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2次被惡意虐殺,澳洲鱷魚得罪誰了?匿名者:證明人才是老大

2023-06-10     怪羅科普

原標題:接連2次被惡意虐殺,澳洲鱷魚得罪誰了?匿名者:證明人才是老大

據報道,一個月內,在澳大利亞發生了2起鱷魚離奇死亡事件,一個是無頭,一個是只剩頭和脊椎。

其中無頭的是一隻是長達4米的鱷魚,標誌性的雄性鱷魚,是受到嚴格保護的,發現時高度腐爛,屍檢都很困難;

只剩頭和脊椎的,是一隻大約40歲的雌性,是當地常出沒的「熟人」,被認為是這條河「最好的鱷魚媽媽」。

由於死相太離奇了,引起了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立馬組建調查小組。

是鱷魚之間自然爭鬥死亡?還是有人惡意斬殺?

正當一籌莫展的時候,有人打來了匿名電話,說自己就是那個殺鱷魚的人,殺鱷魚只是為了證明「人類才是頂級捕食者」,並聲稱其餘的鱷魚身體用來喂狗了。

整個事件究竟是怎麼回事?這個人虐殺鱷魚,他圖什麼?

鱷魚斬殺事件

2023年4月,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丹特里河以北的海灘上發現一隻無頭鱷魚屍體,長度大約在4米左右,雄性,預估年齡30歲以上。

由於屍體高度腐爛,已經無法屍檢,頭部又丟失了,因此官方認為這隻鱷魚可能是在和其他雄性鱷魚爭鬥過程中被殺死,頭部可能被其它鱷魚吃掉了。

但也有人懷疑,這可能是人為的,因為屍體上沒有被撕咬的痕跡,相反有肉眼可見的刀砍紋路,頭部極有可能被當做戰利品帶走了。

這一隻鱷魚屍體還沒調查結果,不到一個月時間,也就是5月18日,在離第一案發現場8千米的地方,又發現了鱷魚屍體殘留組織。

屍體是由野生動物導遊發現,剛開始以為就是平常鱷魚之間打架,有時候雄性鱷魚會因為地盤爭鬥而打死其它鱷魚,死掉的鱷魚也會被吃掉,並不稀奇。

但這一次有點不同尋常,因為留下的是一個完好的頭和一根完整的脊椎。一般來說,如果是鱷魚之間打鬥導致的,鱷魚的脊椎肯定會被吃掉,絕對不會留下來。

而如此完整的脊椎,沒有咬痕非常乾淨的鱷魚頭,恰恰說明有可能是人為的。

懷特是當地嚮導中的一員,他向有關部門報告說認識這隻鱷魚:

它的名字是Lizzie,是一名偉大的鱷魚母親,她不僅照顧自己的孩子,還會收養其他鱷魚孤兒。Lizzie是一隻成熟的,正處於繁殖年齡的雌性鱷魚,大約有40歲了,長約2.7米,上一次見到它是在5月11日,也就是一周之前。」

懷特也認為Lizzie是被人為殺害的。

之後一個匿名電話,更是印證了之前的所有猜測。

匿名者表示,2條鱷魚都是自己殺的,目的是為了證明人類才是頂級捕食者。

為了證明自己是兇手,他詳細告知了2隻鱷魚屍體的確切位置,還透露自己是如何處理Lizzie屍體的。

「它的頭太小了,我已經有一個更大的頭了!」

「把她像魚一樣切成薄片,然後喂給我的狗吃。」

由於不知道匿名者說的是不是真的,也沒有其他有效的證據,目前調查還沒有任何新的進展。

但是,斬首帶走戰利品的行為,受到了民眾的譴責。

很多人想不明白的是,人和鱷魚,誰才是頂級捕食者,這麼簡單的問題,為什麼有人一定要通過獵殺來證明呢?

