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救過皇帝兩命,小人:他在家養了百餘人!皇帝:殺了他

2024-01-12     小愛愛歷史

原標題:此人救過皇帝兩命,小人:他在家養了百餘人!皇帝:殺了他

君王總是喜歡猜忌多疑,提防著別人要搶走他的皇位。像曹操、雍正那樣本身具有才華但又有些敏感多疑的人,他們當上了皇帝之後就會變得更加多疑,總對別人的懷疑來保證自己的皇權。還有的人,他們的皇位不是自己的而是搶來的,比如朱元璋和趙匡胤這樣的人,因為皇位是搶來的所以坐的也不安穩,總是在擔驚受怕。

皇帝有這種性格,大臣的日子也不會好過。自古以來,因為猜疑而無辜枉死的臣子不在少處,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的岳飛。還有一些人,他們與皇帝共患難,為國家做出貢獻,為皇帝鞠躬盡瘁,最後還是含冤而死,這類人更是可悲。今天說的張瓊,就是後者。

張瓊不僅僅為當時的皇帝趙盡心極力,還救過他兩命。九五七年,趙匡胤奉周世宗命令去攻打十八里灘砦。可不料趙匡胤的船隻在攻打時被敵方團團包圍,期間更是有一名將士直奔趙匡胤而來,勇猛異常,想要直取趙匡胤的性命。這一幕太過突然以至於所有人都來不及反應,眼看著趙匡胤就要性命不保,唯有張瓊沉著冷靜,從後面拉弓射死了將士。後來又有一次,趙匡胤在壽春之戰開戰之前,奉命去探查敵軍軍情,可不幸被敵軍察覺了行動,發動了猛烈的圍擊。

箭雨中張瓊用自己的身體替趙匡胤擋箭,為此身中數箭。幸虧最後他大難不死,此番以後,張瓊成為趙匡胤的左膀右臂。

趙匡胤對張瓊是十分的信任,後來在選禁軍將領時也是選擇了張瓊,甚至在之後還接替了趙匡胤胞弟的殿前都虞侯的職位。由此可見趙匡胤是真的信任張瓊。

可是張瓊最後還是落得含冤而死的下場,罪魁禍首就是史珪和石漢卿,也是當時著名的小人。張瓊為人直接,性格有些火爆,而且又常年征戰沙場不諳官場,所以常常在不自知的情況下得罪了別人。史珪和石漢卿也是十分厭惡張瓊,而張瓊也看不上他們的那些小手段。

後來,乾德元年八月,史珪和石漢卿趁著張瓊在外出行動時,藉機在趙匡胤面前汙衊張瓊。罪名有四:一是「擅選官馬乘之」;二是「納李筠僕從於麾下」;三是「養部曲百餘人」;四是「巫毀皇弟光義為殿前都虞候時事」。大約是第三條罪名觸動了趙匡胤,他立刻把張瓊從沙場召回來審訊。張瓊也是一身傲骨,不認罪不求饒,最後還是在獄中含冤自殺,只留下了一個身前一直佩戴的玉佩給母親明志。

即使是後來趙匡胤清查張瓊的府邸時候並沒有發現曲部百人,也只是簡單的責備了一下石漢卿他們。可以看出就算沒有這兩個人,趙匡胤也有除掉張瓊的心了,只是缺一個恰當的藉口罷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a22c2729bda56e1062a129a0a4a6c84.html