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份長達11頁的報告震驚網絡,披露了南非獅子養殖業駭人聽聞的內幕消息。
報告介紹了該地區備受爭議的獅子養殖產業和殘酷的狩獵活動,以及這些行為給獅子帶來噩夢般的後果,還揭露了獅子養殖產業的違法行為。
該報告出自一個長達一年的臥底行動,叫「辛巴行動」,由英國慈善家阿什克羅夫特勳爵資助,該行動在2018年開始,至少有5名成員參與。因為行動很危險,參與的人員有大多是練家子,曾經是軍人或者警察。
每個成員扮演不同的角色,偽裝成買家、獅子農場工作人員,以及產業鏈相關的工人,團隊配備專業的現代化設備,例如無人機、CPS等等,並有專人負責。
據《每日郵報》報道,團隊將產業鏈中收集到證據最先是交給當地的警方,無奈當地機構並沒有積極處理,相反,還想盡辦法拖延。
很難想像,曾經威風凜凜的獅子,如今卻在南非的「獅子農場」苦苦掙扎,淪為人類熱衷的商品。
威風凜凜的獅子淪為商品
據統計,在南非至少有350多個大型貓科保護基地,飼養了大約有12000隻的獅子,其中還包括老虎,圈養的數量比野生的還要多。
從面上來看,獅子農場是一項非常好的項目,大型貓科動物正處在瀕臨滅絕,或者已經滅絕的處境,而獅子卻是蓬勃發展的。
但事實上,只要你參觀了獅子農場,就會被眼前的景象震驚。
2019年,南非的防止虐待動物協會調查了當地的皮尼卡農場,發現獅子居住在狹小的領地里,按照標準只能住3隻,實際上塞了34隻。
獅子們大多是瘦弱的,有的身上還有皮膚病,幾乎沒有毛髮,精神狀態也不好,萎靡不振的。
衛生也是髒亂差,住的是泥地,吃的是已經腐爛的雞肉,成堆的糞便,喝的水也不幹凈。
除此之外,獅子的各個生命階段,都被商人貨幣化了。
剛出生的小獅子,不會和母獅子待太久,就會被抱走,被迫營業。獅子農場都有撫摸小獅子、給小獅子喂奶這樣的付費項目,小獅子不僅要忍受和母獅分離的痛苦,有時不聽話還要被打,甚至打麻醉劑,確保它不會傷害遊客。
小獅子成年後,就會被送到有圍欄的狩獵場。只要你支付大約5萬美金,就能在這裡狩獵獅子。如果覺得自己的技術不太行,還可以要求提前給獅子打適量麻醉劑,提高狩獵成功率。
獅子死亡後,農場的工人現場宰殺,皮毛和頭作為戰利品由獵人帶走;肉和骨頭,則會以幾千美元的價格出口到其他國家,以亞洲國家為主。有證據表明,農場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至少要宰殺4隻。
更黑暗的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母獅子被迫成為「生育機器」,很多農場還在繁殖獅虎獸。
獅子農場合法嗎?
獅子農場如此髒亂不堪,為什麼不被取締呢?事實上,在南非,圈養獅子、狩獵養殖的獅子是合法的,出口獅子骨頭也是合法的,每年允許出境800具。
儘管有很多機構質疑獅子養殖業,但當地依然沒有採取雷霆手段。
迫於各方壓力,南非在2021年宣布,要關閉南非所有的養殖機構。然而在2022年的時候,突然又改口,希望這些養殖機構能自願關閉養殖場,並沒有採取強硬措施。
獅子農場為何難以取締?說白了這是一項利潤非常豐厚的項目。
一頭獅子,剛出生,就能給農場帶來利益,拍照、撫摸、喂奶都是收費的,成年了能繁殖後代,老了可以成為獵物,狩獵門票價值5萬美金,死了可以賣肉賣骨,也值個數千美元。
據一些行內人預估,獅子養殖產業每年能給南非帶來4200萬美元的經濟,還沒算被有心之人附帶在其中的違法物品,例如穿山甲、虎骨、豹皮、禿鷲頭骨等等。
收入是其一,其二則是當地的監管體系並不完整,很多都是「黑農場」,沒有正式註冊,沒有經過審計,不在監管範圍內,同時當地的公信力不夠,腐敗、缺乏記錄都是難監管的理由。
最關鍵是,如果真的終止獅子養殖,那麼圈養的生物該怎麼辦呢?
南非沒有發布明確的方式來處理一萬多頭的圈養獅子,南非被認可的獅子保護區很少,而且都已經滿員了。這些獅子該何去何從。
它們該送哪裡去?該如何管理?還是直接處死?
私人動物園養殖獅子,就是出於商業的目的,如今雖然有政策是不允許的,但也沒有嚴格執行,很多農場主不願意放棄養殖產業,畢竟投入太多了。
有的害怕虧太多,已經在打折出售獅子和相關的產品;
有的則表示會一直堅持飼養,他認為獅子養殖是合理的,農場給當地繳納了很多稅,給當地人提供了工作機會。如果要停止,理應給予相應的賠償。
目前,很多問題還沒有解決,因此誰也不知道獅子養殖產業何時才能真正停止運營。
只要不停止,傷害依然存在,狩獵也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