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年,國內新生兒出生數量發生了斷崖式下降。2017年我國新生兒出生數量是1765萬,而到了2022年我國新生兒出生數量已經跌破了1000萬大關,跌至956萬。據權威機構預測,如果不出現意外,2023年我國新生兒出生數量將會跌破800萬。而且,這種新生兒出生數量的斷崖式下降趨勢還將會繼續下去。
此外,據專家估計,2022年我國總和生育率已經下跌至1.09。這意味著,一對夫妻只生養一個孩子,這已經影響到人群的新老更替。而這樣一個低生育率要比當前韓國和日本的情況更加嚴重。值得一提的是,人口老齡化現象越來越嚴重。截止2022年底,國內60歲以上的老年人達到2.8億,預計到2035年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人。
導致我國生育率出現斷崖式下跌的原因主要有三個:1、國內年輕人結婚成本過高,僅是花個彩禮錢就要20-30萬,再加上辦結婚宴、租婚車、拍婚紗照、去蜜月旅行等又要幾十萬,很多年輕人都不敢結婚了。
2、國內房價過高,即使在二三線城市買套90平米的房子也至少要150萬以上,多數年輕人在買了房子之後,還要承受幾十年房貸壓力,大家都不願意多生孩子;3、養娃成本過高,一個孩子從出生到大學畢業參加工作,至少要花57萬至100萬。不少年輕人擔心在養了孩子之後,生活質量會急劇下降,所以大家都不想生孩子。
現在問題來了,如果我國生育率一直這樣持續下跌,會帶來什麼社會和經濟的弊端呢?第一,如果國內新生兒數量繼續下跌,那麼很多相關行業都會受到衝擊。比如,婦產科醫院、月子中心、嬰幼兒用品(包括奶粉、玩具、童裝等)、幼兒園、私立中小學等。這將會導致大量相關從業人員不得不投轉其他行業發展。
同時,由於大家都不願意多生育孩子,也會影響樓市的發展,因為本來有些家庭要生養二胎、三胎,就必須把原來居住的房子換成更大的房子。而現如今,生育率持續下滑,改善型購房家庭置換需求就大幅減少了。
第二,新生兒數量不斷下跌,會導致消費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因為,孩子從出生到參加工作,期間會產生源源不斷的消費需求,這對於國內經濟發展是極為有利的。而如果年輕人數量越來越少,而老年人的消費需求卻非常有限,那麼指望居民消費來拉動經濟就不太現實了。
第三,新生兒數量不斷下跌,會導致未來養老金髮放的壓力越來越大。一邊是,有越來越多的老職工到了法定退休年齡,都要準備退休,並且領取養老金。而另一邊,參加工作的年輕人數量越來越少,而在崗職工所繳納的養老金,將不足以贍養數量如此龐大的老年人群體。屆時,養老金的發放將會出現巨大的缺口。
從目前情況來看,國內生育率出現了斷崖式下跌,在短短的6年的時間裡,新生兒出生數量就減少了近一半。導致新生兒出生數量下跌的原因主要是結婚成本高、房價高、養育後代的費用大等。
而如果新生兒出生數量持續下跌,則會帶來相關行業將會受到衝擊、消費市場需求持續低迷,以及未來養老金髮放壓力的增大。如何解決這個新生兒出生數量下滑的問題?就需要社會、個人、政府等各方共同努力,否則當前人口出生數量繼續下滑的趨勢將無法得到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