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利:探究經濟金融數據下行背後的原因

2022-05-23     人大重陽

原標題:王永利:探究經濟金融數據下行背後的原因

2022年4月經濟金融數據顯示,投資、消費、出口、就業、信貸增長等主要指標明顯下滑,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不少指標可能在5月份還將進一步變差,二季度經濟增長與社會穩定面臨更大挑戰。

中國國際期貨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銀行原副行長、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王永利在《北大金融評論》上撰文指出,今年以來,在原本中國經濟增長就已經處在下行周期的基礎上,國際國內宏觀環境又出現一些超預期變化,進一步加大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其中,新冠疫情快速蔓延、俄烏衝突和中美宏觀政策加快分化三個方面的疊加衝擊成為需要特別關注的重大因素。

本文將刊登於《北大金融評論》第12期。

主要經濟金融數據

1-4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0%,增速比1-3月回落2.5個百分點。4月份同比下降2.9%,環比下降7.08%,為2020年3月以來最低水平。4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47.4%,環比下降2.1個百分點;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3.3%,環比下降2.4個百分點,為2020年3月以來最低水平。

1-4月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0.3%,比1-3月份回落2.2個百分點。4月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6.1%,連續第二個月出現負增長,且為2020年4月以來最大降幅。當月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40.0%,比上月下降6.7個百分點,已降至歷史次低水平。

1-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0.2%。在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為-3.5%的基礎上,4月同比下降11.1%,環比下降0.69%,已降至2020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1-4月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6.8%(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2.7%,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同比分別下降20.9%和29.5%),增速比1-3月回落2.5個百分點。其中,民間投資增長5.3%,增速比1-3月回落3.1個百分點。4月環比下降0.8%,為2020年3月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1-4月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7.9%(其中,出口增長10.3%,進口增長5.0%),增速比1-3月回落2.8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回落3.1個百分點,進口回落2.5個百分點)。

1-4月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5.7%。4月為6.1%,環比上升0.3個百分點。其中,16-24歲人口調查失業率分別為18.2%,為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值。

1-4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1.4%。4月同比上漲2.1%(漲幅比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環比上漲1.3%。1-4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同比分別上漲8.5%和11.2%,連續4個月環比上漲。4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8.0%(漲幅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6%;全國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10.8%,環比上漲1.3%。這些因素反映出物價上漲的壓力開始增強。

4月份社會融資額增量9102億元,比上年同期少9468億元,同比下降51%。

4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0.9%,增速分別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5個和1.4個百分點。其中,住戶貸款減少2170億元,同比少增7453億元(住房貸款減少605億元,同比少增4022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5784億元,同比少增1768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1948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652億元,票據融資增加5148億元。在央行實施降准並運用更多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刺激信貸投放的情況下,這種結果反映出有能力增加貸款的社會主體信貸需求不足,以及亟需擴大貸款的社會需求又因風險偏大銀行不願擴大信貸投放,企業融資存在兩極分化,一般性企業融資,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融資並不容易,使貨幣政策難以實現預期效果。

4月中旬以來,人民幣匯率快速下滑,對美元從6.35左右下滑到5月16日接近6.80,也對央行推動降息形成束縛,加之市場流動性比較充裕,1月份MLF利率調整後一直保持不變,超出了市場自3月開始不斷增強的降息預期。

主要指標下行背後的原因

今年以來,在原本中國經濟增長就已經處在下行周期的基礎上,國際國內宏觀環境又出現一些超預期變化,進一步加大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其中,以下三個方面的疊加衝擊成為需要特別關注的重大因素:

新冠疫情快速蔓延

今年以來,新冠疫情在我國出現快速蔓延態勢,特別是3月份之後上海成為重災區,5月份開始北京面臨巨大壓力,對經濟社會運行帶來嚴重衝擊。到2021年底,我國新冠病毒累計確診病例突破10萬例,到2022年3月10日突破11.2萬例,但是進入4月份開始快速蔓延,其傳播速度遠超2020年。這對於已經連續2年高強度抗擊疫情,很多地方政府財政壓力已經巨大,一些行業和企業乃至家庭資源潛力嚴重消耗的中國而言,疫情大規模蔓延帶來的衝擊需要高度警惕,特別是在美國等海外國家已經放開因疫情採取的社會管制,經濟社會運行得到很大修復的情況下,將對中國抗擊疫情和提振經濟帶來更大壓力。

