視引進專業的技術人才。

2012年,她偶然間聽說台資某電子廠的高級管理員想要辭職回台灣,當即就打電話給這位高管,邀請他加入揚傑科技。可是該高管在電話中推辭,並且表明要回台的決心。

第二天,倔強的梁勤直接飛到高管所在的山東濟南,登門拜訪,當面誠邀這位高管入伙。梁勤向這位高管描述了揚傑科技的發展狀況及前景,但依舊沒有挽留住他回台的決心。

然而,梁勤仍然沒有放棄。在此後的日子裡,梁勤一直與這位高管保持聯繫,屢次誠邀他加入揚傑科技。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這科高管被梁勤的執著和真誠所打動,加盟到楊傑科技。

多年來,揚傑科技從來沒有放鬆過對人才的引進。現在揚傑科技已經組建了一支高素質的國際型研發團隊,涵蓋了IGBT、MOSFET、第三代半導體的設計、測試、工藝人才,技術人員占員工總數比例達到17%。本科及以上學歷員工占比達20%以上。

4

借力資本市場,打通IDM

2014年1月23日,梁勤在深交所敲響楊傑科技的開市鑼。揚傑科技成為揚州市首家創業板上市公司。

2015年,揚傑收購南京五十五所控股企業國宇電子的15%股權,成功收購美國MCC百分之百的股權,擁有了美國品牌,為公司深耕北美市場乃至國際市場打開了良好的局面。

2016年,公司以非公開發行股票形式,順利募集資金10億元,進一步完善了公司的產業戰略布局。

隨後,公司引進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知名高校專家、學者擔任公司戰略和技術顧問;聘請美國、日本及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知名行業專家,進行產品攻關指導及工藝革新。這些為公司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礎。

在一次德國大型國際電子展覽會上,一位台商同行向梁勤表達了大陸在分立器行業的發展的由衷讚賞,讓她備受鼓舞。「他通過比較我們目前分立器件發展規模和水平得出,大陸同行用了18年的時間,走完了他們36年的進程。也就是說,我們僅用了二分之一的發展時間,就達到了台灣同行同樣的體量和水平。」

目前,揚傑科技成為了以半導體分立器件晶片設計製造、器件封裝測試、終端銷售產業鏈一體化(IDM)模式開展經營活動的功率半導體器件製造廠商。

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各類電力電子器件晶片、功率二極體、整流橋、大功率模塊、小信號二三極體、MOSFET、IGBT及碳化矽SBD、碳化矽JBS等,在技術逐漸升級下覆蓋了從二極體MOSFETIGBT等主要功率器件品種。

國際大廠英飛凌、安森美也是IDM這種模式,IDM的好處是能夠保障產能在自己的控制範圍內,這樣可以方便進行製造工藝的調試;另一方面,下游的B端客戶極度追求穩定性,因此希望供應商也有確定性的產能保障。

如今,揚傑科技已成為行業的小巨人。2021年,揚傑科技實現營業收入43.97億元,同比增長68.00%,凈利潤7.68億元,同比增長103.06%。

5

今年產能提升三成,

逐步向上游滲透

2021年,揚傑科技華麗業績的背後是IGBT等新產品線表現突出。

數據顯示,2021年IGBT產品營收同比增長500%,MOSFET產品營收同比增長130%,小信號產品營收同比增長82%,模塊產品營收同比增長35%。IGBT、MOSFET等半導體器件是公司最主要的營收來源。

2022年,公司業績還能否高增長嗎?在下游光伏、新能源汽車高景氣需求的情況下,功率半導體需求遠大於供給,這時就看公司能夠提供多少產能了。

在最近的一份投資機構對公司的調研紀要中,釋放了很多積極的信號,公司稱今年的整體產能將同比增長30%以上,IGBT對應的晶圓產能能夠增長50%以上。

除了抓緊上核心產品的產能,公司也放眼長遠,不斷向上游去發力。

去年底,揚傑科技公告稱,擬在四川雅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設半導體單晶材料擴能項目。

該項目主要用於進一步拓展公司半導體單晶材料生產線,提升單晶矽棒、單晶矽外延片、單晶矽拋光片的產能。半導體矽外延片被廣泛應用於功率器件、模擬器件等高端分立器件當中,目前國內自給率較低。

這個項目計劃總投資不低於7億元,分三期投資建設,計劃5年內全部建成。這將進一步強化公司上游矽片的自主研發、生產及銷售能力,有利於延伸與完善公司的產業鏈。

為了更好凝聚核心人員達到既定目標,公司在股權激勵上也非常大方。2021年8月,公司公布限制性股票激勵草案,向符合條件的589名激勵對象授予限制性股票355萬股,授予價格為每股24.90 元,占當時總股本0.69%。激勵對象皆是公司的高中層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業務)骨幹,是公司經營發展的核心力量。

6

站在風口上,還能飛多高

12年之前,梁勤曾說沒料到2010年行業會爆發起來,說自己站對了風口。

當下,雙碳政策背景下光伏、新能源汽車持續高景氣,無疑現在的風口要來得更大,更猛。

有研究機構稱,2019年全球市場IGBT和模塊超過70億美金,2022年大約能突破100億美金,預測到2026年將達到190億美金的規模,年復合增長15%左右,屬於一個較快增長的市場,而且是一個比較穩定增長的細分領域,不像其他產品比如內存,大起大落,周期變化很明顯,IGBT屬於持續增長型。

國產替代已經成為當下行業發展的關鍵詞,中國功率半導體顯然已進入了從10到100的階段。這就意味國內廠商的競爭將會日趨激烈。

根據不同的電壓,IGBT可分成不同的檔次:低於650V-900V的是中低壓,900-1200V的屬於中高壓,高於1200V的屬於高壓。

低於650V的IGBT用量不大,這個領域更多是用MOSFET產品替代;大功率的所需的工業領域中高壓IGBT占到20%,高壓大功率能源領域比如高鐵,光伏逆變器,以及軌道交通等所用的IGBT占到了15%;此外汽車電子領域的新能源汽車占到30%以上。

全球IGBT龍頭企業英飛凌曾表示,新能源汽車中功率半導體器件的價值量約為傳統燃油車的5倍以上。其中,IGBT約占新能源汽車電控系統成本的37%,是電控系統中最核心的電子器件之一。根據信達證券測算,在電動車中,IGBT占整機總成本5%以上,是除電池之外成本第二高的元器件。但揚傑科技生產的IGBT下游絕大多數用於光伏,新能源汽車端的用量相對較少。

目前很多功率企業已經通過了車規級認證,比如斯達半導、中車時代電氣、士蘭微、比亞迪半導等等,他們均有著各自的優勢和特點:斯達半導創始人有國際大廠技術經驗,比亞迪半導可以深度綁定比亞迪汽車,時代電氣背靠國資委大樹,同為IDM模式的士蘭微已經開始布局12英寸晶圓產業……

已經站在風口上的揚傑科技,未來還能飛多高?我們拭目以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75d7111d7beb9442d20536ce8d36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