一切的答案,還是得從澳大利亞這塊神奇的土地上來尋找。

澳洲鱷魚泛濫,和人類衝突不斷

鱷魚是和恐龍同時代的古老爬行動物,能存活至今,說明它們的戰鬥力和生命力都很頑強,可以說,它就是自然界的頂級捕食者。

唏噓的是,在人類的影響下,作為曾經的王者,現在的生活狀況也很窘迫,有的處於瀕臨滅絕的狀態。但在澳大利亞,它不僅沒有滅絕,而且還泛濫了。

澳洲的鱷魚主要分為淡水和鹹水鱷魚兩種,其中最讓人頭疼的是鹹水鱷,它和尼羅鱷一起,被認為是將人類當作獵物傾向最強烈的鱷魚。

它是目前現存的鱷魚成員中體型最大的,體長可達7米。身形也很粗壯,有研究表明,身長6米的鹹水鱷,體重是它5米時體重的2倍還要多。換句話說,長了1米,體重翻了一倍還不止。

鱷魚以其老虎鉗一樣的下顎而聞名,只要被它咬住,基本是很難掙脫的。得益於巨大的頸部肌肉,一隻成年鹹水鱷可以施加每平方英寸 3,700 磅的咬合力,相比較美洲豹只有1500psi。

鱷魚又擅長伏擊,脾氣也不好,因此在赤手空拳的情況下,人類和鱷魚,誰是頂級捕食者。答案一目了然。

然而,人類的強大靠的不是攻擊性的武力值,而是大腦武力值。

自1996年以來,鹹水鱷的數量還很多,一直被認為是最不關心的物種,到了1970年代,它的命運開始翻轉。

當時非常流行「鱷魚皮」,鹹水鱷的皮被認為是皮革中的極品,於是衍生出一份極其危險但又收入頗豐的職業「鱷魚獵人」,人們開始瘋狂獵殺鱷魚。

最早的鱷魚獵人是北領地的土著開創的,後來人們發現這個行業非常賺錢,就有其他區域的勇士加入這個行業,希望能「一夜暴富」。

為了滿足當時富人的時尚和美麗需求,鱷魚獵人們非常賣力,到1971年,澳大利亞的鹹水鱷減少了至少95%,北領地只留下了3000隻鱷魚,幾乎滅絕。

迫於環境壓力,當地政府開始禁止捕殺,並採取保護鱷魚,自此鱷魚的人口迅速反彈。

目前鹹水鱷的數量,從原來的3000多條,到十萬條,到現在已經有近25萬條了。它的範圍從西澳大利亞州的布魯姆延伸到整個北領的海岸,一直向南延伸到昆士蘭州的羅克漢普頓。

和人類的衝突自然也更多了。每年全球報告的鱷魚襲擊事件多達1000起,幾乎都發生在東南亞和澳大利亞。

面對這樣的事情,澳大利亞都是一個套路,袋鼠多了,請袋鼠獵人,駱駝多了,請駱駝獵人,鱷魚多了,自然就是再請鱷魚獵人出山。

只是現代的獵殺,要遵循鱷魚管理計劃,獵人要申請狩獵許可證,可以收集鱷魚蛋,獵殺鱷魚,但獵殺的整個過程要錄下來,獵殺的數量也有規定。如果非法獵殺或者惡意傷害鱷魚,將面臨幾萬澳元的罰款 ,情節嚴重將被監禁。

在這樣的情況下,普通民眾對於鱷魚是有怨言的,面對隨處可見的鱷魚,他們不能隨意殺害,只能遠離。尤其是最近幾個月的鱷魚襲擊事件,打破了這種微妙且緊張的關係。

今年3月份,澳大利亞的昆士蘭發生了嚴重的洪水災害,鱷魚借著水到處游弋,引發了一連串的鱷魚襲擊事件。

4月8日,也就是第一條鱷魚被斬殺之前,就發生了一條4.5米鱷魚咬住一個男子,並將其拖入水中,試圖將其淹死,奄奄一息的男子最終靠摳鱷魚眼睛才活下來。

一系列的鱷魚襲擊,或許激發了當地土著後代心中的捕獵之魂,才會發生如此惡劣的報復性斬殺鱷魚行為。

最後

總的來說,用殺死鱷魚的行為來證明人類的強大,確實有點幼稚。

最關鍵是,殺死成年的鱷魚,導致當地的鱷魚群體失衡,影響很大,尤其是成年雄性。

一個領地失去一隻強壯的雄性鱷魚,意味著這個地盤將會有新的鱷魚來管理,勢必會迎來新一輪的權力鬥爭。

而失去像Lizzie這樣的成熟繁殖型雌性鱷魚,將直接影響鱷魚的繁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24f3995619309025db14dc7355665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