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保觀點:
多重人格的提出源於一部小說《二十四重人格》的靈感,我對這部著作進行過研究,發現這部小說的主人公通過自己分裂出的二十四種人格應對現實的挑戰,在某種意義上,這部小說是現實生活的縮影,多重人格是否存在,目前還處在思辨階段,還沒有對多重人格的概念和標準作進一步定義,一句話,多重人格的提出不是一個好消息,它可能又是在說事,之前已經有人格障礙的說法,人格障礙是對人貼上的不公正的標籤,現在又有了一個多重人格,這個標籤遲早會被人貼在自己的頭上,不管是人格障礙、還是多重人格,都是對人的負面描述,符合這種負面描述的人均被視為有心理障礙的人群,既然有心理障礙,就需要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基於目前的人格心理學並不了解個體的心理,基於藥物治療治標不治本,人真的可以擺脫人格障礙和多重人格的困擾嗎?這一點是需要進行反思。
六十四型MBTI認為,負面是基於與環境沒有交集,正面是基於與環境有交集,要讓人格呈現正面,再簡單不過了,人職匹配。人格中蘊藏著潛能,若人格與環境沒有交集,人格就會抗拒環境,我想人格負面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實際上,負面和正面的表現方式是相同的,就好比有人牽線搭橋,給你介紹一位對象,如果你不喜歡對方,你就會通過各種方式避免與對方產生交集,如果你喜歡上對方,你就會通過各種方式與對方產生交集,這兩者之間的行為表現基於是同一種人格類型,僅僅只是正反兩面的呈現,是不能通過你的反向行為無端地指責你有何問題,你不愛對方,有什麼問題呢?如果有問題,找一個愛人,不就解決了嗎,當下的做法可不是這樣的,你有問題,是你自身的問題,似乎與環境扯不上關係。
多重人格的主人公在小說中,分裂成了二十四種人格,這二十四種人格可分別歸納到活潑、隨和、強勢、穩重這四種基本人格中,可作為這四種基本人格內含的負面,我曾做過這個有益的工作,發現二十四重人格的表現會出現在人抗拒環境的情境之中,六十四型人格理論把人分為基本人格、次級人格和抗壓人格,在基本人格出現負面時,次級人格和抗壓人格均會出現負面,多重人格強調人與環境的衝突,沒有發現人與環境的和諧,所以,這個正在萌芽中的歪理邪說可能要及時解決掉,否則會出現更多的厭世人群,並且又會有一批新領域的「學者」開始營業,他們仍然不會對生命個體的環境進行優化,使環境促進人格的健全,而是節外生枝、不懂裝懂,通過膚淺的心理疏導,強化人的心理陰影,這樣一來不僅有人格障礙的人群、又多了多重人格的人群,這個世界被搞得烏煙瘴氣,很多人都有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使更多的人問題放大。
六十四型MBTI強調先了解自己的人格,根據自己人格的特點和優勢,匹配與人格對應的環境,遵循先挖掘主導人格的潛能,再挖掘次級人格的潛能,最後考慮抗壓人格的潛能,若你的主導人格是人際導向的活潑或隨和,社交環境可促進主導人格的發展,若你的主導人格是任務導向的強勢或穩重,任務環境可促進主導人格的發展。這比心理疏導和藥物治療重要得多,人格正面的呈現,主導人格只是重要的一方面,次要的一方面是要考慮當事人的次級人格,在不適的環境中還要考慮抗壓人格,利用抗壓人格化險為夷,深入識別自己的人格,了解自己人格的優勢,可避免多重人格有可能對自己形成的衝擊和傷害,的確人有自身的問題,這種自身的問題要得到解決是要了解自己的真實人格,在這個基礎上,環境就成為人可利用的資源,人不僅具有選擇環境的能力,而且也具備改造和優化環境的能力,人與環境原本就不是衝突的,環境給我們提供了充分展示人格魅力的舞台,那些製造人與環境的衝突,那些叫嚷著人要向環境妥協的某些人,也許他們的厚黑學學到家了,臉皮厚得無形,心黑得無色,不學無術,誤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