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之母對許廣平的評價:損豫才生前之聞望,影響海嬰將來之出路

2023-04-03     奇趣談史

原標題:魯迅之母對許廣平的評價:損豫才生前之聞望,影響海嬰將來之出路

中國著名作家魯迅是浙江紹興人,出生於1881年,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字豫才。魯迅在中國現代文學上聲名顯赫,在上個世紀影響極大,有很多學生和粉絲。

魯迅並不姓魯,而是姓周,他的二弟就是著名作家周作人。而魯迅的母親周老太太姓魯,名字叫魯瑞。魯迅和母親周老太太的關係極好,在他和二弟周作人發生重大矛盾時,周老太太毫不猶豫地站在他這邊。

周老太太給魯迅包辦婚姻,魯迅接受了。看在周老太太的面子上,魯迅也沒有和妻子朱安離婚,哪怕他和女學生許廣平同居後已經生了兒子周海嬰。

在魯迅居住在上海的十年,周老太太是和魯迅的妻子朱安住在一起,而魯迅和許廣平以及他們的兒子周海嬰住在一起。周老太太深愛魯迅,卻沒有見過許廣平和周海嬰。

雖然周老太太沒有和許廣平見過面,卻發生了矛盾。這是為什麼。原因就在於,在魯迅病故後,並沒有分割財產,許廣平托許壽裳找周老太太和朱安要走魯迅的版權,交換條件是由許廣平給周老太太和朱安寄錢。

物價上漲後,周老太太覺得許廣平給她們寄的錢不夠用,就在1939年7月4日給許廣平的信中要求在八、九月多取三、四十元定購冬天的煤。

許廣平卻不同意,給周老太太的回信上說:「而另外買煤等再借錢,恐媳仍難負擔得起」。最令周老太太生氣地是,許廣平還在信里說:「長此以往,賣身也無補矣。」

這是書香門第周家媳婦應該講的話嗎?難道是說周老太太需索無度,貪婪無比,向年輕的兒媳婦長期要錢,讓兒媳婦賣身都養不起她。「長此以往」已經不好聽,「賣身」兩個字更是令人難堪。

周老太太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於是周老太太在1940年3月9日寫信給魯迅的朋友許壽裳訴說許廣平之推賴,說許廣平「損害豫才(魯迅)生前之聞望,影響海嬰將來之出路」。

有人說,為什麼周老太太不找兩個健在的兒子要錢?周老太太是這樣對許壽裳說的:「啟明(周作人)藏拙未遑,喬峰(周建人)又力薄能鮮,奈何奈何。」

其實周老太太有句話不好明說,就是她認為魯迅留下的存款一定被許廣平據為己有了,許廣平還用魯迅版權賺了很多錢。她這個當母親的沒有找許廣平分割魯迅遺產,向許廣平多要30元又算什麼?

至於周老太太說許廣平「損豫才(魯迅)生前之聞望,影響海嬰將來之出路」是否屬實呢?雙方處於利益衝突和矛盾之中,自然不會做出公正的評價,這只是周老太太一時的氣話吧。

許廣平並沒有影響海嬰將來之出路,因為許廣平、周建人、周海嬰靠著魯迅的聲譽,一生都是由國家安排著官職,享受優厚待遇,可以說得上榮華富貴。

但是許廣平有沒有「損豫才(魯迅)生前之聞望」呢?這也不好說,不如看看許廣平當上大官之後的作為。

1963年6月7日,許廣平又在報紙上大罵周作人是漢奸,說朱安賣書全是周作人指使,目的是為了〝消除魯迅影響力〞。

這篇文章發表在當天的《北京晚報》上,題目是《火炬·黎明·旭日東升》,這對已經處於弱勢的周作人打擊很大,周作人不得不寫信給《北京晚報》,並附上許廣平當年給自己的信,來給自己申冤。

周作人在40年代許廣平被日本人抓走時,還積極營救過許廣平。這算不算是恩將仇報?