俄烏衝突影響深遠

2月24日俄羅斯發動對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後,美歐等已開發國家很快就聯合宣布凍結俄羅斯在這些國家的官方儲備資產,並將選定的俄銀行從SWIFT剔除。隨後美國不斷加大對俄制裁力度,力圖切斷對俄正常貿易關係,同時加大對烏援助(包括軍事援助)力度,並拉動更多國家參與到對俄制裁行列,使俄羅斯遭受全世界力度空前的全面制裁。俄烏衝突已經上升到美俄兩個核大國直接的全面對抗並不斷升級,不僅對俄烏乃至歐洲產生直接的巨大影響,而且推動世界分化分裂、對抗加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與國際貨幣體系遭受巨大衝擊甚至可能進入重構狀態,正在引發嚴重的糧食危機和全球經濟深度滯漲,給世界和平發展帶來巨大威脅,其影響廣泛而深遠。

中國作為至今尚未被深入捲入美俄對抗又與各方存在密切經濟往來關係的大國,具有協調各方、勸和促談、維護世界和平穩定極其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力,但也面臨在對抗雙方如何取捨非常尖銳而敏感的選擇,面臨著美國及其盟友的高度施壓和可能的嚴厲制裁、徹底脫鉤的威脅,對中國的外部需求與開放發展都將產生深刻而嚴峻的影響。

中美宏觀政策加快分化

美國自2020年3月開始大幅降息至接近零利率,並推出無上限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政府大規模擴大債務並實施社會救助之後,保持了經濟金融和社會就業的總體穩定,到2021年下半年之後,隨著新冠疫情管制的放鬆和經濟活動的恢復,加之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受阻、地緣衝突加劇等因素影響,美國及更多國家通貨膨脹率加快上升,迫使美聯儲從2022年3月份開始實施加息縮表,且力度呈現出加大態勢。

與美國不同,中國在疫情暴發後,動用舉國之力,實施嚴格管控、動態清零措施,在2020年率先取得抗擊疫情決定性勝利,經濟社會運行得到很大恢復,成為當年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國家,進出口高速度增長,對世界經濟做出巨大貢獻。但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隨著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反彈和國內投資與消費需求不振等因素的影響,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增強,經濟增速大幅下滑,迫使國家不斷加大刺激力度,包括推出普遍性降息降准、結構性貨幣政策,政府擴大發債和開支等。今年3月以來中美兩國宏觀政策分化明顯加大,中美兩國同期限國債收益率差距不斷收窄,近期甚至出現倒掛,引發對人民幣匯率快速貶值以及外資加快撤離中國的擔憂,導致股債匯同時承壓。

需要看到的是,中國經濟增長自2011年開始原本就已經處於下行周期,經濟增速從2010年的10.6%一直下降到2019年的6%。即使2020年不暴發新冠疫情,經濟增長也將低於6%,進入「5」字頭。2020年儘管受到新冠疫情衝擊經濟增速一度大幅下滑,一季度為-6.8%,但率先取得抗擊疫情的決定性勝利,在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復工復產,也贏得了巨大的海外需求,進出口貿易大幅增長,帶動經濟增速到二季度轉負為正,全年增長2.3%,成為主要經濟體中唯一正增長的國家。2021年一季度更是增長18.3%,但之後由於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深受衝擊,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以及國內強化宏觀監管等因素影響,經濟增速快速下滑,在上年基數較低情況下,全年增長8.1%。2022年一季度進一步下降到4.8%,已經超出國內外廣泛的預期。這種情況下,4月份數進一步下行,如果新冠疫情迅猛傳播、俄烏衝突不斷升級、中美宏觀政策分化等重大因素相互疊加帶來的衝擊得不到扭轉,我國經濟社會運行將面臨更大不確定性,甚至可能超出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衝擊,引發經濟出現嚴重滯漲的風險,其挑戰可能堪比1998-1999年在前期經濟過熱、金融混亂之後爆發的問題,必須引起高度警惕,要從國家安全高度,切實做好加強社會救助、維護經濟和就業穩定的政策準備。

切實加大宏觀政策維穩力度

4月2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面臨新的挑戰」。會議要求「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紮實穩住經濟,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要求全力擴大國內需求、穩住市場主體、保住民生領域、優化房地產調控以及促進平台經濟健康發展等措施。各部委和地方也相繼出台了落實舉措。

但是,由於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除1998-1999年出現嚴重滯漲和金融混亂、2008-2009年遭遇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外,實際上並沒有經歷嚴重的經濟金融危機洗禮,所以,我們在應對經濟金融危機方面依然缺乏足夠經驗,面臨諸多束縛,行動上也難免猶豫遲緩。面臨當前中美關係更趨緊張、國際局勢劇烈變化、世界與中國的發展都進入非常關鍵階段的特殊時期,保持經濟社會穩定已經成為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必須明確重點、破除束縛,切實加大宏觀政策維穩力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6ad77784503732d8747ca242da9dc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