再看看許廣平怎麼對待胡風的。胡風是魯迅先生的學生、好友,也是在魯迅先生治喪時是抬棺人者之一。在魯迅病故後,幫助過許廣平母子,胡風幫助過許廣平母子。可是胡風倒霉後,許廣平積極踩了胡風一腳。

1955年6月13日,許廣平在《人民日報》發表《認清胡風的真面目》,大罵胡風。

馮雪峰和魯迅是好朋友,交往頗為密切。在馮雪峰得勢時,許廣平讚揚馮雪峰,說:「魯迅在各個時代有各個時代不同的通人,最後多少年裡,馮雪峰可以算是魯迅研究的通人。」

可是1957年8月14日,馮雪峰倒霉時,中國作家協會擴大會議批判馮雪峰,許廣平到會上發言,她氣憤地站起來,指著馮雪峰,怒氣沖沖地斥責道:「看你把魯迅搞成什麼樣子了?!騙子?!你是一個大騙子!」

周揚一直是和魯迅不和,矛盾很深。可是周揚得勢時,許廣平大力贊周揚,認為周揚是最好的魯迅研究者,她說:「1956年魯迅逝世20周年的時候,我寫了一個講稿,就是說魯迅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把稿子拿給周揚同志去審查,周揚同志就填上3個字,偉大的,魯迅是中國人民偉大的兒子,你看他對魯迅多好。」

為了支持周揚,許廣平說:「很可惱的是,還不斷有別有用心的人借魯迅的名字攻擊周揚同志!」

而周揚倒霉時,許廣平就變了嘴臉,在《紅旗》雜誌上發表文章《不許周揚歪曲魯迅》,大講魯迅如何如何厭惡周揚。

另外,1957年8月4日,許廣平在大會上揭發批判丁玲。

劉和珍和許廣平同是學生中的積極分子,可是三一八慘案發生時,許廣平在哪裡?為什麼她安然無恙,而劉和珍和幾十名學生卻犧牲了?

這是因為當天許廣平根本就沒有去,根本沒有參加三一八事件。而她說沒參加的原因是那天她在幫魯迅先生抄書。

許廣平在《魯迅回憶錄》(1961)記載了「三一八」那天的經過。原文如下:

「我還記得「三一八」那天清早,我把手頭抄完的《小說舊聞鈔》送到魯迅先生寓處去。我知道魯迅的脾氣,是要用最短的時間做好預定的工作的,在大隊集合前還有些許時間,所以就趕著給他送去。放下了抄稿,連忙轉身要走。

魯迅問我:「為什麼這樣匆促?」我說:「要去請願!」魯迅聽了以後就說:「請願請願,天天請願,我還有些東西等著要抄呢。」

那明明是先生挽留的話,學生不能執拗,於是我只得在故居的南屋裡抄起來。

寫著寫著,到十點多的時候,就有人來報訊,說鐵獅子胡同段執政命令,Police關起兩扇鐵門拿機關槍向群眾掃射,死傷多少還不知道。我立刻放下筆,跑回學校。」

真的是魯迅不讓許廣平參加「三一八」事件嗎?反正魯迅已經病故多年,不會站出來反駁許廣平,許廣平說什麼就是什麼。但是這樣說合適嗎?真的是影響魯迅的聲譽啊。別人會說,流血犧牲的事讓別的青年去,自己心愛的女人要避開這些危險事件。

「三一八」事件,許廣平沒有去,這件事絕對可以成為許廣平的歷史污點,成為同僚攻擊她的把柄。可是她把不去的原因推給魯迅,就沒人敢說二話了。魯迅在當時被捧上神壇,誰說魯迅不對,誰就會倒霉的。

因為許廣平和魯迅的親密關係,她的言行都影響到魯迅的聲譽。因為前些年魯迅在「神壇」上,沒人敢說許廣平做的不對。誰說許廣平不好,就是說魯迅不好,誰敢頂這個大帽子,還想活嗎?而在現在,社會發展了,人們都可以站在公正的角度上評論分析了。

在周海嬰還是兒童時,魯迅就病故了。周海嬰是許廣平撫養教育大的。周海嬰沒有成為文學家,在文學上沒什麼造詣,只是借魯迅的名氣寫了幾本自傳。

周海嬰有何成就?給人的印象就是他在文章里大罵叔叔周作人是漢奸,到處打官司索要魯迅稿費。

當年許廣平把魯迅版權捐贈給國家,已經贏得了聲譽和政治資本,一切好處都撈夠了,現在周海嬰又想把版權收回來,世間哪有這麼好的事啊?

周海嬰的性格很隨許廣平,不隨魯迅,在利益上絕不會吃虧,而且出爾反爾。

周老太太給許廣平的評價:「損豫才(魯迅)生前之聞望,影響海嬰將來之出路」是否屬實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家看呢?

參考資料:《周作人傳》

李伶伶《魯迅家的細碎往事》

《北京晚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feea28c981ee9ce4a36f7c146446d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